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几里得编著兰纪正、朱恩宽编译的《几何原本/汉译经典》是世界上、最完整且流传最广的数学著作,也是欧几里得最有价值的传世著作。欧几里得在本书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欧几里得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而本书也就成了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它的出现,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书所研究的几何变换仅限于平面上的合同变换、相似变换和反演变换这三类初等几何变换;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三类几何变换的理论和它们在几何证题方面的应用。阅读本书只需要具有中学数学知识即可;对于阅读几何变换理论有困难的读者,也可以只阅读与几何证题有关的章节。 本书适合大中师生及数学爱好者使用。
胶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所研究的对象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即一种物质以或大或小的粒子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分散系统。研究胶体、大分子溶液及乳状液等类分散体系和与界面现象相关联的体系的性质及规律的一个学科分支。其内涵广阔,既涉及化学中的最基础的理论,又具有极广泛的实用性,且与众多学科相互交叉。胶体化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全书共分十二个部分详细叙述了胶体的结构形态、胶体的现代粒子理论、胶体的现代稳定理论等内容,就胶体化学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外研究、实际应用等详加论述。内容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理论与实际结合,图文并茂,适合化学研究相关人员阅读。
全书共分6章,包括三角形五心的概念和性质,三角形五心的坐标表示、向量形式及应用,三角形五心间的距离,圆内接四边形中三角形的五心性质及应用,三角形五心性质的综合应用等内容,每章节后配有习题,书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本书适合于初、高中学生,初、高中数学竞赛选手及教练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数学专业开设的“竞赛数学”课座教材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参考使用。
《化学修饰电极的原理制备及应用研究》从三个部分对化学修饰电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一部分主要介绍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过程、研究理论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首先介绍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类型,包括: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以碳电极为基础的化学修饰和以金属及非金属氧化物为基础的修饰电极、多核过渡金属氰化物薄膜、黏土类薄膜、分子筛薄膜和多酸修饰电极。其次介绍化学修饰电极的表征,其中包括:电化学表征、光谱法表征、波谱法表征、纤维学表征以及表面分析能谱法表征。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化学电极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其发展和前景。
本书所研究的几何变换仅限于平面上的合同变换、相似变换和反演变换这三类初等几何变换;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这三类几何变换的理论和它们在几何证题方面的应用。阅读本书只需要具有中学数学知识即可;对于阅读几何变换理论有困难的读者,也可以只阅读与几何证题有关的章节。 本书适合大中师生及数学爱好者使用。
《几何》是一部本科生水平的几何教程。通过《几何》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作者在该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书中首先讲述欧几里得基础知识,然后进一步引导读者了解欧几里得几何的关键性内容、近期发展和更多的结果,许多证明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内容有坐标的引入、区域理论、几何学结构和有限场扩展、平行公设历史、多种非欧几里得几何和规则半规则多面体。《几何英文(影印版)》是数学专业中等及以上水平读者很难得的一本入门书籍。
龙盛京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第2版)》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对版《有机化学实验》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修改和增补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教材保留了版编写体系的特色: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结合编写,突出绿色化学效益;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入综合性应用实验,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验都有思考题,给出参考答案以便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此外,教材第二版增补了有机化学实验专业名词的英汉对照,以便于学生掌握有机实验专业名词的英文词汇;增加了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实验的综合素质;合成实验和综合实验增写了实验流程图,便于学生全面理解实验过程;化学绘图软件引入实验教材,以便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工具对化学交流所带来的便利。
