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特质。沿黄河而行,从上游直至下游,一场黄河探寻之旅,是寻找黄河历史记忆之旅,是感受黄河流域风土人貌、时代变迁之旅,更是真实体会黄河文化生生不息的酣畅过程。 《黄水谣:沿黄纪行》按照黄河上、中、下游分为三辑,对黄河全流域重要城市、关键节点进行了扫描,多点和多侧面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性变化,文章旁征博引,有历史性的探讨,也有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思考。通过近距离观察,带领读者更加真切地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本书是在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郑州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第四本年度区域性文化发展报告。《2011-2012年郑州文化发展报告(2012版)》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个案研究和大事记五部分构成。其中总报告是全书的核心和统领,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11年郑州文化发展的重大业绩和成功经验,综合分析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背景下,郑州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文化发展趋势作出了科学预测,并提出了2012年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分报告围绕文化建设的不同领域就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形成年度发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围绕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品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公共艺术发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提
佛教有许多神灵,制作佛像是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佛教有“像教”之称。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石窟,代代兴建不息,到元代仍在修建,千年凿击出数以百计的窟龛,南区和北区合计编号窟龛735个。本书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形制以及莫高窟的、窟主、工匠等。其后分十六国北朝时期、隋代、唐前期、中唐以后等专题,详细论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开凿、建造的缘由和历史文化背景于石窟规模、特点等。
佛教有许多神灵,制作佛像是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佛教有“像教”之称。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石窟,代代兴建不息,到元代仍在修建,千年凿击出数以百计的窟龛,南区和北区合计编号窟龛735个。本书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形制以及莫高窟的、窟主、工匠等。其后分十六国北朝时期、隋代、唐前期、中唐以后等专题,详细论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开凿、建造的缘由和历史文化背景于石窟规模、特点等。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华夏边缘》(增订本)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
2012年,河南各界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河南省九次党代会报告、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河南的文化建设高潮迭起,亮点纷呈。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高层论坛相继召开,有关部门开始制定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各地市积极寻找自身定位,学术界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探讨渐次深入;文化精品创作喜获丰收,电影《铡刀下的红梅》等7部作品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188家国有文艺院团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务,靠前批39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企改制,18个省辖市和158个县市区巳全部完成文化巿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工作;文化产业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增加值454.37亿元,同比增长23.8%;占GDP的
卫绍生主编的《河南文化发展报告》内容介绍:2013年,河南将更加注重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河南的文化建设将继续保持好的态势和气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趋完善,文化事业更趋繁荣,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持续深入,文化产业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稳步提高,占GDP的比重预计将达到1.9%左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展开,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将得到积极推进。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民风民俗包括各种节日民俗、人生礼俗、生产商贸消费民俗、民间信仰等等。这些民风民俗反映甘肃各族人民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本书通过对甘肃境内流传的节日民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仰等民俗事项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全面梳理、记录,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民俗事项的发展、流变和传承发展进行深度描述、理论探讨。
2011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南借势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借助独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河南正在强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并以此助推和引领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2012年,河南的文化建设要取得更大成就,必须紧紧围绕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六大工程”,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中原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地域文化。她悠久灿烂、蕴涵丰厚、博大精深。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一种地域文化能像中原文化这样充分地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这样坚强地支撑着中国文化的实质与精神,这样深刻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怀抱与眷恋,这样自然而然地承载着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原文化的涵义甚至已经超了一般的文化涵义而具有某种心灵的归往和精神的象征等意味。因此,自古及今,不知有多少人为她呕心沥血,不知有多少人为她谈笑歌哭,也不知有多少人为她梦绕魂牵。
本书分 飞天花雨 和 佛陀微笑 两部分,介绍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的概况,重点赏析一些壁画和雕塑精品,并从佛教故事画、飞天艺术、彩塑佛像、装饰艺术等方面总结了敦煌壁画的风格与成就,揭示壁画和彩塑的宗教意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特色。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这些民风民俗包括各种节日民俗、人生礼俗、生产商贸消费民俗、民间信仰等等。这些民风民俗反映甘肃各族人民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本书通过对甘肃境内流传的节日民俗、人生礼俗、民间信仰等民俗事项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进行全面梳理、记录,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甘肃民俗事项的发展、流变和传承发展进行深度描述和理论探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讲好 “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黄河文化、如何促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值得学界认真探索的课题。本书从黄河文化传播特征、黄河文化传播效果、黄河文化传播的创新策咯、黄河文化的 传播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反映了当前 关于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的 成果。
佛教有许多神灵,制作佛像是宣传佛教思想的重要途径,所以佛教有 像教 之称。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石窟,代代兴建不息,到元代仍在修建,千年凿击出数以百计的窟龛,南区和北区合计编号窟龛735个。本书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形制以及莫高窟的首创、窟主、工匠等。其后分十六国北朝时期、隋代、唐前期、中唐以后等专题,详细论述了莫高窟不同时期开凿、建造的缘由和历史文化背景于石窟规模、特点等。
涉及周易文化及其英译、中医药文化及其英译、道教文化及其英译、佛教文化及其英译、儒学文化及其英译、中国古代礼俗及其英译、中国绘画书法艺术及其英译、中国古代教育及其英译八个部分。选题广泛,并配有详细的注释,有利于培养学生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到国外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价值。
从盘古开天地直至清代,中原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圈中先进文化的象征,并且也逐渐成为正统文化的代表。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论述与分析了中原文化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时代政治、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突出成就。同时也探索总结了中原文化向中国其他地区传播的特性、方式、路径;它与整个华夏文化逐步交融的特点,及在各类文化的发展态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从中可窥中国文化是怎样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热潮,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于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初,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立国近两百年,今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兰州、定西等地都在西夏王国的版图及势力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