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站网是优选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现高精度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本书系统地论述了GNSS基准站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技术,包括基于基准站网的精密单点定位、坐标时间序列分析、地球参考框架建立、地壳运动与建筑物变形监测等技术;探讨了基准站网的服务功能和应用;并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与趋势。
本书的相当大部分致力于对科学理论和模型的表述,从而为进行哲学分析提供素材。由于多体系统的复杂性,诸学科基本上依赖于理想化和近似,各学科部分成了许多强调系统不同假面的模型。我将尽力展开模型。背扣的假设和预设,便于读者评价它们那些通常是有文化影响的声称。除了对一般概念进行澄清,我希望本书可以激起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对话,不仅关于他们正在研究什么,还关于他们正在如何进行。因此,我努力使本书的内容易于一般读者理解,把诸学科的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s)尽可能解释清楚,尽量少引用行话,并在每一专业术语次出现时予以解释。由于本书的覆盖面很广,我将力求简明,使主要思想凸现出来,而不拘泥于细节。
《可持续发展导论:社会、组织、领导力》共分3篇。篇将通过四章的内容详细论述社会层面,内容将涉及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等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第2篇同样通过四章的内容来详细阐述组织层面,与篇结构类似,首先关注可持续组织在三个具体维度上的历史发展。第3篇的论述将深入可持续性的三个层面框架中核心的层面,即领导力层面。很后,该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其中突出的挑战在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多个学科门类。 《可持续发展导论:社会、组织、领导力》适用于对可持续发展讨论感兴趣的读者,且有助于读者了解如何运用更有逻辑、更缜密的研究方法对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 《可持续发展导论:社会、组织、领导力》主要面向已经或将要致力于成为领导层的管理人员,他们可能供职于私人企业、公共组织或非营利(或志愿者
本书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精神,批判地考察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事物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多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分形中的标度不变性,表明量变质变规律需要重新定义;物理现象不是自然存在着的,而是物理学家用仪器创造出来的;因果决定论在现代物理学中起着消极作用;从必然中得不到自由,只有偶然能产生自由和创造 性,“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说法”是错误的。 本书适合哲学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尤其适合科学哲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前,国内对软科学项目评估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评估指标的量化及评估方法的改造,对构建评估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及结构完整的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研究的深化及其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本书在充分吸收国内外软科学项目评估的有用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项目管理者的视野出发,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理论,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包括前评估、中评估、后评估等不同阶段,涵盖构建指标体系、确立评估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等评估重点在内的完整的软科学项目评估体系。并以管理为导向,在对软科学项目评估的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阐明软科学项目评估不同阶段的管理要点,规范开展评估工作的有效组织流程,为软科学项目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技术指导。本书
岁月侵蚀着历史的年轮,留下了或者清晰、或者模糊的痕迹。当我们在不经意间抚摸那些凸凹不平的烙印时,突然发现历史竟是一块金子,时间的流逝使它蒙上了灰尘,但轻轻掠去浮尘依然熠熠生辉。 昨天的许多发明与创新,在今天看来也许不值得一提并且陈旧不堪,但今天的崭新世界,却完全得益于往昔那些智者们的奇妙创新。100多年前,当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时,它在空中仅仅停留了59秒,飞行了260米;当第一架交通信号灯出现在伦敦议会大厦的广场上时,人们还将其视为可怕的易爆物;当第一台手摇计算机以几秒钟进行一次加减法的运算时,谁又能想到每秒钟完成上百亿次运算的微型计算机的问世呢?一个伟大的发明可以改变时代,一个不朽的创造能够扭转人们的命运。然而,任何发明创造都绝非是一蹴而就的,有些发明甚至经过了几代人的交接才最终
《中华大典》系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被列为国家文化发展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其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规划之首。《中华大典》是参照现代图书分类方法,收录清末(1911年12月31日)以前在中国疆域范围内产生的汉文数学典籍(不包括译著),以及文史典籍、出土文物等中的有关数学概论、数学成就、数学家、数学教育及规章制度、数学与社会经济、思想的关系等等的资料精华,梳理汇编而成的新型类书。《中华大典·数学典》计1100万字,包括《传统数学概论分典》《中国传统算法分典》《中西算法会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