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A STUDY OF THE EARLY LITERATURES ON THE SILK ROAD(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 6 条评论 )
    • 余太山 /2021-07-01/ 商务印书馆
    • A STUDY OF THE EARLY LITERATURES ON THE SILK ROAD是同作者《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一书的英文版,是作者对早期丝绸之路考证研究的专着。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对东方和西方的有关丝绸之路的古代文献资料进行了细致的考证、研究,求得不同语种文献的相互印证,从而确认古代东西交流的史实。全书分上卷、下卷、附卷三部分,对于《穆天子传》、《西域图记》、《历史》、《地理志》等中外古籍均有详实的考证和独到的比较研究。

    • ¥178.6 ¥248 折扣:7.2折
    • 吴越题铭研究 董珊著 科学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董珊著 /2013-03-01/ 科学出版社
    • 《吳越題銘研究》全面汇集了传世和出土的吴越铭刻数据,分为一、吴王室铜器题铭;二、越王室铜器题铭;三、其他吴越题铭。书中在总结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考古学的方法,系统梳理并考证了从吴王寿梦到夫差各代吴王室的题铭资料60余种,从越王允常、句践以至于越王无颛各代越王室的题铭100余种。书中对吴越王名称和吴越题铭的释读、器物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例如吴王虘矣工吴即吴王余祭另一名戴吴,邗王是野戈是晋人为夫差作器,新考释出了允常、诸咎、初无余、无颛等越王所作的器物,因此形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吴越铭刻序列。书中部份资料为首次正式刊布,器形、铭文齐备,部份铭文有作者新作摹本,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的吴越铭刻图录。《吳越題銘研究》的性质既是资料汇编,又是一部有深入研究

    • ¥178.98 ¥367.96 折扣:4.9折
    • 两个世界的媒介:德国女汉学家口述实录【放心购买】
    •   ( 2 条评论 )
    • 臧健著 /2011-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两个世界的媒介:德国女汉学家口述实录》收录了21位德国女汉学家的口述历史。她们出生子不同的历史年代,历经了各异的时代悲欢,对时代的奔流有着独特而敏锐的感悟;她们都关注中德两国时代场景的巨变,以极具女性特色的视角铭记、解读这段历史。且让我们跟随她们的叙述,品读这一份真实、精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历史实录。

    • ¥28 ¥64 折扣:4.4折
    •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正版】
    •   ( 0 条评论 )
    • 顾洪章著 /2009-01-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分六章和结束语,它是依照上山下乡历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分章。第一章:叙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缘起,时间上溯到1955年,下限至1961年。这一期间,尚处于倡导和个别试点阶段;第二章:叙述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时6年;第三章:叙述“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揭示了为什么会演变成一场接受“再教育”的政治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第四章:叙述了党和政府如何调整政策、逐步缩小和结束上山下乡运动,同时反映了知青“大返城”后给城镇就业造成压力,以及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转机;第五章:叙述国家在关心下乡知识青年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第六章:叙述下乡知识青年为国家分忧所做出的贡献,及其经受的磨练;结束语:是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程的整体分

    • ¥171 ¥422 折扣:4.1折
    • A STUDY OF MONOGRAPHS ON THE WESTERN REGIONS IN THE OFFICIAL
    •   ( 5 条评论 )
    • 余太山 /2021-07-01/ 商务印书馆
    • A STUDY OF MONOGRAPHS ON THE WESTERN REGIONS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BOOKS OF THE WESTERN EASTERN HAN, WEI, JIN, SOUTHERN NORTHERN DYNASTIES是同作者《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一书的英文版,是作者长期研究西域史和古代中外关系史,对塞种、贵霜、嚈哒以及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的论着。 作者就各篇西域传所见西域文化、宗教、习俗、制度,以及人种、语言、文字作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结集而成《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本书和《两汉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为姊妹篇。两书不仅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有关西域的记载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注解,而且首次解读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的认知和阐述系统。这对于深入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均有参考价值,其意义已经逸出了西域史研究的范畴。

