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画卷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其重要观点: 海外华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是,海外华人研究被提升到新的境界。 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 华人 与周边 他者 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作为外来者,海外华人需要认识了解 他者 并与之共生共存;而后者同样也时时刻刻审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他们是可以和平相处、共谋发展的新朋友,还是居心叵测
《图说上海老洋房》介绍的48栋老洋房,都是如今不可多得、不可复制、不可再生、闻名上海滩的名人豪宅,如沙逊别墅、马勒别墅、马歇尔别墅、马立斯花园、丁香花园、三井花园、荣宗敬故居、周湘云故居、严裕棠旧居、盛重颐旧居、宋子文旧居、爱庐、郭棣活旧居、白宫馆 自然,其中发生过的故事,留下的遗韵,产生的影响,就更加耐人寻味。 《图说上海老洋房》是集上海老洋房建筑语汇和上海名人掌故逸事于一体的彩色影集,一卷在手,上海滩昔日的独特风貌自在眼底,于增智、解史、娱情、鉴赏都有不可替代的补益。
康有为因何否认曾密谋捕杀西太后? 戊戌变法是否败于袁世凯 告密 ? 同盟会内部为何发生 倒孙 风潮? 共和知识分子为何才是辛亥革命真正的领导者? 辛亥革命时期各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有何内幕? 南京临时政府面临怎样的财政危机? 孙中山是 资产阶级 还是 平民知识分子 ? 围绕 国民国家 改良派、革命派提出了哪些方案?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革命,它推翻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帝制,开启了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探求,从此之后,中国人民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汹涌澎湃,再也无法阻遏。 著名历史学家杨天石的这部作品,从史料本身出发,对辛亥革命前后的史料进行系统梳理,严密分析论证,进行探微发隐,目的在于揭示辛亥革命前后一段时间中国政治、文化、人物的历史真相。作品通过解读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 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 友善
1644年,满清入关,顺治皇帝在北京登极,至1912年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总统,这260余年的历史真可谓跌宕起伏、多灾多难,以致晚清穷于应付的能臣李鸿章说是中国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段历史是如此的面目多样难以厘清,又和我们离得如此之近以致我们总是觉得似曾相识。因为复杂多变正可以考量著者的功力,因为身在其中纠缠不清正可以验证学者的眼光,朱维铮先生有胆有识,以七篇30万言,为读者抽丝剥笋,以细致扎实的史料辩证,带领读者进入去今未远的事件发生现场,发现定论未定论的历史中的种种存疑之处,供读者思考,供读者阅读。这七篇文为:篇之甲 史有疑, 篇之乙 往回看, 篇之丙 说维新, 篇之丁 鸦片史, 篇之戊 神和圣 篇之己 时趋异 篇之庚政难改 篇之辛 记慈禧。
首度全新视角补正 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史 数十年来,西方人眼中的 二战 始终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亚洲战场上英勇抗击日本的中国却由于种种因素被遗忘。 基于大量珍贵的历史文件、私人信件、日记尤其是*的解禁档案,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披露了1937~1945 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连串入侵、屠杀与抗争的史实。从日本悍然发动的七七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从忍痛炸毁黄河堤坝以水代兵,到派遣军队远征他国;从与罗斯福、丘吉尔、史迪威的国际周旋,到聚焦中国三大战时人物 战火中崛起的划时代巨人*,挑起千斤重担的战时领袖蒋介石,从革命志士堕落为汉奸的汪精卫 八年艰苦抗战,无数悲天恸地的事件,万千大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共同构成了这部著作。 在书中,米特严肃地指出:自 二战 时起,中国就已经是 负责任的
面对清末内忧外患,能臣志士提出各种救国之策,张之洞即代表人物之一。本书作者从浩瀚的档案中钩沉历史,以时间为轴深入揭示了这位清末改革家的心路历程。张之洞受晚清危机的驱动,艰难地推动老朽的清王朝革除积弊,可改革却违背了他的初衷,成了瓦解王权的 不定时炸弹 。这于张之洞来说可能是悲剧,但对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一件幸事。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让我们看清中兴名臣的历史局限和晚清变法失败的教训,读懂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逻辑。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在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对国民党特务组织在中国大陆的整个活动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生动的记述。全书用了大量原始史料,全面客观地论述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源起、发展及其活动,直到抗战胜利后在大陆的没落结束的历史。全书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文献性于一体,文笔严谨而生动,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拓展了民国史的学术研究范围。
澎湖是东亚海域的航海指标,无论是该区域的南北向航行(台湾东部航线除外)或者是东西向航行,大部分的航线皆以澎湖为中继站,或是航海的导航地点,犹如非洲的好望角或是毛里求斯。正因如此,元朝之后,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开始在澎湖设置据点观察海上变化。几百年后的荷兰人来到了澎湖,想以澎湖为据点,作为贸易站、军事防御地点。 本书以十七世纪的澎湖为背景,论述了十七世纪初荷兰人两度占据澎湖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作者爬梳浩瀚史料,以贴近当代人的写作技巧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提供了一个摆脱欧洲大航海论述的十七世纪东亚史观,也翻转中心与边陲的偏见,借由史实的考证,让东亚的主体性得以浮现,让人重新看到台湾的价值。
