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博理从事汉译英活动50余年,共计翻译中文著作200部,为中文著作的英译作出了重大贡献。本书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翻译社会学新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理论框架,分析沙博理的翻译观及其翻译活动所涉及的政治文化因素、翻译机构、参与人以及译者和其他参与人的主体因素,重点探究沙博理的翻译惯习并尝试挖掘其翻译惯习的深层成因,再现沙博理半个世纪的翻译活动场景,管窥50余年中国文化外译史的历程,以期为当前中国文化 走出去 提供历史借鉴。
霍克思自20世纪40年代选择汉语作为大学专业开始,即与汉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牛津首位学者背景的汉学讲座教授,他无疑是牛津首代专业汉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亲历了英国专业汉学的预备期、黄金期及停滞期。牛津专业汉学的黄金期更是由其一手执掌,他在英国专业汉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 霍克思既承认英国传统汉学的实用主义特征,也不否认现代汉学采用社会科学方法对现代中国开展研究的价值,但他始终坚持学术本位,主张汉学以文学研究为基础。他的研究自一开始关注的就是楚辞、唐诗、元杂剧和清代小说等文学作品,甚至对中国现代文学如鲁迅、钱钟书、林纾的作品也有浓厚兴趣。从英国学院式汉学时代汉学家通过古籍译著寻找在中国传教的密钥,到专业汉学时代汉学家对异域文学作品的赏译并从中瞭望大千文化,处在这一缓慢转变过程终
汉学 (Sinology)概念正式出现于19世纪。1814年,法国法兰西学院设立了被称为西方汉学起点的汉学讲座。我国学界关于汉学概念的认知有所差异,比如有关 汉学 的称谓就包括海外汉学、国际汉学、域外汉学、世界汉学、中国学、海外中国学、国际中国学、国际中国文化等,近年来更有 汉学 与 中国学 概念之争及有关 汉学主义 的概念讨论。李学勤先生将 汉学 看作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阎纯德先生在为 列国汉学史书系 所写的序言中说,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应该称为国学,而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那种学问则应称为汉学,汉学既符合中国文化的学术规范,又符合国际上的历史认同与学术发展实际。这样,我们在综合国内外学者主流观点的基础上,目前拟将 (海外)汉学 初步界定为国外对中国的人文学科(如语言、文学、历史、
海外汉学家群体数量颇观,本套丛书筛选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日本、斯洛伐克等国家的著名汉学家30位,每位传主1卷,分别展开关于他们的综合研究工作,评述每位传主的汉学历程、特点及其重要贡献。 《理雅各评传》包含 生平轨迹 理雅各译其他典籍 理雅各汉学思想特征及其成因 等内容。
译林英语文学经典文库: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ISBN:9787805675787,作者:
《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白兆麟卷》所收的文章,现今看来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从很早发表的1960年到退休以后的2009年;二是涉及内容多,除了主攻的文法学和训诂学之外,还涉猎文字学、文献学
“HSK标准教程”经 汉办授权,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汉考 (CTI)共同研发,将HSK真题作为基本素材,以自然幽默的风格、亲切熟悉的话题、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实现了与HSK考试内容、形式及等级水平的 对接,是一套充分体现“考教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理念的新型汉语教材。既适用于各国孔子学院,也适用于其他汉语教学机构和个人自学。 刘畅、鲁江主编的《HSK标准教程(附光盘5上)》共设18课,覆盖HSK(五级)考试一半的生词量(约1200个),包含60个语言点和18组易混淆词语的详解。学完本书学生可达到“用汉语就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的目标。
《新部首大字典》,王竹溪著;從1930年代末著手,到1980年成典,前後歷四十多年。1988年出版。由前北京大學校長周培源題詞。 其具有以下特点: 1.《新部首大字典》收入51,100個漢字,比《康熙字典》和當時的《中華大字典》字數多。 2.《新部首大字典》包括《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並收入來自漢簡、殷墟、甲骨文的罕見字。 3.簡化部首。《康熙字典》有214個部首,《現代漢語詞典》4.有189個部首。《新部首大字典》簡化為56個部首。 無重碼。 5.用漢語拼音,定音準確。
本书依据《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编写上力求做到读写训练和文本特点相结合、阅读欣赏和写作训练相结合、文化底蕴与翻译训练相结合。全书分为八个单元,涉及新闻报道、传记、散文、科普文章、小说、诗歌、剧本及演讲词等多种体裁,内容涵盖医疗与健康、人工智能、文化艺术、婚姻与家庭、个人与自由、政界风云、商业挑战、科学技术等多种主题。每个单元都提供A、B两篇文章供学习选择,还配备了各种形式新颖、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本书将文献阅读、学术写作、中英文翻译等多种技巧相融合,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知与鉴赏能力。 本书选材大多来自国外网站或外书籍和报刊,内容新颖,语言地道,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具有英语基础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的
这本书是学者单德兴为缅怀其师余光中并探讨余光中于译介上成就所作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多篇文章,主要从余光中作为一名译者的不太为人熟知的方面出发,精炼而老到地分析他的翻译贡献与理论。同时作为余氏弟子,单德兴也写下数篇文章缅怀先师,向读者介绍余光中的不同研究面向与学术关怀。此外,也有若干对余光中本人的访谈收录其中。
这本书是学者单德兴为缅怀其师余光中并探讨余光中于译介上成就所作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多篇文章,主要从余光中作为一名译者的不太为人熟知的方面出发,精炼而老到地分析他的翻译贡献与理论。同时作为余氏弟子,单德兴也写下数篇文章缅怀先师,向读者介绍余光中的不同研究面向与学术关怀。此外,也有若干对余光中本人的访谈收录其中。
这本书是学者单德兴为缅怀其师余光中并探讨余光中于译介上成就所作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多篇文章,主要从余光中作为一名译者的不太为人熟知的方面出发,精炼而老到地分析他的翻译贡献与理论。同时作为余氏弟子,单德兴也写下数篇文章缅怀先师,向读者介绍余光中的不同研究面向与学术关怀。此外,也有若干对余光中本人的访谈收录其中。
“HSK标准教程”经 汉办授权,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汉考 (CTI)共同研发,将HSK真题作为基本素材,以自然幽默的风格、亲切熟悉的话题、科学严谨的课程设计,实现了与HSK考试内容、形式及等级水平的 对接,是一套充分体现“考教结合、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理念的新型汉语教材。既适用于各国孔子学院,也适用于其他汉语教学机构和个人自学。 刘畅、鲁江主编的《HSK标准教程(附光盘5上)》共设18课,覆盖HSK(五级)考试一半的生词量(约1200个),包含60个语言点和18组易混淆词语的详解。学完本书学生可达到“用汉语就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