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长江通过其干流和众多支流将东西南北的资源、文化融通在一起,同时吸收外来文明元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近一千年里,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完成东移南迁,长江已成为中国的核心河。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西南大学教授蓝勇,生于长江,长于长江,又研究长江。在这本汇集数十年研究心得的书中,他用史学家的贯通眼光、文学家的丰沛情感、旅行家的广博见识,详细梳理了长江的地质历史、文明起源和千古兴衰,全面介绍了长江独特的人才、城市、饮食、民俗和交通等文化以及自然景观,最后在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从比较的视野重新思考了长江文明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中的定位。
《中国古都和文化》是一部全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古都和文化的专著,也是中国古都学的奠基之作。 都城是一国的心脏,也是一国的缩影。中国历史上总计有两百多处古都,其中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被誉为 七大古都 ,特别是前五者都曾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本书不仅对历代各性质的古都进行了梳理统计,而且从自然、经济、军事、社会等因素深入考察了古都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甚至废弃,从而反映了王朝的治乱兴衰。同时,都城也是全国各地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域外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枢纽,对一朝一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诚如作者所言,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并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本书正是一部了解古都之
南昌路,一座不设围栏的博物馆。南昌路,一条没有尽头的时光隧道。南昌路,每一扇门里都有故事,每一座小楼都有传奇,每一条弄堂都隐藏着或多或少的秘密。这些故事、传奇、秘密,其实就是这座城市弥漫的云烟、蔓生的繁花,散发着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腔调。南昌路,光阴凝固为两旁的建筑,随着梧桐绿了又黄,飘散成浓厚的海派文化氛围。阅读上海,不能不读南昌路。作者黄向辉用独有的敏感,抓住南昌路的海派气质,为读者述说南昌路曾经的风云、如今静谧而又繁华的风景和街铺,把南昌路上的时光化成灵动的文字,让南昌路跃入我们的眼帘,又沉入我们的心田。 透过南昌路的历史与现实,让我们在时代的宏大记忆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厘清南昌路的文化沉淀和发展肌理,见证上海滩的传奇、市民社会的变迁、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风云,看清上海一百
《岭南建筑园林》是 岭南文化读本 的一种,全书共9章,简要阐述了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色,并分别介绍民居、祠庙宫观、园林、亭台楼坊、古塔、水利交通设施、近代建筑等类型建筑的具体情况。是一部全面了解岭南建筑文化的知识读物。
本书从追溯古代岭南人的民风民俗习惯开始介绍岭南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概述岭南俗文化的特点,岭南人既保存了历史积淀下来自身固有的优秀文化基因,又接受了中原的传统文明,除旧布新。本书并具体介绍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中的 民俗 类项目,包括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杂技、技艺等,表现了岭南风俗文化异彩纷呈的活力。本书既引经据典,又详细介绍民俗活动的过程和特点,并对每项民俗的起源和民俗活动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引人入胜,雅俗共尚,对岭南民俗文化的传承有促进作用。
岭南文化概述》是 岭南文化读本 的一种,全书共9章,分别从岭南文化概貌、岭南文化的构成、岭南文化历史发展、远古文化遗存、百越文化圈和汉越文化融合、古代中原移民与岭南文化、近代思想文化、岭南文化的现状和未来走向、南粤先贤等角度介绍了岭南文化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梳理了岭南文化的发展脉络。
这是一部描述重庆城市文化的口述史。它以访谈纪实的方式将那些与重庆相关的人、物、事串联,解读重庆城与重庆人的心灵密码。本书是一部认识重庆的乡愁读本,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有什么样的城,就有什么样的人! 《口述重庆》全书由9个部分组成:第1章,母城,从通远门到嘉陵江大桥,从长江航道工程到解放碑钟楼,从多个方面回忆重庆城的发展史;第2章,望族,通过对大禹后代的采访、永川太平寨的采访,将重庆城的历史名人尽数展现;第3章,先生,从大学者到中学校长,从文理到艺术,寻找重庆文化之源,教育之源,让读者体悟重庆文化之本;第4章,青春,选录了一些小人物,讲述了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如北碚少勇队的故事、重庆外语校俄语班的故事,文学性较强;第5章,陪都,用小人物的故事碎片化地表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于重庆
