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中国目录学史》详尽阐述了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概括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图书分类编目理论传人中国以后中国目录学发生的变化。全书贯穿着作者的目录学观点,即认为目录学是“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的专门学术。他在《结论篇》中指出,中国古代目录学的特点是重分类而轻编目,强调撰写解题而忽视编制索引。他主张统一分类,编制主题目录,使寻书之法易学易做,目录学成为人人共知的常识。
所谓三世书,原是佛家名词用语,也叫三际、三生。《三世书》是传说中一本可以看到你前世、今生和后世的书,据说起源于佛教的《三世因果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演化,是传说中可以推演问者的前世、今生及来世命缘的奇书,所得出的资料、论断和解说是好或坏,也会再受问者的今生所作所为的影响,因此,无须太执著所得出的结果。三国蜀相诸葛亮著《古三世书》,据闻,诸葛亮为著此书足?花了五年多时间才完成。这是一部集前世、今生、后生因果循环、生生不息的命理古典书。唐代袁天罡在《古三世书》的基础下融入自己的毕生著作《六壬课》《五行相书》《袁天罡称骨》之精要新编成《三世相法》,而《三世书》是编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不少说明的图片及文字编辑而成的,读者只要根据出生年、月、曰,便可算出自己前生所
《本草世界》包括“初遇本草”“种植本草”“田耕问药”“精采细制”“和合成药”五个单元,以及“中医药文化节”劳动周。《本草生活》包括“养生之道”“春生万物”“夏长百草”“秋收五谷”“冬藏二气”五个单元,以及“中医药技术方法展览会”劳动周。《本草人生》包括“文化之脉”“本草探秘”“ 本草生香”“经典寻药”“成就健康”五个单元,以及“我想学中医”劳动周。每个单元又含 2~5 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劳动情境、劳动准备、劳动过程、交流与反思、劳动评价和劳动拓展六个部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和深度探究,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体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文博场馆运行管理手册》是一本可供文博场馆运行参考的管理指导手册。文博场馆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者。作者紧扣文博场馆的运行特点,基于侵华日军 遇难同胞纪念馆多年的日常运行管理实践,归纳和总结了一般性文博场馆(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日常运行管理的原则,梳理了文博场馆基本运行的管理要求,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文博场馆的运行管理概况,并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历代遗留下来的书目题跋著作十分丰富,已经整理出版的还不是很多。二○○五年三月,本社选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排印的书目题跋作二十二种,分成十册,汇编为《中国历代书题跋丛书》辑,影印出版。现在再推出《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共十二种,分十册,分别是《读书敏求记校证》(清印钱曾撰,管庭芬、章珏校证)、天禄琳琅书目(清于敏中等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清彭荃孙撰)、滂喜斋藏书记(清潘祖荫撰)、实体堂宋本书录(潘宗周编)、文禄堂访书记(王文进撰)、卷盦书跋(叶景葵撰)、劫中得书记(郑振铎撰)和着砚楼书跋(潘景郑撰)。前九种为标点整理,后三种则仍据本社前身——古典文学出版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旧版影印,相信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本草世界》包括“初遇本草”“种植本草”“田耕问药”“精采细制”“和合成药”五个单元,以及“中医药文化节”劳动周。《本草生活》包括“养生之道”“春生万物”“夏长百草”“秋收五谷”“冬藏二气”五个单元,以及“中医药技术方法展览会”劳动周。《本草人生》包括“文化之脉”“本草探秘”“ 本草生香”“经典寻药”“成就健康”五个单元,以及“我想学中医”劳动周。每个单元又含 2~5 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劳动情境、劳动准备、劳动过程、交流与反思、劳动评价和劳动拓展六个部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和深度探究,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体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3D打印成型工艺及技术》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科学生动、系统全面。3D打印技术颠覆了产品的传统制造方式,带来技术性的变革,亟需在中国加以知识普及与推广应用。《3D打印成型工艺及技术》填补了系统全面介绍3D打印技术的空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有利于推动该技术未来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卫生医疗、工程施工、地理信息、教育科研、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科学应用,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