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是著名的建筑大师、中国园林研究的开创者童寯先生多篇园林文章的合集。他以精到和洗练的笔法,对中国园林和世界园林的历史、特色和区别,以及中国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影晌,加以详尽的论述。这13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是基于世界文化视角对于中国园林的审视,除*篇《中国园林 以江苏、浙江两省园林为主》的主要意图是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园林之外,《〈中国园林设计〉前言》、《中国园林对东西方的影响》则是从中外对比的角度介绍并分析中国园林的特殊性。而《造园史纲》则可看作是一部极简园林史,为中国园林研究提供了一种世界园林及造园历史的基底。另一类则是以《江南园林》《石与叠山》《苏州园林》《亭》等专题文章为代表,着重探讨江南造园中的技术问题。 童寯先生对于江南园林的研究进入到江南园林的深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 寸草有致,片石生情 ,虽 半亩方塘 ,却追求 天光云影 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在本书中,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结合不同地方的园林,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建筑、栽植等,本书既可说是园林理论著述,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因此,本书可说是中国园林*的导游。
本书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在本书中,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话题性强,文笔优美,深入浅出。本书的上编 拙匠随笔 收入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篇建筑科普作品,寥寥数语,解释清楚了建筑学是什么、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等来自公众的疑问,并饱蘸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撰写了 祖国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与建筑的艺术 等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本书中编 城市与规划 收入了梁思成在城市规划领域有代表性的几篇名文,如具有历史价值的 市镇的体系秩序 梁陈方案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北京 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等,集中体现了梁思成从1946年至1951年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创见,这几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北京城的规划、北京城墙的是否应拆除、人居环
作为日本枯山水形成本源的《作庭记》《山水并野形图》,是日本古老的造园秘传书。从中可一览日本古代的造园成就和造园经验,是研究日本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作者以自身在造园现场的实践知识为基础,潜心研究此两册秘传书30年,通过大量的插图、图片和浅显易懂的解说将日本造园秘传书公之于众,为人们提供了日本园林和枯山水的理论框架和可供模仿的图解范本,对现代造园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本书精选著名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先生脍炙人口的美文,从“说园”“游园”“园景”“园趣”四个维度,概述中国园林艺术,解析传统造园工艺,品鉴园林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造型美、文化美和意境美。全书配以全彩插图及陈从周书画作品,既有深厚学养,又有诗情画意。
《论园》是著名的建筑大师、中国园林研究的开创者童寯先生多篇园林文章的合集。他以精到和洗练的笔法,对中国园林和世界园林的历史、特色和区别,以及中国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影晌,加以详尽的论述。这13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类是基于世界文化视角对于中国园林的审视,除第一篇《中国园林 以江苏、浙江两省园林为主》的主要意图是在向世界介绍中国园林之外,《〈中国园林设计〉前言》、《中国园林对东西方的影响》则是从中外对比的角度介绍并分析中国园林的特殊性。而《造园史纲》则可看作是一部极简园林史,为中国园林研究提供了一种世界园林及造园历史的基底。另一类则是以《江南园林》《石与叠山》《苏州园林》《亭》等专题文章为代表,着重探讨江南造园中的技术问题。 童寯先生对于江南园林的研究进入到江南园林的深
本书是“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丛书”中的一册,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为切入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全面呈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文化内涵,突出其重点建设段的示范引领作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一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书共约100篇小文,分序篇、历史文明篇、文化艺术篇、科学技术篇、绿色生态篇、时代精神篇五个篇章,既有大运河知识的介绍、大运河申遗的过程,又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动态,更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内容、政策、各地建设的进展情况等近期新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大运河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小百科,并设计了“延伸阅读”“名词索引”等辅助板块,兼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100问》是“中国国家文化公园丛书”中的一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我国启动建设的第五个国家文化公园。本书作者李后强博士生长于长江流域,为自己是“长江人”而自豪,著有《长江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战略前期参与者和推动者。全书共约100篇小文,每篇千字左右,随文配图,轻松易读;以设问为题,按照内容属性分类,便于读者查阅;所提问题均为读者关切的内容,同时观照了近期新的研究动向与公园的阶段性建设成果,例如“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什么?”“几个国家文化公园之间有怎样的‘个性’差异?”“我们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什么关系?”“长江两岸的古都有哪些?专享的跨江古都是哪座城市?”“长江流域为什么要实行‘十年禁渔’?”“川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为‘历
作为日本枯山水形成本源的《作庭记》《山水并野形图》,是日本最古老的造园秘传书。从中可一览日本古代的造园成就和造园经验,是研究日本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作者以自身在造园现场的实践知识为基础,潜心研究此两册秘传书30年,通过大量的插图、图片和浅显易懂的解说将日本造园秘传书公之于众,为人们提供了日本园林和枯山水的理论框架和可供模仿的图解范本,对现代造园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创作庭院作品的实践和心得,分别记录了下来,并从当今的视角审视当初,分享了自己亲自作庭和赏庭的无上乐趣。讲述了日本庭园的抽象和*之美,并且在讲解各个庭园作品的同时,还穿插讲解了各种造园细节和造园技巧,还将庭园与茶道、茶室联系起来,将庭园作为有生命的事物来审慎对待,打造属于庭园的永恒性特质。书中没有对传统的固守和坚持,而是充满了*性的造园方式的解析。这本集造园精华和赏庭心得为一体的小书,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造园和赏庭的态度、胸怀、技巧和乐趣,将有助于国内的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重森三玲的造园理念和精华。
