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初叶成群涌现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有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十六载,通晓二十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七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四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 四大导师 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 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 教授的教授 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时局
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的碰撞中涌现出的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学术领袖。书中收录了他的小传和亲友、后学写作的纪念、评价文章,介绍傅斯年的家世,他在北大求学时的活动,领导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绩,在中山大学、台湾大学任职时的往事等。还选收了数篇傅斯年的文章,涉及他对白话文学的意见,在北大创办《新潮》杂志的缘由,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对投靠日本人的汪精卫的心理分析,对宋子文的批评,等等。从这些文字中,一个勇敢有为、生性耿直、才华横溢、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跃然纸上。
斯蒂文 G.米德玛*的《罗纳德 科斯传(精)》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纳德 科斯教授的学术性传记。 罗纳德 科斯(1910 2013),1932年获伦敦经济学院商科学士学位,先后受聘于邓迪经济和商业学院、利物浦大学及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迁居美国,先后任职于布法罗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1964年转入芝加哥大学任教,同时任《法与经济学杂志》主编。由于发现并阐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等巨大贡献,科斯教授于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斯教授开创了对当代学术界影响巨大的新制度经济学这一学术流派,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还包括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 由于在制度分析方面的深刻见解,科斯教授的相关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被引入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转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叶礼庭定期拜访伯林,同他一起回忆人生,重新经历他在俄国度过的童年、牛津的求学岁月、美国的外交生涯、对苏联的访问,以及不曾远离思想前线的学术生活。这不是一部用文献堆砌而成的人物评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忆写成的思想传记。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伯林如何经历暴风骤雨的20世纪,度过诚实且负责任的一生,并且从这个世纪的灾难和成就中提炼出他回响至今的原创思想。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里,叶礼庭定期拜访伯林,同他一起回忆人生,重新经历他在俄国度过的童年、牛津的求学岁月、美国的外交生涯、对苏联的访问,以及不曾远离思想前线的学术生活。这不是一部用文献堆砌而成的人物评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回忆写成的思想传记。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伯林如何经历暴风骤雨的20世纪,度过诚实且负责任的一生,并且从这个世纪的灾难和成就中提炼出他回响至今的原创思想。
黑格尔的著作之难懂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将特别致力于把它解释得清晰明白。我希望,那些还不能阅读黑格尔原著的学生能够发现,本书对黑格尔的基本思想已作了尽可能浅显简明的阐述。而且,我相信,那些认真尝试把本书与黑格尔的原著合读的学生,将会发现许多难点已被廓清。——W. T. 斯退士黑格尔的体系极为庞大。能对黑格尔的整个体系作出述评的著作,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均属少见。斯退士的《黑格尔哲学》,按照黑格尔《哲学全书》,力求以一单行本的形式展现黑格尔体系的全貌,而不偏于体系的某一部分,这是此书的特点。——贺麟本书是研究黑格尔哲学的经典著作,在出版后的近一百年间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本书共分四编, 编基本原则(黑格尔哲学与西方哲学史的关系,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三大部分(
《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冯至画传》由冯至长女冯姚平所著。从冯至童年生活、留学德国、执教西南联大及北大、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直至其逝世,较为完整地记述了冯至的一生。书中对冯至不同时期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所获荣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且配有近两百张冯至及其家人、朋友的珍贵照片,是一部完整的、生动的冯至传记。
\"【内容简介】: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除了以理论巨著《第二性》享誉 之外,还著有四卷回忆录。这些回忆录卷轶浩繁,足以让她问鼎法国伟大回忆录作家的宝座。 《岁月的力量》是回忆录的第二部,于1960年在法国出版,记录了波伏瓦在1929年至1945年的经历,讲述了她毕业后在鲁昂、马赛等地教书的执教生涯、找到人生目标开始尝试写作的 步、结交群星璀璨的欧洲文艺界知识界人士,也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动荡危急的时局和法国在二战中的满目疮痍。 这段时期对波伏瓦来说至关重要,她不仅实现了童年时的梦想,独立自主地踏入社会,写出 部小说《女宾》,奠定一生为止奋斗的目标——写作,并且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迅速成熟起来,从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变成了“介入作家”。 \"
