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软件,是计算机专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因而操作系统课程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操作系统教程》系统地阐述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方法及功能,尽可能全面地展示操作系统的精髓和特性,力求做到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取舍得当、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操作系统教程》共分8章。第1章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第2章阐述处理器管理,第3章阐述作业管理,第4章阐述存储管理,第5章阐述设备管理,第6章阐述文件管理,第7章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第8章介绍linux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轻松玩转ARMCortexM0+微控制器——基于飞思卡尔FRDMKL25Z评估板将KinetisL系列单片机的所有片上外设模块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每一个模块都提供了上手实验例程,这些例程均是基于飞思卡尔公司推出的“处理器专家(ProcessorExpert)”这个快速开发软件以及FRDMKL25Z评估板实现的。全书图文并茂,力求简捷。刘佳编著的《轻松玩转ARMCortex-M0+微控制器--基于飞思卡尔FRDM-KL25Z评估板(工程师经验手记)》所有例程均提供有源代码,读者可在网站上找到,以便于读者参考与验证。 本书可供广大单片机爱好者、研发人员、在校学生以及参加飞思卡尔单片机设计大赛的选手学习参考。
《Cortex-M3之STM32嵌入式系统设计》介绍了以ARMCortex-M3为内核的STM32F103增强型微控制器的特点,深入讲解其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本书分为STM32基础开发、STM32深入开发以及STM32高级开发三部分。基础开发部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概述、STM32小系统设计、STM32程序设计入门、GPIO应用、GCC编译器的安装与应用、STM32外部中断、面向对象设计的本质、USART通信等内容;深入开发部分介绍了深入STM32的工作原理、定时器与日历、ADC应用、DMA应用、备份寄存器与看门狗程序、TFT驱动与显示、触摸屏驱动、SD卡驱动与FAT文件系统等;在高级开发部分介绍?C/OS-II在STM32上的移植、汉字与图形图像显示、摄像头驱动与图像采集、以太网及Web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等内容。 本书配套光盘中附有所有章节的源程序。本书适合于嵌入式开发人员作为开发参考资料,也适合于高校师生作为单片
马骁编*的《BIM设计项目样板设置指南(基于 REVIT软件)》是一本囊括了在使用Revit软件设计时如何进行基础设置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各专业项目样板的设置。全书对项目样板设置的讲述分为公共设置篇及专业篇,既保证了全专业通用设置项的一致性,又满足了不同专业间需求的特殊性。编写团队充分考虑了每一个影响设计效率和出图质量的细节,所有的设置项均参照国家相关的制图规范及Revit相关书籍。这是一本设计人员在使用Revit软件进行BIM设计时都应该参考的工具书,对设计人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鲍小南主编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电类、机电类、计算机等专业教学而编写的。书中选用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主线,介绍了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示例。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共11章:、二章,介绍单片机技术应用现状及基本组成;第三章,介绍指令系统,其中对指令的书写规范、指令的基本功能及应用示例;第四章,讲述算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对算法概念的引入及应用深入浅出;第五章,介绍中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示例,对中断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作了较多创新,采用图文并茂;第六章,介绍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组成及应用示例;第七章,介绍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及非总线扩展的应用举例;第八章,介绍单片机异步
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MCS-51型单片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CS-51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MCS-51型单片机的内部硬件资源及应用,MCS-51型单片机系统功能的扩展,MCS-51型单片机接口技术,综合实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等。 本书除了在每个应用章节中给出许多相关实例外,还在第8、9章给出大量的设计性实例和系统设计实例,均采用汇编与C语言编程对照的方式编写,力求通过应用实例,使读者既可以在工作中进行类比编程,又可以开阔思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本书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编写,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齐全、实用性强,适合作为各类普通高校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需要掌握和使用单片机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大学生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由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主办,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境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第五届邀请赛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士耳其、香港特别行政区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76所很好学府、165支参赛队伍参加了比赛。 编入《大学生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很好作品选编(第5届)》的仅是第五届大学生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27篇作品。作品采用英特尔很靠前的Intel? Atom□处理器的嵌入式平台,由参赛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机器人、安全辅助系统、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提交了一大批富有创意和密切联系实际的设计作品。每篇作品均附有“评审意见”。 《大学生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很好作品选编(第5届)》由大学生嵌入式系统专题邀
蒋晓宁、王粤、甘志刚编著的这本《ARM嵌入式 系统基础》以当前主流嵌入式系统技术为背景,以嵌 入式系统原理为基础,较为全面地介绍了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的基本体系结构,软 硬件开发方法,相关开发工具,应用领域 以及当前的一些前沿动态,引领读者进入嵌入式系统 领域。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以ARM系统为主要侧重点 ,首先重点介绍了ARM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指令,然后 又以基于ARM9的S3C2410芯片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芯 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 ARM指令相关的基础实验,与S3C2410芯片对应的各种 基本实验,以及综合实验,由此做 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内容先进,体系合理, 概念清楚,讲解详尽,实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 字流畅,通 俗易懂,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嵌入式应用技术课程的 教材,也可
