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及绿色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绿色化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飞速,借助于国家的政策引导,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的建筑数量增速显著,但获得运行标识认证的建筑数量增速较缓,这主要受标识评定条件,建筑特征,建筑运行评估方法等因素制约。本书从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新时代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新时代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点、新时代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方法与建议,以期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道路。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天津大学出版社乙未文化工作室共同编纂《北洋匠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第二辑)系列丛书,回顾历史、延续传统,力求全面梳理建筑学院校友作品,将北洋建筑人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向母校、向社会做一个整体的汇报及展示。本册主要收集92级到97级的校友,如舒平、李政等。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丛书·店堂设计:咖啡馆酒吧与餐厅》是一本的咖啡馆、酒吧、餐厅设计图典。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丛书·店堂设计:咖啡馆酒吧与餐厅》中所选作品均是全球设计师近年完成的代表力作,每件作品在空间、形式、场地、功能、气氛、采光的设计表现上都具备国际水准。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丛书·店堂设计:咖啡馆酒吧与餐厅》针对建筑的功能、空间利用效率与美感做全面调查,整合的空间设计风格,分类展示了门厅走廊、楼梯、盥洗室、室外设计等内外部空间的精品案例,呈现最多元风格的空间,提供咖啡馆、酒吧、餐厅设计的整体视觉参考。 最独特的创意、最超乎想象的表现形式,启迪无限设计灵感,不仅面向业内人士,也面向大众。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作品集:北洋匠心(1977-1985级 第2辑)》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杰出校友作品集合,内部项目均为校友个人主创或主持、近期、建成项目,均为实景图,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校友的实力。作为丛书之一,本册图书主要收录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77—1985级校友崔愷、覃力、张繁维、张华、段进、吕大力、刘庆武、孟令强、王兴田、张颀、洪再生、曹磊、李雄伟、金丽昌、金卫钧、廉树欣、刘恒谦、邱康、赵晓东、张中增、周恺、刘恩芳、李春舫等的作品。
本书以画传的形式,再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民国时期杰出知识分子代表的生平传奇,以写实的画风、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治学先辈的重要事迹,再现了他们并肩追求事业理想,奉献祖国建筑事业的故事,彰显了他们睿智、严谨的人格魅力和朴素、博学、淡泊名利的大家风范。
《城市动物园更新设计: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本专门介绍和讨论当代城市动物园更新设计尤其是传统城市动物园改造提升的书。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为我国城市动物园提升设计提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迄今为止,本书是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方面,兼备丰厚的理论基础以及详细实践案例的专著。可供风景园林、设计学、生态学等专业相关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城市动物园更新设计: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本专门介绍和讨论当代城市动物园更新设计尤其是传统城市动物园改造提升的书。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为我国城市动物园提升设计提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迄今为止,本书是城市动物园规划设计方面,兼备丰厚的理论基础以及详细实践案例的专著。可供风景园林、设计学、生态学等专业相关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林乐义(1916-1988)是中国当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大师。本书是对林乐义生平和作品加以全面介绍的专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林乐义的生平活动的照片,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学术论文和附录。作品中除了的首都剧院、北京电报大楼、北京国际饭店等外,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佳作,如居室设计、青岛一号工程等。 本书通过以林乐义的作品为主体、按年代次序排列并配以相关史料和编者注的编排方式 ,使本书成为图文并茂,集资料性、史料性、学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图书。
《建筑隔震减震设计案例详解》通过将获奖的工程设计实例进行汇编,能够让工程师们从中有所借鉴,对减隔震工程的设计、施工有所帮助。工程实例涉及办公、学校、医院、住宅、商业综合体、机场等类型的建筑。书中每项工程均从工程概况、减隔震装置布置、结构计算结果及分析、减隔震部件检测、构造要求与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建筑隔震减震设计案例详解》可供设计院结构设计人员、减隔震技术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建筑专业有关师生参考。
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指导性书籍。现代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的综合设计和管理。它作为一种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已经在欧美日等多个地区和城市的管理中得到桌游成效的实施。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必须内容,也是城市形象构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著作图文并茂,约25万字。
黑川纪章,1934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是二战日本第二代建筑大师。他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他提出的“从机械原理时代到生命原理时代”的命题为世界建筑学增添了新的一页。黑川纪章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日本文化体现在建筑上,他总是将传统遗产当作激励与促进创作的催化剂,从而使他在建筑传统内涵的表现上具有独特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正是其令人无法模仿的创作秘诀。
《建筑技能:建设类高职毕业生论文(设计)荟萃》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的成果,包括论文、设计及实习报告等,内容有来源于指导教师校企合作课题,也有来源于学生实习企业设计参与项目,对接产业、紧扣专业、凸显特色、切合实际,展现了学院师生的学术风貌。
近代工业与文化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随着相关工业的衰落和其后人口的变迁,这些建筑已经丧失了原本的用途。许多旧建筑经过活化改造后成为区域复兴的基础,而不是拆毁和新建。本书介绍了近代建筑遗产复兴的实例,那些源于旧建筑用途的系统被赋予了适应时代的新角色。《建筑与都市(055):近代建筑遗产的复兴》收录的作品包括海岸边的船坞、小镇上的工厂、铁路枢纽和军事基地。这些在近代化过程中建造的建筑曾推动了区域发展,影响了城市肌理的形成。它们接下来的角色是成为新城市肌理的中心。当代建筑的用途已经转向软的一面,例如人或者场所,这些基于使用功能而建造的近代建筑遗产如何去适应新的需要呢?书中的作品因应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多种改造策略。
《国际度假酒店》精选遍布世界各大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度假酒店,每一个度假酒店的设计内涵都与酒店所在的环境以及所处国家的文化相符合,既体现了酒店建筑的功能特点,又很好地诠释了度假酒店这一特殊酒店类型的设计特色。
重视校园独特文化和地域性特征价值的发掘和营造,才能建设具有归属感的校园环境。本书从大学校园的文化、空间、场所的影响因素、发展概况出发,系统分析了与规划及设计相联系的依据和原则,着重阐述了大学校园规划及设计的核心——文化内涵、空间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教育功能。对大学校园场所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探索整体与部分、功能与目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特征等,探讨了通过建筑及空间的组织、外部环境设计来满足校园主体的使用、心理和精神需求,探索有凝聚力的校园空间形式。
《宜居城市广场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基于人居环境视角,对大连的城市广场分类、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驱动机理以及城市广场规划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遥感影像、调查问卷、空间统计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构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中与人居环境相关的广场评价指标,并探索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理。该书以中国广场型城市——大连市48个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得出建设性结论。 《宜居城市广场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研究深入,内容翔实,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可作为设计学专业师生及相关设计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对世界12座体育场进行了逐一介绍。这些介绍包括关于每座建筑的设计计划以及照片图解描述,同时还将它们与同时期的其他建筑进行了比较。并且,还介绍了每座建筑的悠久和独特的历史。本书采用了浪漫的笔调为我们用图片再现了许多精彩有瞬间。它的历史跨度从远古,到中世纪一直延续到现代,它的题材也的广泛。另外,本画册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世界杯足球赛历史上许多重要赛事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