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如读经典、识字、写字、读诗、看小说、作文等,总结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特色和智慧,如习文言、篇本位、反复诵读、尊师、重视育人、重视引导等。资料丰富,说理生动。回应当下语文教育的问题和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误解,倡导传统教育智慧。
学校课程设计及其评价往往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瓶颈而制约着改革的发展。然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所谓技术方案却无补于问题的解决。本书就教育问题引入一种更深刻的对话,它不仅是关于学校及评价,而且是关于一般的教育过程。它全面回顾了美国学校教育以及相应观念的更迭发展,在充分考量学校教育的可能形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新形式——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正如作者所言:“教育过程总是发生在具体场景中,有关教育实践的决定取决于对那种场景的敏锐感知。……简而言之,《教育想象》是这样一本书,它为有关教育意义和目的的思考提供食粮,这样,可以更深刻地探察有关学校的分析以及实践者和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更简单地说,《教育想象》试图深化话语,为对学校教育的目的、结构和过程的精当分析提供一些思路
《教贵有新道无穷:冯恩洪50年从教生涯实录》主要讲述我国教育界素有“南冯北魏”(南有冯恩洪,北有魏书生)之称的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从教50年的教学及管理的生涯感悟。全书采取图文并茂的模式,案例丰富生动,理论阐释深刻。书中主要内容包括:班主任时期德育工作总结,校长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管理标准化体系建立,师资队伍建设,发现并发挥学生潜能的感悟,为何创立当代好课堂,当代好课堂宗旨及办学目标,后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支撑中国自主高科技发展的教育之路。 《教贵有新道无穷:冯恩洪50年从教生涯实录》适合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参考阅读。
《展现群言堂的精彩: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魅力》是课题组成员对集体学习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诠释和生动演绎的总结、提炼。三年多来,分课题组在总课题组负责人黄娟娟老师的领导和直接指导下,在分课题组全体成员及成员所在单位领导的热情支持和鼎力相助下,矢志努力,倾情投入,克服困难,互相扶持。按照预定的计划努力完成每一学期的研究任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践让“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抓住机会,这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
《中国大学图典(套装全5卷)》为套装书,共5卷,分别是《沪苏浙皖豫》、《黑吉辽内蒙陕宁甘新》、《鄂湘川渝滇黔藏青》、《京津冀鲁晋》、《赣闽粤桂琼港澳台》。《中国大学图典(套装全5卷)》内容简介:我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传统文化教育历经几千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先后建成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著名学府,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无数俊彦之才从高等学府中走出并向世人昭示着知识的力量和生命及社会进步的真谛,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启迪进而引领着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从沉睡走向苏醒、走向振兴、走向辉煌!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为庆祝冯其庸先生大寿,召开了“国学前沿问题暨庆祝冯其庸先生执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国学的传承与创新(上下冯其庸先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六十周年庆贺学术文集)(精)》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编,为本次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结集,全书围绕冯其庸先生的主要学术领域与贡献,共分“红学研究新视野”、“近现代国学的回顾与国学学科建设”、“历代集部辑论与文学建构”、“西域敦煌出土文献研究”四大部分。
本书收录由历任院长黄以周、缪荃孙、丁立钧选编的三种南菁书院课艺,合计350篇。课艺作者多为近现代以来学术名家,如唐文治、陈庆年、张锡恭、胡玉缙、曹元忠、蒋维乔等,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子学和文学诸领域,学风汉宋兼采。本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南菁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学风趋向,同时也展现了南菁书院学人早年接受学术训练的具体情况。南菁书院作为晚清书院典型代表,其课艺无疑是学者研究晚清学术史、思想史、教育史、文学史的重要史料。
《评价量表(快捷有效的教学评价工具第2版)》详细介绍了评价量表的制作过程与使用方法,并列出大量的模板和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轻松地掌握这种实用高效的工具。对于非传统教学,如体验式学习、在线学习等,书中更是列出单独的章节,并介绍相应的评价量表。本书最后还阐述了评价工具对教学优化与教学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之,本书对于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大有裨益。