变分法是研究泛函极值问题的一门科学,是古典数学的一个分支。 《变分法及其应用:物理、力学、工程中的经典建模》共分六章。章介绍泛函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符号;第二章、第三章提出四个古典的变分模型,讨论泛函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各种形式的欧拉方程、条件变分、一阶变分的一般形式、自然边界条件、变动边界与横截条件;第四章介绍物理学、力学中的变分原理,二次泛函极小与特征值的关系,正定算子的极小泛函;第五章介绍变分学中的直接方法;第六章介绍极值的充分条件。 《变分法及其应用:物理、力学、工程中的经典建模》可作为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及应用力学等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数学文化小丛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该丛书精选对人类文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推动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方面有某种里程碑意义的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数学发展史中的一些重要篇章以及一些数学家的历史功绩和品质等内容,适于包括中学生在内的读者阅读。 本书为“数学文化小丛书”之《并不神秘的非欧几何》。
《趣味数学300题》是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这本《趣味数学300题》与同类书的不同之处是:在解题思路上的分析比较多,对题目答案的分分比较详细,重视解题的过程。
《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是作者的另一著作《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的姊妹篇。全书分为块,共有九章:其中章至第五章主要在理论层面对建构主义和数学知识建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第六至第八章介绍了一些实证研究成果,包括对数学知识的微观建构研究、数学现实性问题解决研究、建构主义教学定量评估研究等;一章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师如何实现建构主义教育的转向。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通俗地阐述了作者所开创的几何解题的“消点 法”,用这个方法可以机械地判定所谓“等式型可构造几何命题”的真假 ,命题成立时还能够产生人容易检验和理解的证明,即可读证明,书中先 引入作者所发展的系统面积方法的两个基本工具,即共边定理和共角定理 ,接着在共边定理的基础上把面积方法算法化,系统地建立了面积消点方 法,此外还进一步指出,消点不限于面积法,在全角法、三角法、向量法 以及复数法的基础上也能建立消点法,下篇则对几何公理体系提出了新的 见解,指出传统的欧几里得公理体系和希尔伯特公理体系的不足,并提出 一个与面积法相适应的平面几何公理体系,证明了这个体系和希尔伯特公 理体系的等价性。 本书可供中学数学教师、师范院校数学教师、数学爱好者、数学奥林 匹克工作者和参赛者以及
《的实验与观察:力学发展的基础》共收录了关于力学发展史上的实验与观察的15篇文章。内容包括:漫谈杠杆原理;斯蒂文的尖劈;第谷的观测与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伽利略的斜面上下落实验;碰撞问题;玻意耳的抽气筒;惠更斯的摆钟;郑玄的弓和胡克的弹簧;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卡文迪许的万有引力实验;湍流;傅科的转动指示器;金属的疲劳;沃尔夫定律。 《的实验与观察:力学发展的基础》可以供高中生、理工科大学生、教师,科研工作者以及对科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亚尼齐编著的《拓扑学》内容介绍:This volume covers appromately the amount ofpoint-set topology that a student who does not intend to specializein the field should nevertheless know.This is not a whole lot, andin condensed form would occupy perhaps only a small booklet. Ouraim, however, was not economy of words, but a lively presentationof the ideas involved, an appeal to intuition in both the immediateand the higher meanings.
本书从国内外各级数学竞赛中精选提炼出百余道具有典型性的平面几何试题,分为十种题型,各题型由易到难分为A,B,C三类。每道题都有多种解法。在解题方法的使用上,更注重于常规的平面几何方法,每道题都有作者的解法,突出了“新颖”一词。本书以大量的具体的事例说明:可以采用常规的而又灵活的方法,简洁地解决平面几何难题,有利于拓展读者的视野,开启读者的思维,扎实地训练读者的基本功。 本书适合于的初高中学生尤其是数学竞赛选手、初高中数学教师和中学数学奥林匹克教练员使用,也适合于平面几何爱好者使用。
本书作者试图通过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宫廷茶具、由唐代宫廷茶具和宫廷茶道的研究,进而对唐代茶业、茶文化的发展展开深入研究。全书分为十章,包括唐和唐以前饮茶的历史发展、法门寺地宫茶具、地宫茶具与宫廷茶风、唐代茶具、唐人制茶和鉴茗技艺、唐人煮茶看火技艺、唐人茶俗、雅士茶风、僧道茶风、唐人饮茶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本书在假定读者不具备拓扑学知识的前提下,介绍了微分几何的主要内容,书中主要讲解空间中的曲线论和曲面论、二维黎曼流形、微分流形、微分形式、Lie导数、张量理论、协变导数和曲率张量,力图将古典的微分几何和现代微分几何结合在一起讲给理工科的学生,书中给出了很多例子,试图利用这些例子使学生很好地了解几何概念的含义!书中也给出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椭球面上的测地线、KdV方程的推导、图形极小曲面的极小性等,以此来强调经典内容和当代热点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书中安排数量的习题,供读者练习。 本书可供理工科一年级以上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对数学有兴趣的学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