《中国西南部军民两用交通详图集》是军民两用交通详图集系列之一,的军事测绘成果,服务百姓出行。军民兼用,共享详细、准确的交通信息。大比例尺地图连续分幅,无缝拼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全方位交通网络纵览。
本书按照时间的肪络对西方历史上发生的旅游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西方旅游发展随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并采用多元化比较的观点,揭示“旅游是文明间的对话”。时间划分为:古典时代——史前至476年罗马帝国来亡;中世纪——476年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来亡;1453年以后的现代世界,对于各个阶段各种旅游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整理。在各个阶段,着重突出典型的旅游活动,如希腊人的航海贸易、罗马帝国时期的丝绸贸易及其引发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旅游系师生阅读,也是旅游史研究者的极好参考书。
大自然的记录者有很多,文学家用优美的文字、诗人用激昂的诗句、画家用画笔、摄影师用镜头、旅行者用脚步……在所有记录者中,有一类人更值得尊重,这就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运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对待每一处山水,他们跋山涉水不仅仅是因为大自然的美,更因为大自然蕴藏着科学的内涵和真理。由地质学者提出并创立的地质公园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记录大自然的方式。地质公园最初是由我国地质学家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虽然发展历程不长,但却影响深远。它不但给自然科学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还迅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自然遗产的行动之一。分布在我国的37处世界地质公园,270处国家地质公园(含授予资格),343处省级地质公园已经成为我国地球故事好的记录者。它们就像地球的纪传体历史,每一个公园就是一个本纪或列传,
《标准解读》是新时期的新解读。所以有新意,一是始终强化以人为本,这是旅游标准的突出特点,从消费者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目的是提升质量,保障旅游者的权益。二是从市场着眼,通过标准,帮助景区树立市场品牌,降低交易成本。三是注重细节,通过点点滴滴的要求,指导实际,明晰要求。书的名字很谦虚,只是解读,实则是指南,是导引。
《中国医疗旅游发展研究: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紧抓跨产业融合的思路,将其作为目前拓展医疗旅游的新增长点和开发新型医疗旅游产品的重要指导思路。在循环发展的产业模式下,清晰地理顺了目前医疗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医疗行业的概念界定,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深层次的理论研究阐明医疗旅游的影响效应和发展环境等机制,较大程度上完善了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而且,《中国医疗旅游发展研究: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详细列举了目前知名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发展优势,创新地梳理出目前四种医疗旅游产品的模式,并对比分析出我国目前的重要医疗旅游地区及医疗旅游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机遇,探讨符合我国特色的医疗旅游发展路径,丰富了医疗旅游产业的实践案例库。
本书作者DennisonNash是批加入旅游研究的人类学者,也是美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本书中的九个章节可分为两部分,部分总述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概念性视角,并对它们作了描述和评论。第二部分则通过批判性分析和一系列个案研究讨论人类学研究和旅游的关系。作者从应用人类学的角度来解释旅游和人类学。他对一些研究范式、概念性模型和研究目标的评论是很尖锐的。他改进后的特纳派和研究方法、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当然,在人们是否有旅游需要和愉悦的旅行对游客的影响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因而本书对广大读者会具有吸引力。本书文笔流畅、观点鲜明、易于理解,是美国一些大学的必修教材。对旅游的社会文化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也会认为这本书很有价值,值得一读。它确定是一本引人深思、给人启发的书。
《安徽导游词》以市为单位重点介绍,主要包括:安徽省概况、黄山市、池州市、安庆市、六安市、宣城市、滁州市、巢湖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等等。《安徽导游词》以导游讲解的形式介绍了安徽省的主要旅游景点、风景名胜、风俗民情、风味小吃等。
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名胜古迹、特色工艺品、表演艺术、节庆集会活动与美食品。全国23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座。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21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750处。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37处。国家森林公园310座。
关于追寻本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一位学界前辈在论及中西学术研究差异时指出: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应用与对策研究而轻“求真”的本源研究;而西方学入则重“求真”的本源研究,使应用与对策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细想:马克思就是在《资本论》这一鸿篇巨制的本源研究为主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而科学社会主义的长久生命力与马克思扎实的基础研究有着必然关系。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界关于“什么是美?美是什么?”的论争,由批判朱光潜的文艺思想而引起,后来却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对美学学科本源的“求真”大讨论。这次论争促成了我国美学三派的形成(包括以朱光潜在争论后形成的新观点为代表的一派在内),提升了美学研究的水平,产生了学术新人,也使在西方冷僻的美学学科在中国受到广泛关注和普及,留下美好的历史
《中国地图学史》属于自然科技史范畴,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地图事业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和成就。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地图方面对人类社会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地图学史》共分三篇23章。第一篇共7章,阐述从先秦时期至元代中国古代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是谈从裴秀至朱思本的传统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篇共3章,阐述从明代至*时期的中国近代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是明代郑和航海图以后转变为经纬度投影新法制图的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帝国主义对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地图测绘的侵略史;第三篇共1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现代地图测绘事业及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着重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若干现代化新科技引入地图与地图学领域的变化和成就。在时代跨度较大的古代和近代地图学
