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了知识分子萧乾在跌宕起伏的50年间的创作、翻译及编辑生涯,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写其情感生活和人生体验,融个人记忆、文化反思于一体。本书所唤起的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回忆。透视历史,朴实的力量总是大于雕琢。就像燃烧在水底的火焰,表面平静、温婉,内里却奔涌着一股自然缓重却不可制服的力量,散发出本质的绚烂。
李清照的词格调高雅清丽,情感浓烈真挚,个性鲜明突出,语言通俗清新。她擅长借助日常细微的生活细节,传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她善于汲取、琢炼新鲜活泼的民间口语、俚语,形成晓畅雅致的语言风格,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晚年的李清照曾再嫁张汝舟,结果发现此人品性卑劣。她不顾世俗的流言蜚语、冷嘲热讽,毅然决然与张汝舟离婚。为此甚至不惜状告张汝舟,自己也饱受牢狱之苦。在封建礼教氛围日益深厚的南宋,再嫁与再嫁后的迅速离婚,都是惊世骇俗的举动,对李清照这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知识女性来说尤其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李清照爱憎之分明、立场之坚定、个性之独立。作为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李清照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内容简介:在回首往事七十七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个词叫做“活法”。我经历了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的说变就变,叫人以为是进入了荒诞的梦境、是在开国际玩笑。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还有世界的风云激荡,我毕竟访问过中国大陆境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我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好累!然而这些只能叫遭遇,只能叫命运,只能叫机缘,只能叫赶上点儿了,这仍然不是活法,不是你老王某某人的笑声与热泪,不是你老王的绝门儿与绝活儿。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选择。“一箪食
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印痕年轻的时候,戏剧曾强烈地吸引过她,后来在她的一生中,视觉艺术设计也曾间或使她着迷、然而,她的真正热情还在于文字艺术,不论表现为语言还是写作,它们才是使她醉心的表达手段。
本书将苏轼一生的经历与他一生璀璨的作品相互编织,讲述了那些感人肺腑的诗词后面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全面的为读者解读了苏轼的思想性格、生活风貌及心态意趣,使读者于诗词中读传记,于传记中解读诗词。当我们回望苏轼六十多年的人生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地结合在他的身上,连绵千年依然余音绕梁。
《清代广西作家群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广西家族文学群体的出现,是清代广西文学兴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因为家族文学群体的出现反映了文学创作的自觉性,至少是在范围内已形成的自觉意识。这是促进文学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清代广西家族文学群体的主要代表,是那些已在广西长期繁衍生息、扎根本土的家族。他们经过相对漫长的经济、文化积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经营,形成了的家族文学传统,并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在继承家庭传统的同时又不断丰富其内涵。家族文学群体成为促进清代广西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如临桂陈宏谋家族、龙启瑞家族、况周颐家族、朱依真家族、王必达家族,全州谢济世家族、蒋良骐家族,灌阳唐景崧家族,容县封祝唐家族,藤县苏时学家族等。其中较早的、影响较大的是全州谢氏和蒋氏家族。《清
高尔基是20世纪俄罗斯最的作家之一,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但是对于他的评价,却历来众说纷纭。苏联解体后,各种不同观点的交叉更为突出,而对于他生命的最后20年(1917—1936)时间内的思想、社会活动、文学活动与创作成就,人们的评价更不一致,相互冲突的意见一直存在,无论在俄罗斯、西方各国还是在中国评论界,情况都是如此。《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从文学史实和作家创作的实际出发,依据详实可靠的手资料,认真梳理了“高尔基的最后20年”中对当时一系列重要社会事件和文学现象的反应,考察了他与苏联领导层的关系,在其社会与文学活动、言论与创作的紧密联系中我们走进其精神世界,对他最后阶段的思想探索和艺术创作做出了力求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评说。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
萨德的名字已成为“虐恋”的同义词,有些人认为他仅是个魔鬼和罪人而已,另一些人却推崇他为文学天才,还有些人认为他是个替自由鸣锣开道的勇士,因为他敢于揭露社会在“性事”上的虚伪。那么,这位萨德侯爵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萨德大传》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动荡的时代,不同寻常的生活和情爱的画卷,这种情爱既绚丽夺目又违反常理,这正是此书的魅力之所在。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本书主要叙述了作家钱锺书的一生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惊悦》是C.S.刘易斯的自传,这一年他57岁。自传从他出生的1898年写起,止于1930年前后。《惊悦》一书记录了刘易斯对于自己早年人生的细致入微的回忆以及内省式的思考批评,在记叙传主的成长历程中,呈现独特的生命体验。刘易斯在书中广征博引,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经典如数家珍;刘易斯典型的英式幽默则会读者的阅读倍添欢乐,惊喜连连。
二十年前马雅可夫斯基与莉丽·布里克之间的书信次被公开出版,《爱——是万物之心》这本书瞬间在世界流传开来。而玛格丽特·斯莫罗金斯卡娅编写的《马雅可夫斯基与莉丽?布里克——的书信爱情史(精)》是这位的诗人和他的之间完整的书信集。 莉丽·布里克与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史——病式的爱情史。难怪人们常说“没有无缺陷的天才”:很多名人都使用过兴奋剂。这些人中有的人酗酒,有人的吸毒,而对于马雅可夫斯基来说,他的兴奋剂是爱情。 莉丽·布里克把马雅可夫斯基从自己的姐妹那里吸引过来,把他带到了自己已婚的家庭里。直到诗人死时,他们都是三人住在一起:莉丽·布里克,她的丈夫约瑟夫·布里克,马雅可夫斯基。他们的这种关系里包含了一切:从符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写给自己爱人的那些温柔的认可,到莉丽·布里克为挽留诗人的
本书纪录了周扬晚年的一些重要文化思想和活动,作者是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其亲见、亲闻和亲历的独特身份,揭开那段不为人详知的历史。
《孤独者鲁迅》是梁由之曾在天涯论坛引起巨大轰动的关于鲁迅的评传。全书分“岂有豪情似旧时”、“身后是非谁管得”、“老归大泽菰蒲尽”、“怒向刀丛觅小诗”等十六个部分,以夹叙夹议的方式,痛快淋漓地为我们呈现了一代巨人鲁迅的一生和他的文学创作与思想,是近十年来有关鲁迅写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孤独者鲁迅》收录关于鲁迅的精美插图,为纪念今年鲁迅诞辰80周年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