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傅山年谱》笔者尹协理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研究傅山,焉傅山在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做出如此众多的贡献深深感动。但由于以前研究与宣传不够,国内外能全面了解傅山的人并不多见。于是决定深入研究傅山的事迹及其贡献,到处搜寻、广泛发掘傅山的*作与流传至今的手稿;利用晋阳学刊这个学术园地,在主编高增德先生的支持下,开辟了傅山研究专栏,联络省内外专家学者,发表了一批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自己*是努力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研究、文史等国内各大专业杂志发表,宣传傅山的思想与学术贡献;在此基础上,向笔者供职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贯文先生、副院长张海瀛先生*力建议,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发起,召开全国性的傅山学术讨论会,以引起学术界对傅山研究的重视。于是在省委省政
曹树钧编*的《曹禺晚年年谱》整理成形得力于作者的广泛求证,因为在50年曹禺研究中,作者除了采访曹禺本人外,先后主要采访了与曹禺相关的110人(亲属、同学、同事、学生),从而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曹禺晚年(1966年~1996年)的生活事迹。本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曹禺晚年年谱上编(1966年~1989年),二是曹禺晚年年谱下编(1990年~1996年);三是附录,即曹禺逝世后的纪念活动与相关艺术活动(1996年~2014年)。同时,本书适当地穿插曹禺与巴金的关系,以及曹禺剧作在演出方面的情况。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充分肯定曹禺为中华文艺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外,也从侧面反映了曹禺晚年的复杂心态。因此,本年谱力求成为一部可供曹禺研究者参考,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图书。
本书稿是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史杰鹏为所开《史记》 撰写的讲稿的结集。分为“刺客”“游侠”“战争”“谋略”“女性”等专题。多从文字、音韵、训诂的角度切入,对先秦、秦汉的社会情状、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剖析。把《史记》这部史学名著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观照。对一些历史爱好者感兴趣而存在争议的话题,如“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孰强孰弱”“羹颉侯的封号是否含有贬义”等,进行专门的辨析,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语言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本书稿是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史杰鹏为所开《史记》 撰写的讲稿的结集。分为“刺客”“游侠”“战争”“谋略”“女性”等专题。多从文字、音韵、训诂的角度切入,对先秦、秦汉的社会情状、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剖析。把《史记》这部史学名著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观照。对一些历史爱好者感兴趣而存在争议的话题,如“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孰强孰弱”“羹颉侯的封号是否含有贬义”等,进行专门的辨析,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语言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耿著《胡适年谱》是阅读、研究胡适不可错过的一本基本资料图书。本书作者大量参考了胡适本人的著述和已刊未刊日记、信电、手稿、1949年以前的一些主要报刊和台湾出版的部分书刊,以及胡适同时代人的著述、回忆等,对原始材料进行了审慎的考订和精心的剪裁,凡是能够反映胡适参加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活动),胡适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态度、见解的材料,凡是关于胡适重要的学术活动、著作,胡适与其他学者互相讨论切磋的材料,均尽量采用。这本30余万字的年谱,对胡适思想的形成、活动的主要线索、个人与家庭、与朋友、与社会的关系和他的影响,以及别人对他的评论,都有比较全面的反映和相当连贯的记述,再现了一个政治上有主张,思想上有信仰,感情上有悲欢,内心中有矛盾的一个比较丰满的真实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