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治理理念科学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目标系统化、治理方式复合化、治理道路合宜化的有机统一,这 五化 分别是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核心环节、关键所在、必要保障、应有之义;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到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寻求理论指导。本书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等重要内容中汲取理论智慧,对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本书基于作者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总结联合国发展系统对世界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概述了联合国发展系统从产生到演变的全过程,并对现在联合国发展系统组织分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创立后是如何通过吸收先进的经济思想,实现了从片面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向消除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转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联合国发展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阐释并强调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内部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都是实务操作,不写理论,只告诉分工会主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系统的问题程序化、规范化; 精选案例,专家点评指导; 工作方法、领导艺术融于日常工作实践。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沿着制度—程序—机制的主线,在管理学、哲学(包括系统论)、政治学(包括公共管理、政党政治)、社会学和中国历史、中国现代转型史等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结晶。
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新加坡公共管理专题研究班”第四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和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的诸多公共管理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转变观念、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挑战。意识形态建设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态势,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论争高发频发,对于党心民心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对此,同志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本着对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了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如何积极妥善地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积极正面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相应成为了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课题。
制度是人类文明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成果。如果把人类文明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制度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和股叉。没有制度存在的人类文明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制度既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它本身又是饱含着经验和教训的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伴随人类从早期文明国家发展到今天成熟、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制度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充分关注,一些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往往把对自己所信仰的制度的捍卫和创造,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其因就在于此。当然,从根本上说,制度虽离不开思想家的设计和创设,但更重要的是时代需要和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
应对可持续挑战的全球治理,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书是全球环境治理难题的及时汇编。全书共101个词条,每个词条界定一个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概念,展现历史演进,介绍相关争论,包括关键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词条兼具理性分析与经验描述。本书提供全球环境治理现状的前沿分析;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议题;进行当前全球环境治理国际架构的深入探讨;审视环境政治与贸易、发展、安全等其他治理领域的互动;详尽述评全球环境治理的近期文献。本书以独特的编纂方式整合不同领域知名专家的文章,汇聚原创思想与备受瞩目的专业知识,可供学生、学者、实务人员使用。
政治家如何考虑与腐败作战?哪几种腐败和不法行为为害最盛?什么样的反腐败措施是有效的,它们在官僚腐败势力强大的环境中又是如何被实施的?《控制腐败》通过分析香港警察、新加坡海关、菲律宾税收机构和驻韩美军采购部门的腐败现象与控制腐败的成功之举,为政治家提供了控制腐败的政策性思路,为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n
本书以“立德树人”作为思想,将“立德树人”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当中,从教育阶段入手,构建价值观层面的稳定和谐,解决创新创业活动中主体冲突,建立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兼顾国家、高校、企业、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知识传递与共享功能、协同合作功能、学科交叉与互动功能、培育个人技能与价值实现功能。
如何维护社区安全?如何做好社区治安防控?如何解决社区矛盾纠纷?如何开展社区矫正?如何搞好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安社区》丛书填补了我国平安社区研究领域的空白。该丛书由社会冶安综合治理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撰写,具有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坚定的实践导向,是社会工作研究者及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用书。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京津冀世界城市群、推动三地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要以首善标准补齐当前城市运行中的短板,还要秉承全新的发展理念,对标全球城市,实现城市空间、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了北京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需求、通州建设现状以及外特大城市建设副中心的经验,提出了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路径。
它是老子所憧憬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的现代实验,它在艰难时世中建国,在内外交困中立国,从断裂到团结,从危机四伏到安定有序……“小的不都是美好的”,这个“小邦”却实现了“大治”,它做对了什么?《大道之行》作者欧树军联合《民主四讲》作者王绍光,历时八年的倾心之作,讲述不同以往的新加坡故事。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人畜共饮、共居的问题,但定居以后仍有诸多问题亟须解决。《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效益评价及后续问题研究》主要以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基于农牧民满意度,通过对安居工程进行效益评价,揭示定居后续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案,让藏区广大农牧民切实享受到这项工程带来的实质利益。《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效益评价及后续问题研究》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对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进行经济属性阐释,对安居工程实施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对农牧民安居工程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增收问题、社区治理问题及如何实现西藏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
本书对公用事业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全书共七章。这七章的思路通过上、中、下三篇逐次展述。 上篇——“公用事业管制概论”,包括“公用事业及其管制的基本分析”和“公用事业管制基本理论”两章。 中篇——“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探析”,包括“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法律制度的变迁”、“美国公用事业管制机构、程序和内容”和“美国公用事业管制体制改革”三章。 下篇——“中国公用事业管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包括“中国公用事业管制体制改革”和“公用事业管制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两章。 书中既有中肯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实例的佐证。通过对美国公用事业管制的理论基础,制度变迁以及实践过程的分析,勾画了公用事业法律管制轮廓,并且结合我国实际,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中国公用事业管制改革的一些思路和
本书首先分析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众采纳理论,提出面向公众需求整合 互联网 政务服务 信息资源,根据政务服务主题、用户对象、政务业务流程、信息服务逻辑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 互联网 政务服务 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公众采纳意向;其次,针对 互联网 复杂环境对公众采纳行为的影响,从感知信任、外部环境、用户满意度等多维角度分析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阶段公众采纳的心理特点,构建基于过程的多维度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众采纳框架,对 互联网 政务服务 的建设和完善具有指导作用;再次,在采纳理论基础上,根据实证结果提出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众采纳对策,用于指导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平台的建设以及服务平台的不断改进,深化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应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后论述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在公众采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