日本人认为营造居住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原点,而住宅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关系的处理则是讨论住宅建筑设计手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书以日本现代独立住宅建筑作品为关注对象,结合大量设计案例以及代表性住宅建筑家的大量作品,深入探讨住宅庭院的形态及构成、室外生活空间与室内空间关系的设计手法、入户引道的布局和设计及其如何受到日本传统茶庭中飞石动线的设计影响等,综合梳理日本独立住宅建筑作品中关于室内外空间关系的特征和设计手法。
《城市广场及商业街景观设计(第2版 第2次印刷修订版)/21世纪高等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规划教材》针对城市广场及商业街景观设计这一课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广场及商业街区的概念、历史、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城市广场及商业街景观设计的方法、程序及步骤。对从事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人将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作为日本枯山水形成本源的《作庭记》《山水并野形图》,是日本 古老的造园秘传书。从中可一览日本古代的造园成就和造园经验,是研究日本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作者以自身在造园现场的实践知识为基础,潜心研究此两册秘传书30年,通过大量的插图、图片和浅显易懂的解说将日本造园秘传书公之于众,为人们提供了日本园林和枯山水的理论框架和可供模仿的图解范本,对现代造园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
古猿被大猩猩从食物丰盛的密林甥深处逐出,猿人跟在猛犸象之后觅食,原始人在贝壳遍地的海滨求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当人类开始在世界各地定居的时候,他们对所出的环境想些什么?他们又用什么东西来安营扎寨?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因而想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索各种建筑空间意识起源的奥秘。读一读有关造园的书籍,就会使人油然联想到身边这个世界。在莽莽森林之中,夜行的人们依赖什么来把握前行的方向?草木散发出的芳香不是与方向有关吗?芳香确实可引人步出迷途。在炎炎烈日之下,靠着绿荫的遮护,人们可以舒畅自如的呼吸,倘有解渴的甘泉,那就宛如置身于天堂中一样了。《旧约圣经》中描述的伊甸园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不仅养育了人们,还使人与自然相互谐调,融为一体。此后,任命进一步意识到,要适应
本著作旨在探讨创意思维在城市公共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及对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产生的影响。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说明如何利用创意思维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优选限度地发挥城市的文化价值。
乡村植物景观作为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作为绿化的核心部分,正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以乡村景观的六大组成部分(村落、农田、道路、河流水系、树林、其他)为基础,分析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阐述各自分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方法策略和案例模式,可为乡村振兴中植物景观规划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园林绿地设计丛书》中每一本均相对独立成册,主要内容包括了某一类型的园林绿地特色与建设发展概述、设计原理、设计步骤与方法,以及实例分析。为便于有志于园林绿地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掌握。作者在撰写过程中都注意实用性,选择典型例子具体引路,做到图文并茂,剖析深入浅出,易懂易学。尤其是作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举出实例进行讲评,既分析了成功之处,又指出其中不足,娓娓道来理论联系实际,更能使读者感到开卷有益,茅塞顿开。相信会有助于提高园林绿地设计的工作水平。 因园林绿地是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工作,读者在了解掌握园林绿地设计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地扩大有关园林植物、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艺术审美、旅游和社会行为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
本套丛书是靠前靠前部系统构筑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史这门新兴学科的学术专著。叙述时代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历史跨度达三千年之久。本书为第四卷,清代卷。以私家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代园林著述文本为主要依据,以代表园林家及其著作为论述重点,探究中国园林美学思想成果及其演进脉络。内容涉及园林美学的各项理论问题,包括:园林建筑本体、园林审美文化、园林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之关系;园林创构者、园主与工匠的作用;园林兴废与时代盛衰等。
《景园课》是齐康院士对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感悟与心得,共16课,包括:景观、场地与空间景观、自然景观的观赏、城镇景观的观赏、风景建筑(中国古代建筑)、风景建筑(武夷山风景建筑的创作及其他)、景观建筑(中世纪西方园林)、景观建筑(英国)、英国园林、伊斯兰庭园、法国园林景观标志等。 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一部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科普读物。
《半干旱区城市林业树种选择研究》主要介绍了半干旱地区树种选择研究发展、研究地区自然环境概况、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技术路线、树种调查与立地条件分析以及大气污染对树木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等内容。
《中国寺庙通论》的作者王鹤鸣、王澄和梁红根据寺庙的不同性质,将寺庙建筑分列为九种,即书中九章予以分别叙述: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道教宫观、佛教寺院、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上述九类寺庙中,神灵祠庙、宗族祠堂、皇家宗庙、名人祠庙、儒家文庙和道教宫观是在中国本土生长建立起来的祭祀建筑,而佛教寺院、清真寺和基督教教堂则是从国外传入而建立的祭祀建筑。《中国寺庙通论》作者在寺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每个门类的寺庙的历史、建筑形态、表述意义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绿色生态住宅是从宏观的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化的理念进行整体设计,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及人类的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整体环境和资源效益的提升。在绿色生态住宅项目的开发实践中,应注重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使得建筑物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融,建筑设计上,强调单体建筑在结构、材料、能耗等多方面的“绿色生态”化,运用科技手段保证建筑的隔热、通风、采光、雨水收集等节能措施的有效运行,并采用具有无毒害、可循环利用等特性的“绿色”建筑材料,构筑绿化生态系统时,不应仅局限于绿化本身,而应从总体规划入手,注重绿化系统的层次、绿化与建筑物之间的合理布局、不同植物的搭配种植,以及绿化系统在整个住宅中的防风、隔热、降噪、消除毒害等更为深层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