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四周环绕着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与吴江市、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东距淀山湖的大观园风景区仅六公里,西离苏州虎丘不过三十公里。 周庄的经济在历史上是以农业、蚕桑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不远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所以,流通贸易,给周庄带来了财富。 东庄是周庄的东郊,有一千三百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洁白无垠,成了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更加诱人,有的却风光不再,但作为曾有过的辉煌,还是值得游者雪访探幽的。再加上新的景点,游人自然可以参与其间,自己归纳新的八景或更多的景点。
网师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她通体氤氲着浓浓的隐逸之气,素以小巧精致、淡雅明快著称于世,无处不透隐隐透露出苏州人的美学趣味和吴地文化品格。 为了让您的网师园之游臻于,我们设计了两条游览路线供你选择;园内各处景点,我们也将一一循序介绍。当您在水池边小憩之时,还可以随意浏览书中关于该园的艺术赏析文章、名人轶事和一组美文。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栖霞山结缘于先秦,始于六朝,兴于隋唐,发扬于明清,重建于民国,发展于现代,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儒释道三教和谐相处。这里有帝王将相的流连忘返、激扬文字和指点江山,文人墨客衷情山水之间的自由而自在。这本由张军著的《金陵明秀(栖霞山)》涵盖栖霞山历史、人文、建筑、帝王、名人、地质和自然等一系列文化内涵和专属于栖霞山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气质。既有陆羽、李时珍、李香君、乾隆和孙中山等栖霞山传统文化,又增添秦始皇、李白、颜真卿和髡残等锦上添花的人物个性和独特魅力。书中介绍有20篇栖霞山历史与文化的文章,每篇1500余字,图文并茂的展示“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文化脉络和历史气息。
本书系根据所涉行政区域版图轮廓特点,精心构想描绘出其形象,凝练升华其文化寓意,再以相应的卡通形象为向导,*站:陪同读者整体上浏览这"一方水土"的地理状貌、政区演化,以及这"一方人"的性格造型;第二站:陪同读者纵横穿行于这"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广阔时空,以求具体了解;第三站:陪同读者深度体味与领略其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撩人韵致,使之犹如身临其境;*终,总体上呼应本书题目所意欲突出揭示的内涵,祈望读者有所触动,并继之以更深入的自由想象与生发。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揭开日本人的中国记忆)(精)》的内容,是作者高仓正三1938年12月被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推荐到外务省担任驻中国的特别研究员后,从1939年4月5日至1941年2月28日的日记。1939年9月25日抵达中国以前的日记很简略,并且不是每天都有,显然是经过编者的删节,只留下与他这次中国之行有关的内容。高仓正三到中国后,除了1940年2月15日至5月2日、5月31日至6月6日两次出去旅行,考察了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的一些地方,以及偶尔有事去上海日本领事馆外,其余时间都在苏州,日记说他的住处是“五卅路同益里第三号”。这大概是书名叫作《苏州日记》的原因。高仓正三的身体很不好,日记中屡屡有生病、住院的记载。1941年3月13日在“盘门内新桥巷苏州医院”去世,时年才28岁。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交界处南岸,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设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切了解一个地方,优选莫过于亲身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这是一个三面环山向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基本没有大的自然灾害。这里大江与大湖襟连,绿水与青山相伴,市市有名山大川,县县有旅游景点,山河竞秀,如诗如歌,不能不感叹大自然对这方生灵的特别眷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并非虚言;造化神奇、风物独绝非此莫属。《走遍江西100县》精选描绘江西100个县(市、区)的散文100篇,每县(市、区)一篇。皆作者实地观察描述的实景、感慨抒发的真情,意在让广大读者对江西有一个真切和深入的了解,在阅读的神游中得到一次美妙的享受。 《走遍江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防水耐折撕不烂地图出行旅游一张就GO!889*119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