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的经典模式,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发现问题的原因,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服务、儿童福利服务等实务领域,以及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场景。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巧与应用》由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联合创始人茵素 金 柏格和彼得 德容共同撰写,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领域相当重要的代表作品和入门读物。 通过丰富的治疗实例,作者依循建构解决之道的会谈历程,不仅详细论述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会谈架构与核心技巧,还从以证据为本的实践角度,呈现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不同场域中的应用成效。
动机式访谈法是发源于成瘾治疗的一种公认和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 运用动机式访谈法,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有关改变的矛盾心态,唤醒并强化当事人对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动机,帮助人们说服自己进行改变。 1983年,美国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教授威廉 R.米勒首次描述了动机式访谈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治疗中。此后,动机式访谈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心理卫生与治疗、社会工作、物理治疗与康复等领域。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由米勒和英国心理学家罗尔尼克联合撰写。在本书中,他们不仅介绍了动机式访谈法的发展历史、理论、证据基础,还结合大量的案例,详细描述了动机式访谈法的导进、聚焦、唤出和计划四个基本过程及其训练方法。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适用于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人士阅读,是一本掌握
《克莱因学派思想新辞典》分为 主要条目 和 一般条目 两个部分。主要条目共12条,尽可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涵盖了克莱因学派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最终源自弗洛伊德,而由克莱因进一步发展,并由她的继任者加以阐述,包括:无意识幻想、儿童分析、内部客体、偏执-分裂心位、抑郁心位、俄狄浦斯情结、投射性认同、超我、嫉毁、象征形成和病理性组织,以及最后的技术。一般条目共154条,按字母顺序排列,涵盖了为精神分析思维提供基石的无数概念。它们都与概念矩阵交叉引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动力取向精神障碍治疗:临床实践(原著第五版)》的内容和结构框架清晰明确,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1部分论述了动力性精神病学的基本原则、理论基础、评估方法包括个案概念化,以及治疗方法 其中涵盖了个体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团体治疗以及治疗者之间/治疗者团队的合作。 第二部分与DSM-5的诊断分类体系相结合,剖析了如何运用动力学的理解和方法,对zui重要和zui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进行干预或治疗,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发育障碍、神经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和自杀)、焦虑障碍、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分离(解离)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进食障碍、性欲倒错和性功能失调;以及3组人格障碍,包括A类的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B类的边缘型、自恋型、反社会型、表演型(和DSM-5中没有、但在动力学中非常重要的癔症型
理解精神分析的zui佳方式仍然是追溯其起源与发展。 Freud,1923a(1922),《弗洛伊德:全集(德文版)》第十三卷, 211;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标准版)》第十八卷,235 作为心理治疗中zui为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发展zui成规模的流派,精神分析以其复杂和深邃而闻名。面对这一学派已有的百余年之历史与后继者衍生学派分支百花争鸣的局面,如何理解精神分析,如何为己所用,本书的作者让 米歇尔 奎诺多茨同时作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与瑞士精神分析学会双重会员、资深精神分析师,给出了其富于临床经验与学术积累的回应:回归弗洛伊德,阅读弗洛伊德 按照时间顺序,追随弗洛伊德在其毕生对精神分析学说发展中的探索路径,感受其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现、发展与演进,同时流连其间,享受某些时分内心深处被唤起的共鸣,感受理论融入临
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克莱尔 威克斯医生经典代表作 《焦虑症的自救》系列(三册): (一)《焦虑症的自救:从神经系统角度出发治愈焦虑症》 本书是《焦虑症的自救》系列的*部。1962年问世,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迅速登上了英国和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影响遍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被患者公认是一本对焦虑症的治疗切实有效的自助书籍,至今仍在焦虑症患者社群被广为推荐。 在这本书中,威克斯医生慧眼独具地道出了神经系统和神经症的关系奥秘,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打破焦虑症形成的范式的一整套治疗方法。她一面细致入微地描述患者的症状,一面各个击破,引导患者重新认识疾病,学习将她的方法应用于自我治疗中。同时她也明确指出,治愈并非再也没有那些感受,而是当它们出现时,你再也不觉得那是问题。 这套对
《沙盘游戏三部曲:意象、关系与神秘 》通过三位资/深治疗师的对话,审视了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要素以及人类心灵的深度与广度。本书分为八个部分,涵盖沙盘游戏中为重要的八个主题:治疗师、沉默、儿童、母亲、自性、阴影、混沌和神秘。每个部分的开篇是一个三部曲,讨论该领域沙盘游戏的理论、历史和实践。每一个三部曲之后,都有一组独立的文章,每位作者就相应的主题在沙盘游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三部曲可以让读者见证三位资/深治疗师尝试理解每个主题的许多层面,也反映出她们意见的一致与分歧。 本书以原始的临床实例为线索,为读者理解、领会沙盘游戏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解决了分析师和其他心理治疗师关心的一些问题,在沙盘游戏治疗的研究、实践和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团体沙盘游戏辅导》 是国内部全/面、系
《多舛的生命(正念疗愈帮你抚平压力疼痛和创伤原书第2版)(精)》这是乔恩·卡巴金的一本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正念减压课程的方方面面,及其在健保、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正念既可以作为一种正式
《心理学的邀请(第7版)》共十四章,按照个人成长经历的六个方面,即自我、身体、心理、环境、心理健康、生活,通过独特的组织方式、引人入胜的生动叙述、给人启迪的鲜活案例,带领读者积极探索心理学研究领域。本书融合了人体生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病理心理、人格心理、认知心理、行为主义等思想,展示了心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也推动着批判性思想的发展,有助于读者 好地全面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科学思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心理学入门读物。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 193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鲁赫(Floyd L.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 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 作者。进入21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 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J.Ge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 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 的第20版成为 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自1990年起就一直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