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分五章。*章考察了无罪推定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探讨了无罪推定的内涵,特别探讨了 推定 、 拟制 、 假定 和 证明 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和决策理论等视角对无罪推定的根据和正当性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第四章阐述了无罪推定与刑事诉讼相关范畴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考察了无罪推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在中国进一步彰显无罪推定精神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主要收录中外仲裁、调解、工程评审等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的民商事理论性、实践性的论文或者介绍性文章。 本辑分为“特载”“专论”两个专题。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商事仲裁中文文献综述、中国仲裁和争议解决的英文文献综述、商事仲裁程序“异议权放弃”规则的应用及审视、资管产品原状分配的常见问题和解决路径等问题,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
本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论述:,关注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础理论奠基。该部分主要透过结构主义和系统论视角,秉持动态平衡诉讼观的指导,深入探讨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互动关系,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二,系统阐述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样态,揭示在三角构造的框架下权利保障与权力规范运行的现实模式。通过审前程序中三方主体互动的构造样态,在审前程序中贯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以及实现诉讼效率等基本理念。
227个要点问题全面解读民事诉讼法,6篇相关规定配套理解民事诉讼流程。
《审判要旨系列:相邻关系纠纷案件审判要旨》内容共分上下两部分,上篇研究、探讨了相邻关系的基本理论及审判实务问题;下篇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新现象和老问题总是与法的适用相伴而行,《刑法》的适用也不例外:新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法律条文的精当理解和对刑法理论的牢固把握。 《刑事诉讼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相对成熟,有大量相关的文章和著作,本报告并未选取当今《刑事诉讼法》适用中的热门问题,而是选择了几个受到关注较少、但又与检察业务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从选材角度看,切中热点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像本报告这样的另辟蹊径做法更值得欣赏。这是该报告的个优点。该报告的第二个特点是论证充分、言之有物。在每一部分的论述中,报告首先对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解决的对策,很好地克服了观点堆砌但没有论证说理的常见弊病,这使得报告的立论既有说服力又不乏启发性。
本书是关于研究“刑事法治与人权保障”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论刑法对公私财产权的平等保护》、《以人权保障为视角谈刑罚轻缓化》、《论刑法中的推定犯及其证明责任》、《我国人权的刑事法律保障》、《人权视野之下的卧底侦查若干问题探析》等文章。 宪法所规定的法治原则有赖于部门法的贯彻落实。刑事法律以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惩罚犯罪为己任,而其惩罚手段又直接针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性质也极具强制性,用之得当,国家和社会两受其益;用之不当,极易侵犯人权。不容置疑的是,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中的人权保障从立法到司法,乃至观念上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也导致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像刘涌从死缓到死刑执行,佘祥林从有罪到无罪这样在理论研究上、制度构建上,以及司法实践中都值得深思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