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世界发展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对于 中国模式 的探讨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界经久不衰、热烈讨论的议题。 对中国区域创新发生机理和演进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 中国模式 的进一步理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以开发区为介入点,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依托市场、服务产业的本土创新路径。 开发区等 产业政策特区 本来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引进国外资本和技术,而后又被赋予推动科技创新的使命。如今一批发展领先的开发区已经从工业园区转型为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那么这些开发区是如何实现科技创新的? 本书基于广州开发区的实证,揭示了 制内市场创新 的模式 国家放权、政府培育、市场创新。国家划定经济特区、政策性产业空间来推进市场化改革。在这些区域,政府先
《岭南戏曲音乐》是 岭南文化读本 的一种,全书共19章,呈现岭南戏曲、音乐的众多门类和多姿多彩,进而反映岭南文化开放性、创新性、民俗性的特点。戏曲部分除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四大剧种,另有极富地方特色的粤曲、粤调、雷傩戏、广东话剧等种类。音乐部分介绍了广东音乐、潮乐、汉乐、客家山歌、咸水歌、排瑶民歌等民族特色音乐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音乐和流行音乐。
《玉泉山静明园》是西山文脉影像 三山五园 中的一册,玉泉山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山麓,山中奇岩幽洞,流泉活水,元、明以来就是京郊有名的风景游览地。玉泉山最早的建筑是金章宗时期修建的玉泉山行宫,又名芙蓉殿。清康熙年间对原有玉泉山行宫翻修扩建,将原先 澄心园 改名为 静明园 。本书从历史、建筑、艺文、遗址、传说等方面介绍了玉泉山静明园的情况。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造园艺术的精巧绝伦,更阐述了玉泉山静明园在建筑保护、文化传承、生态发展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本书从历史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文化生态和文化廊道为理论支撑,深入阐释赤水河流域作为一条酒文化廊道的内涵及其成因,系统分析该廊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流变过程,从整体上对赤水河流域酒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勾勒与呈现,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赤水河流域酒文化生成原因、历史流变及其当代保护与发展的学术著作。 本书探讨了何为赤水河流域酒文化廊道,赤水河流域酒文化廊道的空间走向与主要特征,并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视角分析了赤水河流域酒文化廊道何以形成的问题,以及按照纵向的时间顺序和横向的地域延展过程分析了赤水河流域酒文化廊道从明以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流变过程,分析了赤水河流域酒文化廊道保护与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保护与发展赤水河流域酒文化廊道提出了相应
本书主要介绍岭南美术和岭南工艺。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岭南绘画与书法,从不同的艺术类别入手,系统介绍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书法等在岭南地区的发展历史,多角度多层面地向读者展示岭南绘画、书法艺术的独特风貌及的历史价值,使读者更好领略岭南绘画与书法的艺术魅力。第六章至第九章为岭南民间工艺通识, 通过基本常识、人文美德、科学成就、美学欣赏以及创作者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等角度,结合文史、思政、科技、艺术等学科,带领读者共同挖掘民间工艺作品背后的哲理价值,启迪读者对岭南文化的思考。
本书是一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通俗读物。作者通过系统地整理、归纳和提炼明清徽商家训资料,将其分为孝亲、教子、友爱、勤俭、修身、创业、睦邻、交友、诚信、助人、义行、守法等十二个部分,且每个部分都是以家规、家训、语录、故事、插图等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对徽商家训进行阐述、诠释。 本书从明清徽商家训史料入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弘扬明清时期徽商的优秀家训文化,为当代传递正能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为从事传统文化、徽学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书以上海、南京两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为写作对象,通过对 双城 人文故事、历史景观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两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情怀。书中具体选取上海和南京两座城市的28处代表性人文建筑景观,从建筑、人物、感情等视角,赋予老房子鲜活的生命力,带领读者走进老房子的历史,读懂老房子的故事,感受城市魅力,体悟情感世界。作品笔触细腻唯美,叙述方式新颖,将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感情、价值、精神等元素自然融入其中,人、事、情、物完美结合。梧桐树下,双城之恋。这是经典建筑的故事,是风云人物的故事,更是魅力双城的故事。