本书按照时间的肪络对西方历史上发生的旅游活动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西方旅游发展随文明演进的一般规律,并采用多元化比较的观点,揭示“ 旅游是文明间的对话”。时间划分为:古典时代— —史前至476年罗马帝国来亡;中世纪——476年至 1453年东罗马帝国来亡;1453年以后的现代世界,对于各个阶段各种旅游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整理。在各个阶段,着重突出典型的旅游活动,如希腊人的航海贸易、罗马帝国时期的丝绸贸易及其引发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旅游系师生阅读,也是旅游史研究者的极好参考书。
《旅游管理研究丛书:经营权转让后的景区运营状况实证研究·以湖南省凤凰古城景区为例》在作者09年版《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对湖南省凤凰古城景区已转让经营权的现状入手,通过“解剖麻雀”,在分析经营权转让后产生的积极效应、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景区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涉及到对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安排、运作模式、年限、价格确定等问题的探讨;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较为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既丰富和深化了景区经营权转让理论,又为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活动及转让后的景区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SUMMARY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东北部,冬季的黑龙江是冰雪的世界,其冰雕雪塑艺术规模和艺术品质在世界享有盛名。在这片黑土地上有浩瀚的原始森林、广布的湿地、辽阔的草原。大自然的造化和世代黑龙江人的辛勤劳动,赋予了黑龙江以神奇和美丽,走进这片粗犷、瑰丽神奇的土地,尽可感受到淳朴、友谊、善良和真诚。 对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如果进行掠影式的了解并不难,但要全方位深入了解中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在这方面,“全景中国”系列丛书希望能给读者,尤其是外国读者提供帮助。这套系列丛书的突出特点,是以省、市、区为单元,编辑出版若干册,每册独立成书,从不同的角度,文图并茂,介绍各地特色的看点。读者通过这些看点了解当地真实鲜活的日常生活、多彩的社会面貌、发展中的经济状况,以及相关的信息资讯等。
本书对当今旅游景区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更新,反映了的研究动向和开发热点。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论述有力,分析透彻。作者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成功的旅游景区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通过大量案例说明了不同种类的旅游景区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全方位营养:动物健康、高效养殖的营养技术策略》遵循以下逻辑顺序关系进行陈述。章中讨论消费者的观念和食品安全问题。紧接着第二章讨论饲料质量和饲料卫生问题。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讨论饲料适口性和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第五、六、七章讨论动物的健康问题,主要集中讨论消化道调控、免疫系统和非传染的问题。第八章主要讨论一些检测动物生产性能的新思路。第九章则讨论消费者的需求、伦理问题和环境问题。全方位营养通过提高包括营养素和营养活性物质在内的饲料组成成分的广泛利用,为推动动物营养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可能性。本着健康和营养的理念来饲养动物,必定成为未来动物科学发展的主体目标。
《乾隆南巡图驻跸姑苏》是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次南巡江浙的历史画卷。《乾隆南巡图驻跸姑苏》讲述欲于十六年巡幸江南的原因,大致有四点: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中国地图学史》属于自然科技史范畴,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地图事业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和成就。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地图方面对人类社会文明作出的贡献。《中国地图学史》共分三篇23章。篇共7章,阐述从先秦时期至元代中国古代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是谈从裴秀至朱思本的传统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篇共3章,阐述从明代至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近代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是明代郑和航海图以后转变为经纬度投影新法制图的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帝国主义对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地图测绘的侵略史;第三篇共1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现代地图测绘事业及地图与地图学发展的历史,着重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若干现代化新科技引入地图与地图学领域的变化和成就。在时代跨度较大的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史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针对性地借鉴和引入了外同类教科书中的一些精华内容,如将外教材章节中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内容融入,使《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知识结构的涵盖面更加广泛,并且更加富有读者导向。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共七章,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部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是该书第1~3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学、旅游、旅游者基本原理问题;第二部分“旅游活动的构成”是该书第4~6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业、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第三部分“旅游的未来发展”是本书第7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问题。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既注重同国际学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图集》的出版,不仅为防沙治沙主管部门在制订防治政策、治理规划及治理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全面了解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的平台,对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区相关行业和部门在土地利用方式决策中具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