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大陸著名微型小說作家凌鼎年主編的《世界華文微型小說文庫》中的一本。這是迄今為止,澳大利亞的本華文微型小說選集,也是臺灣出版的本澳大利亞華文微型小說選集,填補了臺灣出版空白。本書收錄了澳洲三十八位作家的微型小說作品。 本書所選作品有描寫移民生活、移民心態,描寫出國後生存狀態、心理變化,或回國探親期間的客觀感受之類的題材。透過這些作品的故事、人物,有助於瞭解澳洲,瞭解那裡的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瞭解那裡的新移民,瞭解那裡的原住民,瞭解他們的境遇與內心,作為來自澳大利亞華人作家筆下的參照系,作品更具備真實性,真實的永遠是有生命力的。
那一瞬間,我忽然意識到,或許我們每一個母親都不是很捨得孩子離開我們的身邊,可是我們還是親手把他們送出去,就是為了有一天,他們可以有更廣闊的天空 ――?范玲 我因此很慶幸自己的母親是那種諮詢性的家長,對於我有可能要面對的外界考驗一向都以誠實的態度去教我如何面對,也盡可能地讓我去獨自嘗試解決問題,在人生關鍵的時候把她看到的顧慮告訴我,讓我自行做決定。――?譚晉森
蔡志忠,原來如此!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臺灣漫畫大師,最完整的人生自白一次公開! 蔡志忠說:「生命的至樂不是享受美食,不是度假旅遊,不是奮鬥之後的功成名就。而是制心於一處、制身於一境,完成自己的夢想」。 從莊子說到光速的祕密? 那些與先聖並肩論道的創作歷程, 閉關十年化身宇宙偵探的深情告解。 蔡志忠,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四歲半時決定以畫畫作為一生的志業,十五歲時休學北上,成為全職漫畫家。即使只有初中肄業,他帶著自己的作品集投稿,不見底下人,只投上級。毫不卑微地介紹:「我已經在你們樓下了,我的作品很棒,要不要下來看一看?」 他自學動畫卡通,借了一台幻燈卷片機,把迪士尼卡通一格一格描繪下來,從三千張手稿中仔細分析動畫原理,學到迪士尼如何表現卡通的細緻
一枚客語一篇故事! 客家書寫的創新形式,最醇厚的客家風情主題;實驗客家文學的幽微韌性,拔高客語的韻味及深意。 葉國居將客家莊的日常,繪出濃淡皆宜的景緻,字裡行間流露故鄉的溫情,更提煉出客家文化的全新語字。他採用「一枚漢字客語新詞」創造「一篇客家故事」的書寫,既有感性的情節,更飽含正宗客語傳承的知性及使命。 以記憶中客家莊舊常瑣事為經緯,織錦了親情的嬗遞和客家生活點滴,字裡行間對故鄉溫情綿綿,更提煉出文化的詞彙與客家人情世故。 收錄漢字客語及書法揮毫字畫,結合散文與書法藝術,傳遞有溫度的閱讀感受。 書封特選極具手感、含紙張纖維的厚磅進口美術紙,用四色UV印刷,搭配作者親自揮毫、燙印湛黑的書名和主視覺;整體設計來自對傳統文化傳承的致敬。 本書特色 ●繼獲獎好評大作《髻鬃
內容簡介 絕美的莊園,消逝的純真 成功、情愛、名利 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與二十世紀的頹廢優雅再次相遇 從經典文學探問何謂生命的自由 二十世紀百大小說|作家生涯代表作|影集電影經典原作 英國現代主義,一流敘事大師──伊夫林.沃,生涯暢銷代表作 英國八○年代膾炙人口、迷你影集《故園風雨後》(夢斷白莊)、 《珍愛來臨》導演茱利安.賈洛執導之電影《慾望莊園》暢銷原著小說 踏入慾望莊園,窺探二戰前夕英國名流貴族的上層生活。 擁有權勢、財富、美貌的人們,徘徊在慾望與信仰之間,失去快樂。 難道唯有信仰才能獲救贖?選擇不信才能得到自由? 原文書名《慾望莊園:查爾斯.萊德上尉的敬神與瀆神回憶錄》,從副題即能知悉,這是有關主角查爾斯.萊德回望人生前半段的懺情錄。描述一戰
阿來:《塵埃落定》是我作為一個原鄉人, 在精神上尋找真正故鄉的一種努力。 2000年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得獎作品 阿來一鳴驚人的長篇小說,轟動中國文壇 被稱為「使中國揚起閱讀純文學的熱情塵埃」 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物外的審視目光,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作者阿來出生在一個漢化很深的一座小城,寫作過程雖身在故鄉却深刻懷鄉,對阿來而言不僅小城與鄉裡深山深谷,生活已經是另一番模樣,道出社會型態過度、文明過渡與呈現兩個時代的交替與動盪。 「我寧願相信一個傻子的話,有時候聰明的人太多了
