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5.9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专题研究
    •   ( 546 条评论 )
    • 肖建国 /2020-07-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民事强制执行是实现债权人民事权利的程序,其复杂性不亚于定分止争或预防纠纷的权益判定程序。尤其是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极具特殊性,实体法与程序法交织缠绕、不同部门法交错适用,各种权力相互角逐、不同利益对立冲突,是法律与社会碰撞*为激烈的场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严重的领域。本书立足中国问题,共设置十个专题,聚焦民事强制领域的重大、疑难、热点问题。内容既涉及执行立法、审执分离、执行救济等理论和实务持续关注的问题,也涉及执行信息化建设、间接执行措施的适用、民事执行权与行政权的冲突等近年来实践热烈探索、理论亟需回应的新问题。

    • ¥46.3 ¥69 折扣:6.7折
    • 民事执行参与分配制度研究
    •   ( 67 条评论 )
    • 王娣 王德新 周孟炎 /2019-07-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在民事执行领域,参与分配制度是一项在执行竞合、案款分配、破产清算等一系列制度的 夹缝 中生长起来的一项制度。考察这一制度,需要重视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及其形成的背景,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是需要回到参与分配制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出发点,深入探讨制度设计的理念基础,从发展的视角进行前瞻性研究。经过课题组几年的研究现已结项,在对结项报告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本书。

    • ¥34.6 ¥48 折扣:7.2折
    • 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青蓝文库)
    •   ( 91 条评论 )
    • 王彦强 /2018-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学界对罪量因素(定量因素)的关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8年,储槐植先生在《法学研究》第2期上发表《我国刑法中犯罪概念的定量因素》一文,定量因素概念始进入我国刑法理论研究视野。研究罪量因素的合理性,对科学认识我国刑事立法、确定合理有效地遏止违法与犯罪行为的刑事政策、正确界定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关系、完善 刑事制裁 行政制裁 二元惩治模式、推动刑事法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研究罪量因素在犯罪成立体系中的地位、价值,对完善犯罪构成理论,增强犯罪构成理论的解释力、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犯罪构成理论是刑法学研究的基石,通过罪量因素研究,为完善犯罪构成理论提供合理路径。研究罪量因素之表征 数额、情节、后果等规定的具体涵义,有利于构建科学且解释力强大的刑法理论,使我们对刑法的理解更准确,结论更

    • ¥54.4 ¥79 折扣:6.9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含草案说明)
    •   ( 187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05-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该法的亮点如下: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的条件。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规定为 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年龄要求为年满28周岁。此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委、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有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情形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与使用。采取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形成司法机关选荐、人大常委会任命、法院使用的选任工作机制。人民陪审员主要是随机抽选产生。同时,为了满足审判活动需要,也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组织推荐的方式产生人民陪审员,但人数不得超过名额数五分之一。

    • ¥3 ¥4 折扣:7.5折
    •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论
    •   ( 20 条评论 )
    • 张益南 /2022-03-0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论述:,关注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础理论奠基。该部分主要透过结构主义和系统论视角,秉持动态平衡诉讼观的指导,深入探讨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互动关系,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二,系统阐述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样态,揭示在三角构造的框架下权利保障与权力规范运行的现实模式。通过审前程序中三方主体互动的构造样态,在审前程序中贯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以及实现诉讼效率等基本理念。

    • ¥33.8 ¥40 折扣:8.5折
    • 应用诉讼心理学:诉讼主体心理指南
    •   ( 113 条评论 )
    • 鲁千晓著 /2012-06-01/ 法律出版社
    • 诉讼心理学是犯罪心理学的延伸,尽管两者针对主体与心理问题的性质存在本质区别,但许多问题具有理论上的关联性。《应用诉讼心理学:诉讼主体心理指南》共分八章,首先对诉讼角色心理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归纳,对社会大众心理对诉讼主体心理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此后分别对诉讼当事人、代理人、证人、法官等诉讼主体的诉讼心理特点进行描绘,在此基础上对诉讼对抗心理战术、不良诉讼心理的预防矫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诉讼心理学:诉讼主体心理指南》为读者揭开了不同诉讼参与主体的心理面纱,有助于读者在司法实践中灵活应用诉讼心理理论把握审判全局,也为对该领域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展开一幅新奇的诉讼心理画卷。