本书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进述中心,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MCS-51单片机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内部功能模块及应用,系统扩展技术,I/O接口技术,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以及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例。本书是在参考了各种系列单片机的*资料,吸取了单片机开发应用的*成果后编写而成。 全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选材精练,论述简明,每章均配有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等本科专业的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参考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按照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可读性等特点组织内容。全书共计10章,主要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的结构及特点、80x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微机总线技术、i/o接口总论、中断技术、微机基本的接口技术与应用、微机发展方向和新技术介绍等有关知识。书中每章均给出了导学和小结,并精选了大量例题和习题,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融人了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经验及体会,并且还打造了立体化的教学包。与该书配套的教学资源有免费的电子教案、cai课件、例题的源程序代码、每章后的习题参考答案。本书适合作为高校计算机、
本书以目前应用为广泛的MCS-51系列单片机为例,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各项教学要求编写。 本书详细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和使用、串行通信接口的结构和使用以及较为常用的一些外部接口设计。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内容由浅人深,且从基本功能部件的使用到单片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各项内容实例丰富,易于初学者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机械、电子、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或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应用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以MC9S12系列十六位单片机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其内核结构、内存组织、片上的高速I/O、ECT、SCI/SPI、I2c、ATD、PwM、cAN等模块的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详细地讨论了该系列芯片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在CodeWarrior集成开发环境下的开发方法。书中还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基本概念及其移植和任务编写方法。后介绍了具体的应用实例。 本书介绍芯片开发方法的特点是从实例出发,以小系统和扩充的实际系统为硬件平台。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方法和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多任务的设计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适合开发嵌入式应用系统的丁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AT89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系统的扩展技术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以C51语言编程技术和Proteus仿真软件为主线,以实用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基本原理、硬件资源及单片机系统的开发过程。本书以Proteus+C为主要编程工具,具有基础理论够用、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等特点。全书共分三篇:篇(第1章、第2章)为单片机基础及C51的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C51语言的编程基础;第二篇(第3章、第4章)为开发环境使用部分,着重介绍C51集成开发环境、Proteus硬件仿真环境及Keil与Proteus联合单片机仿真等;第三篇(第5章至第7章)为实例部分,着重介绍8051单片机内部资源的编程、常用接口技术及综合实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及普通读者参考。
路莹、彭健钧主编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根据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针对ARM嵌入式处理器,详细地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分为4篇共10章,在系统地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ARM处理器体系结构、ARM指令系统的基础上,讲解了嵌入式系统的接口技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程基础以及基于ARM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针对IntelXscale PXA270嵌入式处理器,重点讲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种关键技术。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通信及其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教材和培训单位的教学资料,也可作为从事ARM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DSP技术的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结合理论学习和应用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对DSP入门、提高、精通好快捷的方法。《21世纪高等学校嵌入式系统专业规划教材:嵌入式DSP原理及应用》以模块化学习、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为指导,从介绍DSP的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从DSP芯片支持电路、存储器扩展、输入/输出、A/D、串行口、定时/计数器、键盘、液晶到DSP基本应用系统等硬件和软件设计模块,再到DSP工程应用的综合实例。 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流程、TMS320C54x的硬件体系结构、TMS320C54x汇编语言指令系统、TMS320C54x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及工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TMS320C54x片内外设及应用、DSP硬件系统设计、TMS320C54x应用程序开发实例、CCS集成开发环境高级应用等。书中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使读者