※他為何沉淪?為何苦悶?為何厭世?郁達夫早期的短篇小說,亦是他的成名代表作,定稿於1921年,小說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一出版即震撼當時文壇。 ※本書借由一個中國留日學生的憂鬱性格和封閉心理的刻劃,抒寫其在異邦所受到的屈辱冷遇,以及渴望友誼與愛情又終不可得的失望與苦悶,寫實地呈現異鄉遊子於困境中的無助與絕望,亦是面對自我的深刻剖析。 ※五十年早逝的青春,三段糾葛的婚姻,讓郁達夫的人生與寫作風格與其他作家有截然不同的風格,由於經常發表抗日言論及文章,不幸於蘇門答臘遭日人殺害。郁達夫的小說帶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亦深受日本文學影響。被譽為「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 ※是什麼花樣的年華,使他驚世駭俗?是何種水樣的春愁,讓他一再沉淪?說不盡的滿腹苦悶, 寫不完的青春歲月!引領五四
亞洲週刊華文十大小說得主 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得主 如果說《燕食記》投射了什麼寓言面向, 可以說是君子「近」庖廚的故事。 從飲食風物著眼,寫出嶺南世紀滄桑,涉及粵港多重掌故,出虛入實,耐人回味 ★王德威主編撰序,「當代小說家Ⅱ」系列新作 ★後革命時代的抒情紀事,雙城中的雙主角,宛若《對照記》一樣的趣味 對港粵美食有興趣的讀者不能錯過這本小說。 葛亮寫盡民國以來粵菜的掌故傳奇、南渡香港後的創新與妥協,旁及江浙菜系在香江的異軍突起。 從廣州得月閣極品「一盒三蓉」到太史蛇宴,從般若庵裡傳出的清粥「熔金煮玉」到十八行發明的「水晶生煎」,粵菜滬菜流變寫來如數家珍。當然,飲食背後的故事才是重點。 小說始於香港,轉向廣州,再回到香港。故事中的師徒二人各自成為廣
林文义的散文语言独树一格。文字的华丽与萧索、纤柔与刚毅,笔触的轻盈爽朗与沉郁苍茫,语气的浓稠缠绵与平淡指点,心情的热切与忧伤,诉求的公共议题与私己情事,诸如此类相异的特色或气质,在林文义的散文作品里,经常交相映陈,而贯穿其中的则是林文义自称的「真情实意」与「浪漫抒情」,并且因而流露出令众多读者深为着迷的文体风格。──2014吴三连奖文学奖评定书半世纪以笔就纸,不渝的藏身在墨水中;那是青春习绘未竟反而学文的情境思索。晚秋回眸犹然不忘在此新集中页留与昔日插画,前后时距卅四年,巧合相伴卅四帖散文;值此:瘟疫漫延时。──林文义
有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 余秋雨徹底考察歐洲文明之作 比《千年一嘆》更精緻、更老練、更從容 走遍中國各處名勝,橫跨數千年歷史,余秋雨以《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與古往今來的偉大心靈對話;從地中海出發、穿越中東直奔南亞,《千年一嘆》徹底考察人類的古老文明。走得那麼遠、看得如此多,余秋雨思考:哪個文明的量體,能與博大的中國文化相抗衡? 那是動人的「歐洲」。 於是,余秋雨的雙腳與銳筆再度行動,從義大利出發,穿越歐洲的心臟:奧地利、捷克、德國 再繞道西班牙,馬不停蹄,往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而去,最後,將一路上的所思所聞,凝煉於北歐的冷天雪地。他將眾人熟悉不過的歐洲,從平板的地圖與風景照,化作一連串的感動與驚嘆,讓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在同一個思維空間碰撞。 十
小說家何致和睽違九年的重磅長篇 在隧道盡頭出現的亮光 究竟是希望的顯現還是更黑暗的絕望? 「臺灣*一本地鐵小說,也是迷人好看的長篇小說,有著欲罷不能的閱讀快感,值得上手。」 小說家 甘耀明 小說以地鐵站為舞台,以跳軌事件揭開序幕,細膩地刻畫現代人如何活著。 盜用公款的中年男子,被霸凌的國中女生,久病纏身的老兵,西裝筆挺的上班族 不同年齡身分的人,同樣選擇在生命中的某一天,走進某個地鐵站,然後在列車進站的瞬間跳下月台,用性命擋下列車。 葉育安是地鐵公司的主任,發生跳軌事件就需趕赴出事地點處理善後。每天工作努力解決別人的問題,對自己的問題卻束手無策:離過婚的中年男子,女兒正值叛逆期,母親患有失智症, 小說關照許多當代的社會問題:工作壓力、長照、人際溝通、憂鬱症、霸凌
葉嘉瑩是當代講授詩詞最富盛名、影響力最為深廣的國寶級學者。 這位中國古典文學專家,以其 生動優美的語彙 和 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 ,跨越時空的阻隔,去體味 挖掘詩人詞人複雜敏感的內心世界 。 葉嘉瑩將詩詞之美 融會通達,信手拈來 ,深藏文采背後的人情義理剎時浮現。看她一一細述名家的背景、傳承,巧妙揉合個別際遇、情*、技巧,讓讀者體會作品中的意蘊興託。聽她娓娓道來詩詞深意,首首興味盎然,彷彿與歷代名家交遊,不僅瞭解文采之美,更可體會詩人們如何將才情與稟賦融入詩句,交織出中國文人獨特的生命情調。譬如: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李白如天仙降世的狂放、杜甫懷憂生靈的剴切、蘇東坡超脫官場的豪情 。然而詞是最富意象的,最易喚起比興之聯想。中國的詞幾經轉變,形成不同的美感,大都與不幸的環境有著