云南 这部大诗,写在39.4万平方公里的神圣土地上,写在170万年的神秘历史中,写在26个神奇民族的心灵深处。这是中国之*,也是世界之* 《云南知识读本(上下)》由朱净宇编著,云南有史以来*种百科全书式知识读本,以时代的视觉高度向读者呈现多民族的历史人文信息,展现高原山川地理之丰饶、广袤和美丽
本书以晋代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为底本,加上译文和注释,并对每种植物的药用功效和使用方法等略作介绍,每种植物配以水彩绘图。《南方草木状》是我国现存早的植物学专著,成书于公元304年。书中不仅记录了当时岭南地区约80种植物的产地、外观、效用等信息,还保留了许多古代民俗、农术、传说等资料,为现今诸多方面的研究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岭南地区,指的是五岭以南的区域,主要包括今天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诸省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部分地区。《南方草木状》全书包括草、木、果、竹四个部分,共80种植物,其中涵盖内容丰富,除了植物的外形及功能,还包括当地的部分神话传说和民俗故事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岭南人们的生活状态。本书以水彩博物画的形式,给予《南方草木状》中的植物生动直观的再现,配
本书为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项目 绿色中国茶山行 丛书之一种,从习近平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出发,聚焦 青山 ,落脚于全国茶山绿色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本书聚焦南糯山的茶山、茶事、茶人、茶食、茶生活,共分为五个部分:南糯山考察散记、南糯山考察散记、半山经济、哈尼族品牌、哈式下午茶等。用文学的笔触,贯通茶山古今脉络,于茶山绿色发展中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成功路径,由知名学者、文化行者、行业领军人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道出中国绿色发展、云南生态文明、茶山产业提升的新时代故事。可读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文学价值和出版价值。
《香山静宜园》是西山文脉影像 三山五园 中的一册,香山位于北京小西山的山脉东麓,早在元、明、清时,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香山静宜园依山而建,作为皇帝的行宫。本书从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植被资源、动物景观、四季景观、皇家宫苑和古园新貌等全方位介绍香山静宜园的情况。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造园艺术的精巧绝伦,更阐述了香山景园在建筑保护、文化传承、生态发展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本书收录了岩画和史前艺术考古专家汤惠生近年来在寻访史前岩画过程中留下的随笔27篇,并随文附上相关照/图片400余幅,内容涉及云南金沙江岩画考察、纳木错环湖岩画考察、珙县悬棺与岩画调查、青海贵德岩画调查、漳州仙字潭岩画寻访、四川甘孜拉日玛岩画探访等。本书记录了其考古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平实,角度别致,感情细腻真挚,读之可见作者科学前卫的研究方法和艰难曲折的研究历程,以及其广博精深的学术认知与独立求实的学术精神。
本书为 潮州文化丛书 辑 中的一种,以历史资料与现实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着经济与文化两大主题,用深入浅出、通俗生动的语言,简要明晰地阐述了潮商的相关问题,包括潮商的哲学理念、自然环境、文化类型、天然优势、市场环境,以及精神与信仰、慈善本质、拼搏精神、互助精神、经营技巧、生活情趣,等等。本书资料翔实、例证丰富、观点明确、时见新解,为 潮商学 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潮州传》以丰富详实的史料、通俗简练的语言,娓娓讲述了潮州这座城市从新石器时代到1949年间,从 边陲小镇 变成丝路重镇的跌宕历史,旨在展现历史细节和民生细节,以文化展现为重点。 全书以朝代为划分,四条线索穿插书写。一是城市形态的变化,比如潮州这座城是怎样从无到有,它的城池、建筑、街道是怎样建起来的。二是生活形态,尤其是衣、食、住、行、玩的变化,以及民间的各种习俗、节庆。三是经济形态的变化:潮州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不是靠工业、农业,而是靠文化,尤其是对外文化交流。四是文化形态的变化,包括潮州的文化、教育、宗教、民间艺术与工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