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自传:诗与真》是一部倾注了译者半生心血的译林精品。1936年,为共产国际搜集情报的刘思慕因叛徒出卖被迫前往日本,正是在那时,远在东京的刘思慕完成了《歌德自传:诗与真》的翻译。时隔近半个世纪,已是耄耋老者的刘思慕又重新翻译了这部文学巨作。其中缘由,既是源于译者的勤奋谨严、精益求精,也是这部作品本身的魅力所致。得益于这部横跨半个世纪的译作,读者得以聆听到一位德国诗人的心声。在这部自传中,作者以诚挚的心、诗样的笔,以及长者的智慧读者去思考人生的“诗”与“真”,读者在领受到其中精髓的同时,亦对这个诗人的人生历程有了深刻了解。
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 当今有人的所谓归隐,不过是类似于东晋时的隐士,借归隐来“买名邀誉”。而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发自内心的厌恶。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
《王水照说苏东坡》是根据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先生在香港讲演稿整理而成。全书分四部分。部分:苏东坡诗一个说不清的迷,主要从三个层面讲述,一是“说不全的苏东坡”,是从民间的视角看,他是大诗人,大词人,古文家,书画家,政治家,还是美食家,医药家,鉴赏家等等,他的身份是多层次的,是根本说不全的,一是“说不尽的苏东坡”,是从学术的角度看,历史上对他的研究就根本说不尽,比如他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历来就是聚颂不已的公案;一是“说不透的苏东坡”,是从哲学的角度,看苏东坡的人生与诗词,他的或儒或道或禅的诗歌意蕴,在他变动不居的人生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第二部分,苏东坡研究的三个维度,主要介绍的是介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苏轼研究的三个层面,作为政治家的苏东坡,作为文学家的苏东坡,作为文化型
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 当今有人的所谓归隐,不过是类似于东晋时的隐士,借归隐来“买名邀誉”。而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发自内心的厌恶。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