    • ¥41.1 ¥48 折扣:8.6折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新旧对照
    •   ( 478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0-08-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适用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规章,2020年7月20日修正涉及强制措施制度、受立案制度、侦查制度、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机制、认罪认罚从宽、取证规则、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国际司法协助等。修改后的规定共14章388条。 本书对2012年12月13日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与2020年7月20日修正的版本逐条进行对照,方便读者正确适用该规定。

    • ¥16.2 ¥25 折扣:6.5折
    • 律师公证制度与实务
    •   ( 24 条评论 )
    • 陈宜王进喜 /2008-05-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律师公证制度与实务》在*国内外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律师、公证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兼备。主要内容包括:律师职业属性;律师执业基本要求;刑事诉讼中的律师辩护与代理;公证的基本原则;公证程序;公证的效力等。

    • ¥31.3 ¥36 折扣:8.7折
    • 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第二版)
    •   ( 10 条评论 )
    • 主编廖永安 /2013-12-01/ 湘潭大学出版社
    • 《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自2012年出版以来,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先后被列为湖南省2012年度重点选题、“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2013年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出版物二等奖。 《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全程记录了2011年中美调解培训课程的全部内容以及现场演示的诸多细节,这对于了解美国调解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中美调解制度比较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继2011首次中美调解培训研讨之后,湖南省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中心又于2012年开展了两次有关中美调解的国际研讨培训,为突显《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的实用性,《如何当好调解员系列丛书·如何当好调解员:中美调解培训启示录》对这两

    • ¥29 ¥36 折扣:8.1折
    • 司法的困惑:程序法的双重张力
    •   ( 72 条评论 )
    • 段厚省 /2018-07-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通常来说,司法程序拥有三重功能:1.通过庭审的展开,发现事实与寻找规范;2.吸收当事人不满情绪;3.为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提供行为预期。 实践中程序法未能发挥其功能,既有程序法自身的原因,也有程序法之外的原因。程序法自身的原因,体现为其在制度建构上欠缺合理性,规范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属于程序法的内在张力。具体又体现为程序法的认知向度张力;程序法的交往向度张力;程序法的空间向度张力;程序法的时间向度张力。程序法之外的原因,主要是程序法与程序法之外的实体法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程序法自身独立价值与我国保障实体法实现的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张力,可称为程序法的外在张力。 本书主要从以上程序法双重张力的产生、表现、后果、消解路径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程序法双重张力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解答司法中的这一困

    • ¥47.5 ¥59 折扣:8.1折
    • 司法改革背景下裁判文书说理繁简分流研究
    •   ( 92 条评论 )
    • 罗灿 著 /2018-11-01/ 法律出版社
    • 裁判文书说理要以繁简分流为前提,并结合整个司法改革进行。目前,裁判文书说理繁简不分,有必要根据法院审级、案件类型、审理程序、争议情况、庭审情况、文书种类等进行繁简分流,做到该繁则繁、当简则简、繁简得当。裁判文书说理繁简分流首先是文书体例的繁简分流。近年来,为了与说理相对应,一些地方法院探索创新了裁判文书体例,包括简化说理的裁判文书、分流说理的裁判文书、加强说理的裁判文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一步,可以探索口头裁判,突出争议焦点等。

    • ¥57.2 ¥78 折扣:7.3折
    • 社会转型期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   ( 28 条评论 )
    • 孙彩虹 /2016-10-0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现代社会,法治作为一种普世价值已得到全人类的公认,成为大部分国家与社会所致力达到的目标。在法治社会的建构中,纠纷解决方式的法治化必然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法治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在于它体现的价值是能够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同时法治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往往也是多元化的。当前,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本书围绕民事纠纷及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展开研究,力求探究我国当前民事纠纷的特点、现状及其产生根源,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法治化的纠纷解决方式。

    • ¥35.3 ¥49 折扣:7.2折
    • 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青蓝文库
    •   ( 3 条评论 )
    • 王彦强 /2018-06-01/ 中国法制
    • 综观我国的刑法学研究,从师承苏联,到效仿德日、借鉴英美,具有典型的舶来品质,尽管我们倡导“没有国界的刑法学”,但舶来的刑法理论,仍需要根据罪量因素这一深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影响的本土元素,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调适,如何在现行立法模式下,实现舶来理论与本土罪量规定的合理对接,这正是《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书由王彦强著。