    • ¥337 ¥468 折扣:7.2折
    • 文房四宝小词典
    •   ( 0 条评论 )
    • 孙敦秀 著 /2011-10-01/ 国防大学出版社
    • 《文房四宝小词典》这本书主要分为词目录、正文两大部分,书中按笔划分类,对字词句,作了详细的介绍,内容详细,一目了然,使学生加强去字词的理解,全书逻辑清晰、内容适度易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19.8 ¥21.78 折扣:9.1折
    • 吴越题铭研究【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董珊著 /2013-03-01/ 科学出版社
    • 《吳越題銘研究》全面汇集了传世和出土的吴越铭刻数据,分为一、吴王室铜器题铭;二、越王室铜器题铭;三、其他吴越题铭。书中在总结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考古学的方法,系统梳理并考证了从吴王寿梦到夫差各代吴王室的题铭资料60余种,从越王允常、句践以至于越王无颛各代越王室的题铭100余种。书中对吴越王名称和吴越题铭的释读、器物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例如吴王虘矣工吴即吴王余祭另一名戴吴,邗王是野戈是晋人为夫差作器,新考释出了允常、诸咎、初无余、无颛等越王所作的器物,因此形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吴越铭刻序列。书中部份资料为首次正式刊布,器形、铭文齐备,部份铭文有作者新作摹本,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的吴越铭刻图录。《吳越題銘研究》的性质既是资料汇编,又是一部有深入研究

    • ¥177.78 ¥365.56 折扣:4.9折
    • 利玛窦【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毛换杰著 /2008-07-0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利玛窦》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剪影。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五八三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运用“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内地,从而揭开了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利玛窦》讲述的就是这位传奇人物为了实现他在晚明中国传教的梦想,不断认识、不断适应中国文化的故事。面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诸多困惑,把眼光放长一点,回到利玛窦时代,来重新认识与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可以让我们用一种历史的、客观的眼光来给传统文化定位,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交流与冲突。

    • ¥107 ¥215 折扣:5折
    • 格瓦拉日记【放心购买】
    •   ( 2 条评论 )
    • 陈皓译 /2016-01-01/ 译林出版社
    • 《格瓦拉日记》是格瓦拉以古巴现实,文化,特性和政治现实为基础而慢慢写就的手资料。虽然这些在时间写下的文字只是主观而不完整的记述,无法展现那段历史的全景,但切对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却无比真实的反映出他在古巴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付出的努力。

    • ¥173.9 ¥386.4 折扣:4.5折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MEDITERRANEAN
    •   ( 4 条评论 )
    • 余太山 /2021-07-01/ 商务印书馆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IN ANCIENT TIMES是同作者《古代地中海和中国关系史研究》一书的英文版,是作者研究希腊、罗马世界和中国关系的文献资料的辑录和成果集结。 部分辑录和诠释中国史籍所载古代地中海世界及其与中国中原王朝关系的资料。第二部分讨论古代地中海世界与中国北方游牧诸族的关系。公元六世纪之前,中国中原王朝对地中海世界的了解非常模糊,传说盛行。大部分传说竟出诸中国人自己的想象。这表明当时中国人对地中海世界是多么向往!反过来,希腊、罗马史家对中国中原王朝的了解同样十分模糊。同一时期,地中海世界与中国北方游牧诸族之间关系却比较密切。所谓草原之路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形成,商人、使者的往来,尤其是部落的迁徙,不仅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架起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桥梁。游牧诸族没

    • ¥200.2 ¥278 折扣:7.2折
    • 利玛窦【达额立减】
    •   ( 2 条评论 )
    • 毛换杰著 /2008-07-0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利玛窦》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剪影。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五八三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运用“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内地,从而揭开了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利玛窦》讲述的就是这位传奇人物为了实现他在晚明中国传教的梦想,不断认识、不断适应中国文化的故事。 面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诸多困惑,把眼光放长一点,回到利玛窦时代,来重新认识与思考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可以让我们用一种历史的、客观的眼光来给传统文化定位,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交流与冲突。

    • ¥65 ¥131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