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古文,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境深邃,琅琅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古代童子发蒙,士子进学都很重视文学的诵读功能,因为在诵读中能充分地感受前人作品中的情感韵律、词章精华,更深地领略其中的意蕴。实践证明,诵读古诗文,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开展诵读古代文学精品的活动,有利于加强人们的传统文化修养,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弘扬社会正气,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为此,我们在《曲与画·元曲三百首》、《文与画·古文二百篇》的基础上,改编出版了《名家配画诵读本·古文二百篇》,遂与先朝出版的《名家配画诵读本·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唐宋词三百首》珠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美国阿尔弗莱德出版公司出版的“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指导”系列是一套按音乐艺术标准编辑的版本。 “作曲家钢琴作品演奏指导”系列的篇首均有文字介绍,涵盖了作曲家的生平、演奏方式(连断奏方法、乐句划分)、装饰音奏法、踏板运用、速度控制,以及相关推荐读物等丰富的资料。侧重点各不相同,阐述简明扼要。曲谱中的演奏提示和不同版本的比较诠释采用灰版印刷,以区别于作曲家的原作。 本系列图书对钢琴学习者正确掌握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具有指导作用,是钢琴学习者的工具书,是音乐专业师生和爱乐者的理想教材。
元曲、古文,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境深邃,琅琅上口,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古代童子发蒙,士子进学都很重视文学的诵读功能,因为在诵读中能充分地感受前人作品中的情感韵律、词章精华,更深地领略其中的意蕴。实践证明,诵读古诗文,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开展诵读古代文学精品的活动,有利于加强人们的传统文化修养,营造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弘扬社会正气,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为此,我们在《曲与画·元曲三百首》、《文与画·古文二百篇》的基础上,改编出版了《名家配画诵读本·古文二百篇》,遂与先朝出版的《名家配画诵读本·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唐宋词三百首》珠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本书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朱晓谷近年来为各古筝乐团(队)创编的独奏、重奏作品精选集。曲目有原创作品,也有根据其他器乐曲、影视歌曲及中外民歌改编的曲目。技法上讲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演奏形式既有独奏,也有双筝独奏,还有各种形式的重奏。本书所选曲目题材丰富,适合不同水平的古筝专业、业余演奏者的需要。
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向来以出版性的依据作曲家手稿及次出版(俗称“原版”)的版本而著称,这种“净版本”(或称“原始版本”),即URTEXT,对每个细节做出详细而殷实的考证,对多种有据可查的最初来源进行比较分析,以最接近作曲家原始意图为其追求目标。因此,“维也纳原始版本”在世界音乐界享有盛誉,业已成为一切严肃的音乐学家、乐器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研究音乐作品本来面貌的最可靠出发点。
挂枝儿 是明代万历朝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在晚明甚为风行,所谓 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5《时尚小令》),可见其风靡程度。 冯梦龙辑评《挂枝儿》10卷,明刻本残缺,存9卷;另有姚梅伯《今乐府选》收抄本,分上、下两卷,亦残缺,然恰能补足10卷本。此书以部分卷,有私部、欢部、想部、别部、隙部、怨部、感部、咏部、谑部、杂部,凡录诗435首,以抒写男女爱情生活与社会生活状貌为主要内容,生动、活泼、率直、真切为其突出风格特色,此为主流。其中还有一些格调庸俗低级的篇什,是需要批判扬弃的。 《挂枝儿》的整理出版,对研究晚明社会风习,以及民间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选本,包括《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词观止》《中华古曲观止》共四部。1996年,本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在这套丛书出版二十年之际,学林出版社决定在原书的基础上做增补校订,重新出版。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丛书的版式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注释从尾注改为脚注;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每篇都附以题记。然后,将原来部的丛书重新排列成二十四本,元杂剧观止编委会编写的《元杂剧观止》为其中的一本。
《肖邦玛祖卡舞曲集(原版引进)》收录了 玛祖卡舞曲 的曲谱。可能因为作曲家创作风格的民歌特性,较之其他体裁,肖邦更为喜好玛祖卡,除了特例,肖邦一般不采用广为人知的流行旋律,而更多的是从波兰民间舞蹈的节奏与旋律中寻找灵感。从肖邦自己对作品第六号玛祖卡的评议中可以看出,他的玛祖卡是 并非为伴舞 而创作的风格化舞曲体裁的作品。
本书内容包括《明清戏曲史》、《读曲小识》、《论曲绝句》、《饮虹曲话》。其中,《明清戏曲史》以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本为底本;《读曲小识》以1941年长沙商务印书馆再版本为底本;《论曲绝句》以1912年国立成都大学铅印本、1931年上海开明书店蜀刻影印本为底本,并参考了扬州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季国平的点校本。《饮虹曲话》以河南马集文斋民国间刻本为底本。书后附录张友鸾、赵景深回忆卢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