本书立足于MCS-51经典结构,以广泛应用的A789S52单片机为应用对象深入浅出的讲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原理。全书内容采用汇编与C51并行的撰写方式,方便对比学习,深入浅出,符合工程应用需求。同时,书中深度融合了微机原理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尤其是在汇编指令的深入剖析、中断系统的分析和存储器的扩展方法等方面讲解细致,可以绕过微机原理课程直接学习本书中内容。 全书以应用为出发点,重视设计思路和应用技巧,并能抓住单片机应用的共性问题,深入剖析和整合知识脉络,试图在讲明单片机原理的同时.通过凝练共性技术来讲述单片机的工程应用原理,使读者建立起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从而构架起电气信息和仪器仪表类工程领域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桥梁。 本书可以作为电气信息类和仪器仪表类专业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的
李明、毕万新主编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给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现代产品如汽车、机床、家电等的更新换代大多是由电子技术特别是单片机技术在各类产品上的应用带来的。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与实践技能是从事电类、机类、机电类和计算机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不可缺少的。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本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便于学生迅速入门,在讲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既重视基本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生在应用方面的训练。
《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技术(第2版)》由王卫星主编,以MCS-51单片机系列89C51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及开发技术,共十章。分别为单片机概述、MCS-51单片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MCS-51系统扩展技术以及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方面重点突出中断系统、定时器、串口以及并行I/O口的使用方法;单片机接口技术方面重点讲解键盘接口、显示器包含液晶显示器的接口以及串行扩展总线如SPI总线的接口,单片机开发流程、C语言开发技术以及应用实例,并结合作者的开发案例以及课程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单片机原理与开发技术(第2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单片机研究和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由陈育斌等编著的《MCS-51单片机应用实验教程》是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本书以实验内容为主,但每一章节包含相关模块基本原理介绍、相关SFR初始化方法、实验台上的应用电路及编程思想描述。全书共十一章节,内容包括单片机实验系统简介,KeilC51使用简介,在线调试仿真功能,脱机Flash运行模式,MCS-51的基本结构及小系统等。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本书第1版被列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 体系结构一组成原理一微机技术 系列教材之一,是 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于2002年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了紧跟国际上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本书对第1版各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并增加了例题分析,以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本书通过对一台实际计算机的剖析,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总线是如何将计算机各大部件互连成整机的。 全书共分为4篇,第1篇(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发展及应用;第2篇(第3~5章)介绍系统总线、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第3篇(第6~8章)介绍CPU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指令系统、
本书是针对飞思卡尔32位ColdFire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应用和开发,主要是针对该系列V2与V3内核,即代表该系列大部分的中低端产品的应用。通过对每个模块的介绍和详细的应用实例,使读者更方便更容易地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应用,从而达到快速上手的目的。本书基于一个具体的芯片MCF5225x进行举例和应用,该芯片为近期新的ColdFire家族成员,其特点是集成了几乎所有ColdFire家族的中低端功能模块,包括使用比较多的以太网,USB OTG,CAN,DMA,FlexBus/MiniBus,SDR/DDR Controller等模块,并且可以适用于其他各类ColdFire系列芯片。本书附光盘1张,内含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授权的ColdFire系列资料和代码例程。 读者对象主要是目前ColdFire处理器的使用者和32位嵌入式处理器的开发者与爱好者,也可作为大学相关课程的实验教材。
《删繁就简:单片机入门到精通》是作者过去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淀,以实际应用为基础,理论结合实际,用自己的理解来阐述单片机相关技术。全书立足单片机基本概念、开发应用技巧、单片机高端技术、C语言编程、问题调试分析、产品设计这六方面,采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把作者的个人理解和经验积累汇集起来供读者分享。 《删繁就简:单片机入门到精通》读者范围广泛,无论是刚接触单片机的新人,还是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工程师,都有针对性章节可供阅读。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是一本面向应用型专业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全书共分6章:第1章帮助读者快速、有趣并深刻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结构;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存储体系;第3章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输出及其控制技术;第4章介绍计算机的总线系统和主板的有关知识;第5章介绍计算机核心部件——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第6章从体系结构和元器件进步两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信息技术系列示范教材》概念清晰、深入浅出、取材新颖,从知识建构、启发思维和适合教学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同时不过多依赖先修课程。经过4次修订,更加适合教学。可供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网络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