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耗时三年,对有限的文献资料进行细心阅读、分析、鉴别,又对传主王维的全部诗文作品以及古人时贤评论、考证王维生平、思想、作品的论著进行细读,并实地考察了王维曾经生活过的陕西蓝田,带着巨大的理解之同情,写出了这部作品。作者将王维带回盛唐时代,对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生活场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进行了生动展现,力求在时代背景中还原一个真实、传神的王维,对他的生平境遇、行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从而对 诗佛 这一称号进行了有力的阐释,对王维的艺术成就、个性气质、精神境界都进行了诗意般的呈现。
瑞?蒙克所著的《维特根斯坦(天才之为责任)》完整的讲述了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迹、思想和学术成就。本书真实展现了这位伟大思想家性格变化、形成的过程,及其深刻的灵魂生活,不仅使读者了解其人,还有助于读者理解他深邃的哲学思想。
没有人能否认罗兰 巴特在20世纪法国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他拥有文学批评家、文化研究家、符号学家、作家、教师等多个头衔。其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承前启后,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思想还涉及文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广告、戏剧等众多人文领域。时至今日, 先锋性 颠覆传统 等词仍然可以作为巴特的标签。这些注定了要真正理解巴特并不容易。 本书不仅图文并茂地简要梳理了巴特的核心观点与著作,更将其个人生平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呈现出一个更加立体的巴特形象。作者还探讨了巴特与索绪尔、萨特、德里达等思想家的关联,并在书末提供了巴特主要著作的信息及进阶阅读建议。
本书从家世背景、读书生活、婚姻家庭、痴迷文艺、任职吉林、士人风骨、研究热潮七个方面,真实记录了张伯驹先生不凡的人生经历及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展现了张伯驹舍身保护国宝的崇高风范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流行的一些研究张伯驹的著述的某些观点和误读进行了分析和纠正。图文并茂,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和思想价值的优秀著作。
20世纪*杰出的语言学家诺姆 乔姆斯基相信:人类大脑具有一种内置的语言官能。语言是人人都具有的生物天赋。他还认为,所有的人类语言及其语法结构都与人类的大脑有联系。 乔姆斯基既是一位富有开创性的语言学专家,又是极富争议的国际主义者,在两个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两位 乔姆斯基 均是启蒙运动传统的继承者,而这本书正是对 他们 *好的介绍。
作为20世纪“伟人中的伟人”,阿尔伯特?史怀哲既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也是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和伟大的行动家。他在青年时代就拥有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同时又是一个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研究家。 史怀哲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了“人类爱”的代名词。在年少的时候,他便被非洲人民的苦难所震撼,因此,21岁时他立下志向:30岁之前为学术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为此,30岁时他开始学医,38岁时他毅然前往非洲,成为一个以行动实践信仰的丛林医生。 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史怀哲以不知疲倦的直接服务于人的方式,践行着他对基督的追随、他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他与生命的休戚与共。可以说,他是真正“为了人而成为人”的人,也是真正“在完整的意义上成为人”的人。 1953年10月,因为对人类自由与和平的热爱,以
尹达(1906年10月17日 1983年7月1日) ,原名刘燿,又名刘虚谷,字照林,笔名水牛。中国近现代考古学家、历史学家。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尹达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和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兼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从1955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主编过《历史研究》杂志,参与主持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馆工作。1979年和1983年,被推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80年被选为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3年初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还曾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7月1日,尹达不
《四院·沙滩·未名湖(修订本)》属于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策划的丛书。收入乐黛云教授三十余篇散文,涉及1948年起在北大生活、读书、求学、治学的经历,以及对众多师友的回忆。作者在北大的生活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有解放前老北大四院与沙滩的激情革命,有未名湖畔五六十年代改变命运的“斗争”,有80年代从北大远游的求学与访问,作者的学术生命从这里开始,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到比较学的研究,从文化上的理论实践到参与中国文化书院的文化实践,我们看到一个富有学识、执情、创新精神和使命感的北大学者。作者在北大(包括门头沟劳动基地、北大鲤鱼洲分校)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后又回到学术岗位。除了劳动、读书、求学、苦难,作者还写了北大的一批人物:马寅初、季羡林、废名、王瑶、杨周翰、李赋宁等等。本次增订