本选题讲述的是自2000年至2019年20年间,获得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的33位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和精彩人生故事。他们尽管从事的专业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都取得了中国各个领域最卓越的科学发明与创造。他们是国之栋梁。他们的共同点是朴实做人、扎实做事,一生坚忍不拔,顽强追求,不懈拼搏与奋斗。选取他们的闪光故事,从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他们名震世界的科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得到人生启迪,激发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 本选题是截至目前第一本全面、完整讲述历届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故事的图书,有150多张照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文中没有科学术语,适合青少年阅读。
这是一本关于孙中山、宋庆龄研究资深专家尚明轩先生的学术自传。传主生于1921年,先后经历了民国北京政府、民国南京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以至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本人本身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并结合自身的求学、治学历程,既反映了个人的成长道路,也同时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苦难与辉煌。
\"一位环球旅行者眼中的世界一本 魅力的私人化旅行随笔“身为旅行者,我的世界是遥远而又野性的。”当代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马蒂亚斯·波利蒂基已旅行超过四十年,足迹遍布各大洲近百个 ,他极少使用智能设备,仅靠背包和笔记本行走。 荒无人烟的贫瘠之地、古代遗迹的废墟、摩洛哥拥挤不堪的夜车车厢、东京摩天大楼的闪光霓虹……马蒂亚斯讲述世界各地的见闻,也在 化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旅行的意义。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深入城市与荒野,在哲学式的追问中重新审视世界。\"
本书是陶侃为纪念其曾祖父陶行知所编写,在陶行知诞辰130周年之际,通过回顾陶行知的一生,表达对其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以期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播陶行知先生留下的教育思想。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章叙述了新时代的陶行知精神与作者的教育实践;第二章到第五章记述了陶行知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的教育活动和爱国事迹;第六章,呈现了陶家的族谱,并以此为线索,为读者介绍了陶行知的一家;第七章写了陶行知去世后,友人对其的悼念与追思,并收录了许多名人为其写下的珍贵的追思信。
先生自言:余之一生, 老而无成。常念自幼在家, 经父母之培养;出门在外, 得师友之扶翼;迄今已八十八年。余之为余, 则胥父母、师友之赐。孟子曰: 知人论世 , 余之为人不足知, 然此八十八年来, 正值吾国家民族多难多乱之世。家庭变, 学校变, 社会一切无不相与变。学术思想, 人物风气, 无不变。 读者庶亦由此一角度, 有以窥此八十八年来国家、社会、家庭、风气、人物、思想、学术一切之变, 而岂余之一身一家琐屑之所萃而已乎! 善论世者, 其终将有获于斯书。
《山海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千古奇书,寥寥几万字就聚集了中华神话之精华,其中 吸引人的便是那些奇形异状的兽怪、光怪陆离的国度、各有神通的神祇。传说《山海经》先有图后有文,山海图是具象化的《山海经》 ,是其灵魂所在。但 初的山海图早已失落于岁月长河,本书作者花费5年搜寻散落在历代古籍中的资料,在丰富文献的基础上精选出500种或诡异奇 或妙趣横生的人、神、异兽,整理出种种奇幻故事,并据此以现代绘画手法演绎上古奇书,用图画复原出山海神怪的惊 样貌,从而图文结合,编制出一部 全、 丰富的山海经神怪档案,重现、再造了一个神秘厚重的山海世界!
黑格尔是人类思想发展 重要的哲学家,他的传记难写,因为黑格尔在不同场合下,在不同程度上刻意隐藏了其生活、活动和个人思想的某些方面。本书撕掉了黑格尔的单一化标签,揭示出黑格尔思想的丰富性,以活生生的历史重新发现黑格尔。本书 的特色是将历史人物放到时代背景下分析其思想,并提出了一些颠覆性的观点。不但以尽可能逼真的方式,向读者呈现哲学家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过程,而且还以哲学论述的深刻性,展现黑格尔及其同时代人的思想性质和意义。该书是 黑格尔研究中的一本具有 性和学术性的著作,对档案、书信、证言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和阐释堪称学术写作的典范。
李商隐说: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叶嘉莹说: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懼扶摇九万风。 陶渊明说: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杜甫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叶嘉莹说: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 叶嘉莹之所以成长为一位 诗人,关键不在于她与前人的相似性,而在于她广泛汲取了前辈诗人的精华,在诗歌中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她不同于李商隐的哀感凄艳,而是坚强明朗;她既有杜甫的深厚情怀,又有陶渊明的人生智慧;她把陶渊明的小我圆融升华为杜甫的大我,又将杜甫的大我情怀以陶渊明的固执态度运用到诗词事业中, 终完成了自我的生命与诗歌,这是她的独特之处。 叶嘉莹之所以成为叶先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努力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呈现叶嘉莹先生的百岁人生道路,对其
刘深所*的《寻找沙飞(一个战地记者的影像战争)》再现了*名记者沙飞传奇的一生,以沙飞的摄影实践为主脉络,逐一寻找沙飞的足迹,探寻了他的主要作品的拍摄实地,走访了他工作、生活的诸多遗址,试图向人们有依有据地讲述沙飞短短38年的生命历程,揭示他成功的奥秘,让后人*好地了解沙飞所摄珍贵影像的来之不易。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我的精神自传》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较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较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胡适,这位以传教士自居的留学生,又是一位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批判精神、改革运动、调和文化、革命武器和解放作用,正像一个个关键词,在在反映出他的意愿——他想要改变祖国的现状,为中国再造文明。这,就是他的梦想。本书即是对1891-1929年间的胡适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