《神州奇俠》為溫瑞安*具紀念性的傳奇故事 溫瑞安──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 他的詩作聞名於港台,他的事蹟如同武俠小說一樣傳奇 「神州奇俠的激越、神州奇俠的情懷、神州奇俠的快意恩仇可歌可泣,我想,我不能也無法再重頭活一次,故此不一定能再寫得出來。雖然,我以後的小說可能更臻成熟,結構更加周密,筆法更為洗煉,但永遠不是神州奇俠式的大氣大概、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大情大義。」──溫瑞安 為一首詩而往來三千里 為一句話而生死兩無悔 為一次抱不平而對抗一統武林的權力幫 為一個信念而決戰稱霸江湖的朱大天王 《神州奇俠》蕭秋水系列初寫於一九七七年,溫瑞安在台大成立神州詩社時期。內容描述「浣花劍派」的蕭秋水結合一干少年英雄力抗權力幫、鏟除附逆於秦檜的朱大
一部書寫時代之殤、荒誕悲愴的命運史詩 作品翻譯超過四十個國家版本、全球銷量累計超過三千萬冊; 華文世界最暢銷的重要文學小說家 余華 《第七天》之後,時隔八年,余華全新超越之作,長篇重磅歸來! 丁帆(南京大學文學院資深教授/博導) 專文評論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特別推薦 我們總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作家那裡,讀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學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祕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這些。 余華 從庚子到辛丑,一百二十年前的一幕人生的悲劇燭照映襯著一百二十年後的人類大悲劇,讓我們唯一能夠記取的歷史遺訓就是:無論在任何災難面前,人類只要人性的底線尚存,真善美終究是會戰勝假惡醜的,這才是人「活著」的真理性,唯有悲劇才能深刻
内容简介: 全球影迷爱戴、文青传诵的影史佳爱情经典, 电影上映 25 周年,三部曲剧作合体全球首发! 爱情的样态,时光的流变,人生的凝练, 看银幕永恒 CP 杰西和席琳的精采演绎。 横跨两个九年( 1995-2004-2013 )、三个世代( 20-30-40 ), 历经浪漫邂逅、动人重逢, 席琳和杰西,能否一起面对现实人生? 爱在三部曲经典全剧作,重温杰西和席琳的缱绻情缘! ◆取得全球唯一首发三部曲剧作版权,繁体中文版抢先英美率先上市! ◆电影上映 25 周年,三部曲全剧作终于合体,阅读一气呵成! ◆全新完整中译本,非电影版字幕:有些情节台词与电影有异,精采剧作更值得细细玩味。 ◆首创男译者翻译杰西,女译者翻译席琳,精准掌握角色性格,再现经典银幕情侣隽永对白! ◆ 2013 年二部曲剧作荣登诚品「艺术设计」畅销榜第 1
來到古稀之年的劉墉做了一項重要的決定──從此不再染髮。 古稀的劉墉變得更無忌、更自由、更直白、更幽默、更有童心! 雖然年屆古稀,劉墉不但畫了這輩子最大的絹本山水《仿寬雪景寒林圖》,還一又一趟去「至善園」寫生,找故宮的老人請益,完成《至善園十景》和〈勿忘此園〉。 而多過去不敢說的,現在沒了顧忌。 〈七十夢囈〉,除了講身世、怪癖和宿疾,說許多尷尬的場面,還憤世嫉俗地發了不少牢騷。也透過〈夢到幽深〉分析自己為什麼總作飛的夢,是掙扎、是掙脫、是超越、是從小到大的野心,即使年逾古稀,因為拒絕隕落,仍然拼命飛翔! 古稀之年,也使劉墉更懷舊,隻身跑去臺北僅存的鑄字行,重溫少年時編校刊的舊夢,一路懷想,寫成〈印我一生〉。還帶著兒孫去以前違章建築區的老家憑弔,一步一步找尋舊家的
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單。我是個在哪裡都溶化不了的個體。我是個永遠的、徹底的寄居者。因此,我在哪裡都住不定 我很卑劣,愛情很高尚,因而我通過卑劣而實現高尚 故事發生在四○年代的上海, 一個在美國出生、上海長大的華裔女子, 一個剛逃離集中營來到上海的猶太難民, 一個為了實現夢想到上海淘金的美籍猶太人, 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 讓這三個飄零浮沉的「寄居者」,命運相互交錯、牽連? 又是什麼樣的情感, 讓人們毀掉對愛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