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信息安全数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初等数论、抽象代数、椭圆曲线论等,全书选材合理、难度适中、层次分明、内容系统,书中以大量例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各分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注重将抽象的理论与算法和实践相结合,并强调理论在信息安全特别是密码学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容易自学。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密码学、通信工程、信息对抗、电子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这些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9章。首先介绍漏洞的分类、特征和发展等基本知识,漏洞扫描的技术和流程;然后分析网络设备的常见漏洞及防范措施,操作系统的常见漏洞及防范措施,数据库的常见漏洞及防范措施,Web系统的常见漏洞及防范措施,用户名及口令猜解的类型与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后描述软件配置检查的方法和标准,并结合详细案例对需求和解决方案进行详细分析解读,帮助读者更透彻地掌握漏洞扫描和防护。 本书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总结该章知识点,以便为读者的进一步阅读提供思路。 本书由奇安信集团针对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教学规划组织编写,既可作为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及网络工程、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认证体系中的教材,也可作为负责网络安全运维的网络管理人员和对网络空间安全感兴趣的读者的基础读物。
本书共分为13章,分别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目标和研究内容;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 密码学理论的应用机制; 访问控制技术; 网络攻击技术和恶意代码分析; 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网络层、传输层及应用层的安全协议; 评估信息系统安全的国内外标准; 附录为8个信息安全实验。本书可作为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人员参考。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于2015年6月新设立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已有100余所高校设立了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对抗等本科专业。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各高校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建设课程。当前,已有不少有关计算机病毒本科课程教学的教材,然而,尚无有关计算机病毒实践教学的教材。计算机病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亟需有关计算机病毒实践教学的教材。《计算机病毒实验教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教学系列教材》结合当前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以作者近年来在计算机病毒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的积累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COM病毒、宏病毒、脚本病毒、PE病毒等的感染与清除、网页防篡改
《虚拟蜜罐:从僵尸网络追踪到入侵检测》全面而详细地介绍蜜罐技术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及低交互蜜罐、高交互蜜罐、混合蜜罐以及客户端蜜罐的实现机理与部署应用方式;结合具体的工具,尤其是开源工具,阐述各类蜜罐的建立、配置和应用;介绍蜜罐在恶意软件捕获、僵尸网络追踪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实际讨论蜜罐的作用与应用效果。此外,《虚拟蜜罐:从僵尸网络追踪到入侵检测》还介绍了攻击者识别蜜罐的方法。上述内容有利于我们了解恶意软件、僵尸网络的工作机理和过程,有助于理解蜜罐技术在网络防御中的作用,把握与敌手对抗过程中使用蜜罐的优势与不足,为我们构建坚实的主动网络防御系统提供非常有益的指南。
本书贴近网络安全应用实例,书中内容不涉及过多过深的计算机安全技术理论和空洞生涩的专业术语。 全书共分为9个单元。单元1全面介绍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单元2讲解信息加密和网络中的密码应用;单元3介绍防治计算机网络病毒和木马的基本方法;单元4介绍防范黑客技术;单元5讲解网络防骗技术;单元6介绍常用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单元7讲解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单元8讲述计算机网络领域应该遵守的法律道德规范,以及不当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单元9介绍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 全书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学习内容围绕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展开,完成任务学习不但可以学会知识、技能,更能实现学习与应用的无缝对接。
本书概括地介绍了主要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密码、标识与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信息隐藏、网络与系统攻击、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安全审计与责任认定、主机系统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恶意代码检测与防范、内容安全、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管理等技术,所介绍的内容涉及这些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术语与概念、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面对的威胁与安全需求、采取的基本安全模型与策略、典型的安全体系结构和安全机制、基本实现方法等方面。 本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各项技术之间的关系,适合作为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也适合供相关科研人员和对信息安全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按照高等院校、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基本要求组织内容。《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计算机类规划教材》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广域网、Internet概述及应用、信息安全概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病毒与黑客防范技术、系统及应用安全。内容安排合理、层次清楚、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初学者学习使用。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交叉知识较多,本书把两部分内容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计算机类规划教材》可作为各类高等院校、高职高专、中专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安全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