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有三大特点:*是大,不仅囊括了中近东的所有国家,也囊括了丝绸之路南段的大部分国家;第二是统一,与秦汉帝国相似,它也是 车书一统 的大地域国家;第三是与中国关系很密切,不论是贵重商品、动植物还是中国的外来宗教,都以波斯为中介。 本书系统详实地整理波斯帝国的历史,全面地比较古代中国与波斯帝国的方方面面。分为上下篇,上篇十章为 历史 地理篇 ,有关波斯帝国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下篇十章为 考古 艺术篇 ,介绍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此书为我们看待欧亚大陆两千年以来的文明进程开启了当代中国的全新视野。
《大英帝国三部曲》以巨大的篇幅,记叙了从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到丘吉尔去世的英国历史,叙事笔法光辉生动,涉及不同大洲风貌、各色人物形象和多场战争,辅以作者的实地考察所见,再现了大英帝国从兴起逐渐走向衰落的漫长历程。 *一部《昭昭天命》追溯了从维多利亚登基到1897年大英帝国扩张侵略的历史,记叙了喀布尔大溃退、印度兵变、祖鲁战争、阿散蒂战争、与布尔人的冲突等战事,也记叙了废除奴隶贸易、澳大利亚土著的消亡、探索尼罗河、爱尔兰大饥荒、万国博览会、爱尔兰自治运动等大事件,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社会变化、技术发展,以及殖民者视野中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不同地区的社会风貌。 第二部《帝国盛世》展现了1897年前后大英帝国盛期的自满和强大、辉煌和败坏。大英帝国占据了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领地,新帝国
《 使行录 与东亚历史文化研究》是2022年11月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协办的 使行录 与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研讨会 的论文结集。此次会议云集来自两岸三地和日本、韩国、越南、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呈现出国际性、跨文化、多学科的特点。研讨会上,6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展开精彩的学术讨论交流。会后,主办方收集了相关论文约五十篇结为此论文集,体现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也代表了 使行录 研究领域的前沿成就。 新世纪以来,以朝鲜半岛《燕行录》为代表的 使行录 及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与热门显学。所谓 使行录 ,一般指古代东亚各国外交官出使他国所留下的各类见闻记录。例如高丽朝鲜使臣的 朝天录 燕行录 、越南使臣的 北使录 、日本官民的 见
《莫卧儿帝国:从奥朗则布大帝时代到莱克勋爵占领德里》从社会、政治、宗教、种族、历史、地理、气候、环境、习俗等方面追溯了印度历*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由盛而衰的轨迹,详细描述了18世纪末期英国殖民印度前莫卧儿帝国的大乱局,客观地呈现了自1759年阿拉姆吉尔二世被谋杀到1803年莱克勋爵占领德里的大变局,以翔实的史料揭示了莫卧儿帝国如何在内忧外患 皇帝昏庸无能、国土四分五裂、宗教迫害严重、马拉塔人的崛起、阿富汗人入侵、英法等国殖民者的进攻中走向衰亡的。 《阿育王:一部孔雀王国史》以阿育王的一生为主线,援引在印度各处发现的阿育王时期的大量石柱法敕、碑文与洞穴石刻,以法显和玄奘等中国求佛者的游记为佐证,讲述了公元前323年到公元前232年孔雀王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理清了孔雀王国转变为佛国的历史脉络,对阿育
从白雪皑皑的山口和令人生畏的沙漠,到变幻莫测的海洋和充满异国风情的热带岛屿,《丝绸之路》带你穿过奇妙壮观的山川海洋,领略世界贸易网络的恢宏历史,踏上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本书以抓人眼球的精美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古老丝绸之路的繁荣、衰落与复兴,从另一个角度还原一段时期里亚洲、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历史进程。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该地区是亚欧非洲的接合部,周围环绕有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中东地区因此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中东地区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金桥,西方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中的“希伯来文明”产生于此,世界宗教犹太教、基督教、教均发源在这个地区。时至今日,这个地区仍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和中心。
东京审判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其作为日本战后重大的政治及法律事件,一直是日本学界乃至整个日本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人们对东京审判的重视,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多的反映了日本社会对战前日本历史、战争与和平、国际法、社会伦理等的一般认识。本书关于日本战争责任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思想层面思考这一问题的重要视角。
这是一部材料充实有新理、观点材料纵横贯通的著作。它聚焦于伊朗以西、俄罗斯以南的“季风亚洲”地区,即东亚、南亚、东南亚,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讲述。从而,此书不致成为国别史的堆砌,而全面详细地展示季风亚洲从古代至今数千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历程。其中,尤以中国、印度、日本、朝鲜、越南为重点,是一本了解亚洲历史的很好入门书。 罗兹·墨菲是的美国中国史学家,曾经师从汉学家费正清,其理论框架和治史风格也继承了费正清的治史传统,对亚洲饱含热情和赞扬。他直言不讳的宣传:“亚洲人及其文化因而代表着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最丰富、最多彩的篇章。对世界历史的任何探讨必须给予亚洲以显著地位,当然亚洲史本身也自有其重要的价值。”书中不但高度评价了亚洲各主要文明的传统成就,对于它们的现代化历程和未来的
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是有名的“千岛之国”。早在唐朝时,中菲之间已有贸易来往。宋朝时期,已有华人移居菲岛,成为菲律宾的批华侨。现在菲律宾约有华人、华侨125万人,约占菲律宾总人口的2%。本书资料翔实,是了解菲律宾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