本书在系统地、有独立见解地整理前人之学术积淀、收集隐语行话历时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并且描述、揭示这个语言文化的神秘世界。它可以帮助解读古籍、杂学,可以用于研究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亚文化状况,考察、透析历史上的现实和社会状况、阶层结构,以及社会心理等。 本书专业性很强,却又有知识性、可读性。如著名的 江永女书 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涉及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领域,远不止语言学范畴,可谓一种大系统研究。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中文版由堀场一雄著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该书可称为该社已出版的服部卓四郎著《大东亚战争全史》的姊妹篇,记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作者是旧目军的精英官僚、陆军大佐堀场一雄。他1900年出生,1914年入日本名古屋陆军少年学校学习,1922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第34期),1930午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他始终在策划侵华战争的核心机要部门担任要职:1937-1939年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战争指导处工作,1939年12月-1941年7月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工作。在参谋本部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他拟制的方案甚多。堀场一雄说, 我的全部精力完全贯注于处理对华战争。 战争结束后,堀场一雄
本书以辛亥革命为核心事件,讲述从1908年到1912年间的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从宣统皇帝登基开始,结束于南京临时政府北迁。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还有过改良派。改良派也应该有进步的一面。戊成变法在当时受压迫,为什么?就是因为它有进步性,它受到顽固派的仇恨。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
本书详细叙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前因后果。 1911 年的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三股力量之间的博弈:朝廷、立宪派与革命党。变革的结果,亦不外乎这么几种:一、君主专制;二、君主立宪;三、共和立宪。孙中山等人领导的革命党,在付出无量头颅无量血的代价之后,终于打倒了君主专制,中国从此再也容不得皇帝存在了。在这场十年的赛跑中,大清跑输了,立宪派跑输了,革命党跑赢了。
对于清朝的平民来说,帝国 突出的代理人不是皇帝任命的官员,而是衙门县的办事员(书吏与差役)。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些极为重要的人物所知甚少。作者从四川巴县丰富的档案资料中,带我们走进县衙,从实际执行者的角度, 次详细地审视地方行政实践。本书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县里的书吏与差役是谁?他们是如何被招募和组织?纪律和奖励有哪些?在衙门工作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以及如何使自己在清政府中的角色合法化的?他们的利益和做法对帝国政府有什么影响?
作者引出“军阀主义”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军阀主义”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进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角色”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 结合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而重点在于对体制进行分析。 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 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
本书是一部讲述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理论的学术著作。中国轴心时代的政治理论始终是我们理解中国历史与中国政治文明演化的资源,为此,本书试图基于经典文本,结合政治史,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对中国轴心时代三大主要思想流派儒家、法家与道家的政治理论予以重新梳理,主要着眼于两个层次:一是文本解读本身,包括儒法道三家的问题意识、理论解释、政治解决方案和理想社会模型;二是儒法道三家政治理论的逻辑反思,包括它们的基本人性假设、个体群体关系假设、可能的理论优势。
本书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 出现的朋党现象。这是一部党派与党派之间、党派与皇权之间、人与人之间权力斗争的历史。通过对历朝历代发生的重要党争事件的追述和剖析,从一个独特角度揭示了中国各个王朝的盛衰规律,惊心动魄地展示了封建制度压抑下人性的挣扎和扭曲。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以小见大,从具体案例探讨具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本书论及的户籍与赋役制度、里甲与里社制度,乃至理学文化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地方社会的动乱,都是明清时代具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至于这些普遍性因素如何作用于地方社会,如何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则端视当地民众的应对策略。宋著反复强调,地方社会面对各种不同的议题,都要经历长期的竞争、协商与合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说明地方社会应对历史变迁的机制与策略。几乎每一章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通常是以田野调查资料作为楔子,引出即将讨论的话题。作者刻意营造的现场感,不断引导我们深入其境,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人的历史实践。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对国民党特务组织在中国大陆的整个活动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生动的记述。全书用了大量原始史料,全面客观地论述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源起、发展及其活动,直到抗战胜利后在大陆的没落结束的历史。全书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文献性于一体,文笔严谨而生动,不仅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拓展了民国史的学术研究范围。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大清”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 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清朝文化 汉化”和“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的两极观点之间,作者找到中间地带,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展开充分的讨论,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