“十二五”国家出版规划项目。大型教育类专科工具书。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与教育政治学、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与设计、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教育发展战略与各级各类教育、港澳台教育与民族教育、教育边缘学科等,涵盖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全书以教育学分支学科为框架,以学科中的主要和重要概念以及重要问题列条目,予以全面深入的阐述。共收条约1050条,700余万字。
这是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二编)之后又一批民国社会调查史料的汇集。本卷汇编了1950年以前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的学生毕业论文60篇,全为尚未出版过的十分珍贵的史料,内容涉及广东各地的乡村社会组织、家庭制度、婚姻状况、工业生产、慈善事业、刑事案件、民间习俗等的实况调查,为我们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广东地区乡村和城镇的社会面貌,也为学术界保存了可供学术发展史研究的可贵资料。 这是一批帮助我们认识和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兴起的学术系谱的记录,对现代学科、学术流派的兴起史和现行教育都有着宝贵的参考价值。
《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分三个层面叙述了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成果,一层为总论部分,从理论上论述了建立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第二层为分论部分,论述了高等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五个子系统的构建:“教学质量决策实施系统、教学质量保障支持系统、教学质量标准运行系统、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系统和教学信息检测反馈系统”。第三层次为高等院校内部质量体系的技术设计和探索实施部分。书中根据各自特殊的研究对象,探讨各自的特殊规律,以指导不同领域的教育实践。体现了高等教育教学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对教育对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不断分化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教育实践领域不断扩大的需要。
佘城编著的《元代艺术史纪事编年(精)》编纂形式,按历史演进贯连条列叙事方式,书面画格分为公历、干支、朝号、事略、备考等栏位。前三栏表述政权演进三种时间之互换关系;事略栏表述记录事项,按年、月、日之序进,登载历 此一时间点所发生之艺术事件;备考栏为登载此事件所引用资料来源,以供查考。简言之,其方式乃以依年顺序罗列条陈发生之艺术事件为经,陈述说明事件内容为纬,交织具体呈现元代艺术发展演进之面貌。本书编纂资料 元代,体例犹似断代史。
西班牙Sol90出版公司是全世界好的插图和信息图表内容创作机构之一,在编辑领域享有盛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儿童和成年人创作优质的图书,其出版图书以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和高质量的内容为特色,热销全世界。通过与国际出版商的成功合作,Sol90公司的多部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美洲、亚洲和澳洲与超过45个国家、使用16种语言出版。此套百科全球发行以来,已译有西班牙语、英语、格鲁吉亚语、印度尼西亚语、中文5种语言,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册。
全书分四册,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文化教育方面的社会调查篇目共142篇,涉及当时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有普通教育、民众教育、宗教教育、社会教育与文化事业、师资状况与教师生活、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测验与考试、学生与学习状况、毕业与就业、学生生活、课外活动与休闲、学生组织、阅读与读物、学生心理与兴趣等。该书全面地反映了民国时期教育各个方面的现实状况,是研究民国教育十分难得的一手资料。
本书的研究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两位作者提出了一体化框架,用以解读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如何影响了20世纪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分配,并描绘了劳动力市场呈现出的主要趋势。 本书对美国教育水平和工资结构在20世纪的协同演化过程进行了严谨的历史性分析。作者认为,20世纪不仅是美国的世纪,同时也是人力资本的世纪。也就是说,美国的教育系统是其能成为世界上很富有的国家的根本原因。美国的教育系统一直要比多数欧洲国家更大众化,它在19世纪普及小学教育的举措成效显著,到了1900年以后更是开始推广中学教育。 本书认为,技术变革、教育和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好比一场竞赛。在20世纪很初的80年中,受过教育的工人供给量的增长超过了对他们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大多数人的收入并缩小了贫富差距。然而,大约自1980年起,情况出现了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