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详细的传记,也是世界范围内*权威性的一本传记。 作者历时五年多,采访了二百多人,以时间为线索,从大师的童年生活写起,叙述了他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童年时和母亲的糟糕关系 高达195的智商 喜欢与猴子打交道 在纽约同霍妮、弗洛姆、阿德勒等心理学名家交往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 竟然曾经下海经商 与同样是大师的皮尔斯的面对面冲突, 多次梦见自己被美国心理学学会开除,却在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坎坷、曲折,富有戏剧性。
本书的基础知识是经作者对诸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的认真编排,个别章节(六爻 、调运解灾等)是作者自己多年的心血结晶,使读者阅后迅速精进,少走弯路,具有快速、简洁、灵活、实用的特点。 本书有几百个各种类型的典型案例,而且每个典型类别都有具体的预测断语,每个案例都解析得明白、透彻,融入了作者20年的研究心得,无论对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乐黛云教授60年北大生涯的追忆,也可以看作关于自己与北大的自叙传。她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追忆了与自己生命相依的北大生活、读书、求学、治学、师友。作者从1948年进入北大生活开始写起,写了整整60年的北大记忆:有解放前老北大四院与沙滩的激情革命,有未名湖畔五六十年代改变命运的“斗争”,有80年代从北大远游的求学与访问:哈佛、柏克利、意大利、突尼斯,作者的学术生命从这里开始,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到比较学的研究,从文化上的理论实践到参与中国文化书院的文化实践,我们看到一个富有学识、执情、创新精神和使命感的北大学者。 在这60年的风雨历程中,作者在北大(包括门头沟劳动基地、北大鲤鱼洲分校)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后又回到学术岗位。除了劳动、读书、求学、苦难,作者还写了北大的一批人物:马
本丛书为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能力培训教材,是浙江省“十三五”儿童发展规划重点实事项目《家庭教育指导专项能力开发》的研究成果,分为两册,分别是《家庭教育指导基础知识》和《家庭教育指导操作实务》,主要介绍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家庭教育指导操作实务》是对家庭教育指导领域的指导方法的介绍。内容涵盖家庭教育指导专题讲座授课能力、参与式培训能力、个案咨询能力、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家校合育与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对初级者的指导能力等7项初、高级能力,以及能力概述。每项能力将围绕概念、方法、类型、过程及考评等方面进行阐述。
书号:9787208187986 书名:阿多诺选集 辩证法导论 定价:8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福柯思想肖像》由刘北成编著,作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福柯及其著作影响世界学术界甚广。他侧重边缘历史的研究,为西方当代文化的发展重新建立了坐标。其知识考古、系谱学、知识一权力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依旧具有重大的影响。福柯的个人经历也颇值得关注,他与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的政治运动紧密结合,在风云变幻之间勾勒出那段时间法国学界的气象;他的同性恋形象也使他迥异于其他学人。《福柯思想肖像》取精用宏,叙事生动,为中国读者了解福柯打开了一扇大门。
本书立足于人口老龄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背景,从探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完善的宏观背景及条件入手,梳理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的演进逻辑。在该逻辑下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框架与体制机制,探讨不同人口老龄化发展阶段养老服务供给的目标、内容及动力,并设计了养老服务供给社会化体制和运行机制。考虑到老龄化进程发展和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冲突,测算了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适度区间,并构建供给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分析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影响因素,总结出多重约束条件。上述约束条件的突破需要政府责任的承担,本书通过博弈和成本 —收益模型明晰了政府财政和监管责任,提出了提升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促进人口老龄化良性发展的政策目标。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记述了柯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奔赴延安学习、工作,担任外交部首任礼宾司及亚非司、非洲司、亚洲司司长,驻外大使,“文革”的经历,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工作41年。 《新中国外交耆宿柯华95岁述怀》由柯华口述,由郭彤彤执笔完成。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转型期的特殊人物,他主编的《吕氏春秋》虽成于众人之手,却反映了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主张。 本书分八章,介绍了吕不韦生活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其生平、业绩,分析了《吕氏春秋》’与诸子学说的关系,阐述了《吕氏春秋》中的政治、社会、历史观和科技、哲学思想,对《吕氏春秋》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也作了初步评断。 历代学者对吕氏其人其书的评议,毁誉不一,迄无定论。本书本着求实原则和科学精神对吕氏其人其书作了全面论定。
本书为出版家陈原先生的传记,主体内容分六章,以时间为序,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他的编辑生涯及对新中国出版事业的贡献:提出报国之心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出版理念;保护《现代汉语词典》,参与国家工具书出版规划;主持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助力新启蒙运动;创办《读书》杂志,开辟浩劫之后 独立之人格 和 自由之思想 的文化园地;务实尽责,订立出版岗位职责,树立新中国出版管理新思想、新作风;时刻与时俱进,重视科技革新,20世纪80年代后对信息化在国内出版业积极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