    • ¥50.56 ¥79 折扣:6.4折
    • 非讼程序论
    •   ( 17 条评论 )
    • 赵蕾 著 /2013-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司法权性质的二元论是指司法权既包括诉讼裁判权也包括非讼裁判权。非讼审判权或称非讼裁判权不仅是民事审判权的组成部分,也是民事审判权项下的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力。对非讼程序的研究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基本程序以及基本类型的研究。其中,非讼程序基础理论主要是对非讼程序的历史沿革及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述;非讼程序总论部分主要是对非讼程序的基本概念、基本程序、非讼裁判以及救济制度进行概括陈述;非讼程序分论部分主要是结合非讼程序的性质以及我国特别程序的审判实践,对民事非讼程序、商事非讼程序以及家事事件程序进行类型化归纳与总结。

    • ¥31.3 ¥36 折扣:8.7折
    • 买卖合同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
    •   ( 367 条评论 )
    • 李晓倩 主编;陆慧敏 副主编 /2020-05-01/ 法律出版社
    • 《买卖合同纠纷:证据运用与裁判指引》由 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 提供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智力支持,由 聚法案例 专业团队提供检索技术解决方案,基于8000万份裁判文书和160万份法律法规及地方规范性文件形成的数据库,对买卖合同纠纷案由下形成的法律关系进行类型化分析,将法律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和法学研究相结合,为立法者、司法者、法学研究者和法律适用者提供研判与参考。 本书利用法律大数据技术手段,结合实务人士丰富的经验,将买卖合同纠纷案由细化为若干子法律关系,对凝结法律关系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标签化,在裁判文书数据库中定位优秀判决,并通过大量阅读和提炼,总结出每一个法律关系中囊括的证据类型、证据运用规则与法院裁判意见,并归纳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地方规范性文件,形成集证据规则、法律依据和

    • ¥76.3 ¥89 折扣:8.6折
    • 人民调解实务(第二版)
    •   ( 32 条评论 )
    • 盛永彬刘树桥 主编 /2012-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和浓厚东方特色的法律制度,是化解社会矛盾、消除民间纷争、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在大力倡导构建人民调解大格局的前提下,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人民调解立法工作,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是人民调解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及时化解纠纷、增进团结、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人民调解法》在全面总结新中国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人民调解的本质属性,注重保持和发挥人民调解特有的优

    • ¥24.3 ¥28 折扣:8.7折
    • 胜诉策略与非诉技巧:打赢官司的50个要点
    •   ( 75 条评论 )
    • 王明勇 著 /2015-01-01/ 法律出版社
    • 这本著作,案例丰富,讲解简明易懂,切实地总结了胜诉的技巧与非诉的策略,非常值得业内同行借鉴。从法律专业角度看,覆盖了诉讼、非诉讼、涉军案件及上访案件,几乎囊括了涉外业务以外的所有律师业务,不仅为当今众多法律专业丛书提供了一块全新的“补板”,更为广大新入行的法律人士(特别是年轻律师)了解行业、选择专业、找寻职业途径提供了法学院教育中没有的执业视角,也是同行间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书中对于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实践性解读,对法律专业以外的人,同样有参考价值。

    • ¥45.8 ¥58 折扣:7.9折
    • 民法典下的财产继承:遗嘱表达、遗嘱订立、证据采集、遗嘱保管、遗嘱执行
    •   ( 1 条评论 )
    • 全怀周|责编:王悦 /2022-06-01/ 中国法制
    • 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对于家庭财产继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遗嘱的订立,《民法典》继承编作了明确规定,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比如,如何才能满足订立条件,如何表述分配意愿,如何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如何把遗嘱与继承切实结合在一起等,仍需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引。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学习《民法典》颁布之后,现行法律法规关于财产继承的相关规定,本书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生动的插画、清晰明了的表格对这些规定和纠纷解决途径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讲解。

    • ¥27.64 ¥42.8 折扣:6.5折
    • 人民调解案例汇编与评注
    •   ( 62 条评论 )
    • 吴军营 编 /2012-03-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吴军营编著的《人民调解案例汇编与评注》内容提要:本书从人民润解工作和人民调解法学理论研究的角度解析人民调解案例,选取具有法治性、理论性、实用性和适度超前性的案例,层层解读,洋述调节技巧及事后跟踪评估结果,分析人民调解在为人民群众定分止争中所起的作用,辨析法律关系、解析与各类型案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与法学原理。为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各类纠纷提供非诉解决途径的指引,为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化解实际纠纷提供借鉴。????《人民调解案例汇编与评注》可用作基层人民调节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调解员培训学习的教材使用。

    • ¥52.3 ¥65 折扣: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