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2折2折-3.9折
筛选:
    • 神奇恢宏的中国古代建筑
    •   ( 41 条评论 )
    • /2023-12-30/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包含社会秩序、技术水平、宗教信仰、文化思想、生存状态、艺术情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从民居到宫殿、从桥梁到宝塔、从长城到石窟、从园林到城市布局,建筑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集工程技术与艺术于一身,融人工与自然于一体。古老的建筑,展示的不仅仅是丰功伟绩,而且折射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 ¥29.6 ¥39 折扣:7.6折
    • 永不拓宽的街道
    •   ( 1377 条评论 )
    • 陈丹燕 著 /2014-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中,陈丹燕对这些街道上曾经居住的名人、故事、文化等娓娓道来,认为,“ 街区风貌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保护住与那些建筑相连的街道,不得拓宽,甚至也不得随意修改人行道和行道树。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25 ¥50 折扣:5折
    • 建筑师解读列斐伏尔
    •   ( 230 条评论 )
    • 纳撒尼尔·科尔曼 /2021-09-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完成于1974年的杰作《空间的生产》于1991年的英译出版,使列斐伏尔在英语世界的读者群中获得了更多声望,但他对建筑与城市实际产生的影响相较之下却颇不为人所知。尽管今日各高校的建筑、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均普遍地在阅读列斐伏尔,但他关于实践的教诲却少有人领会。这其实无法避免,因为英语圈在接触列斐伏尔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排斥浪漫主义和乌托邦这两个在其思想中争议性的要素。而此二者既具进步性(progressive),亦是对现代性的正面回击。 可以说,这个时代对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反感妨碍了列斐伏尔的学说由理论研究对象向实践指导思想的转化。若舍乌托邦和浪漫主义而欲以列斐伏尔之学说理解建筑与城市并进行相关实践,则或将抹杀其思想的真正意义。尽管于今时今日,乌托邦看似并无存身之所,列斐伏尔却指出,抛弃乌托邦无异于自私自

    • ¥25.3 ¥39 折扣:6.5折
    • 空间的诗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98 条评论 )
    • (法)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2013-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此书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书中最精彩之处,莫过于对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他指出,家是人在世界的角落,家的意象反映了亲密、孤独、热情的意象。我们在家屋之中,家屋也在我们之内。我们诗意地建构家屋,家屋也灵性地建构我们。

    • ¥20.5 ¥43 折扣:4.8折
    • 跟随梁思成访古寻迹 从蓟县独乐寺到宜宾李庄
    •   ( 41 条评论 )
    • (美)张克群 编著 /2023-08-13/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历代继承,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本书以梁思成、林徽因及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对中国古建筑考察、测绘、研究并撰写《中国建筑史》的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他们在那个艰难岁月执着勘测的种种古建筑,带领读者跟随他们的脚步访古寻迹,了解中国古建筑之美,体会他们的家国理想、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以及他们为中国古建筑保护与研究所做的巨大贡献。本书图文并茂、文字平实易读,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优秀建筑文化读物。本书作者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从建筑设计岗位退休后,花费多年时间,查阅资料、实地探访古建筑,热衷以轻松、幽默的文字普及传统文化与建筑知识。

    • ¥27 ¥49 折扣:5.5折
    • 建筑师解读福柯
    •   ( 184 条评论 )
    • [英]戈尔达娜·丰塔纳-朱斯蒂 /2018-07-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通过关注福柯思想中一系列在考古学、围合、身体、空间性以及美学等方面下的历史与理论议题, *终探讨并论证了福柯思想对于建筑学知识、历史和实践的本质相关性。福柯对空间、知识和权力的并置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可能性,从而使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去思考建筑学和城市设计。而另一方面,福柯对身体和 性 的关注又重新定义了我们所理解的人与建筑发生对话时的可能性与限制。

    • ¥22.7 ¥35 折扣:6.5折
    • 勒·柯布西耶全集 第3卷·1934~1938年
    •   ( 478 条评论 )
    • [瑞士]比尔 /2005-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勒 柯布西耶全集》共8卷,约400万字,由瑞士Birkhauser出版社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为详尽的权威著作。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杰出——精神之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

    • ¥25.9 ¥40 折扣:6.5折
    • 后评估在中国
    •   ( 96 条评论 )
    • 庄惟敏梁思思王韬 /2017-1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使用后评估(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尽管使用后评估在西方的起源较早,但直到近二十年才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对中国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使用后评估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使用后评估源于设计研究人员对建筑使用者的关注,是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研究。使用后评估是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连结点,是构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闭合体系的关键一环。使用后评估促进了建筑环境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人居环境科学背景下与建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建筑学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使

    • ¥23.3 ¥36 折扣:6.5折
    • 空间的诗学(精)/译文经典
    •   ( 82 条评论 )
    • (法)加斯东·巴什拉|译者:张逸婧... /2013-08-01/ 上海译文
    • 《空间的诗学(精)》初版于1957年。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空间的诗学(精)》从现象学和象征意义的角度,对建筑展开了独到的思考和想象。作者加斯东·巴什拉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建筑学就是栖居的诗学。

    • ¥21.4 ¥43 折扣:5折
    • 刘敦桢全集(第五卷)
    •   ( 121 条评论 )
    • 刘敦桢 著 /2007-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卷收录了1961年至1964年期间刘敦桢先生关于古代建筑、古典园林等的讲话稿、信函等。主要内容有:《鲁班经》校勘记录、《印度古代建筑史》(未完稿)、漫谈苏州园林、编史工作中之体会、苏州园林讲座、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史》编辑工作之信函等。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建筑设计人员、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人员等参考。

    • ¥27.9 ¥43 折扣:6.5折
    • 大家小书 新建筑与流派
    •   ( 416 条评论 )
    • 童寯 著 /2016-06-01/ 北京出版社
    • 童寯所*的《新建筑与流派》一书,经反复修改而写成的一部西方现代建筑简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享有盛誉,中国几代建筑师都曾受惠于这部小书。在本书中,童寯教授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来建筑的演变和流派的相互影响,为我们描绘了现代建筑由萌芽、成长到繁荣的鲜明而完整的全景。*者并以探索中国的建筑方向为出发点,把世界现代建筑发展过程所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为经验教训。 本书中所提的 新建筑 ,即今日常说的 现代建筑 ,以英国伦敦的 水晶宫 的设计建造为其诞生的标志。按照童寯先生的看法,现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约有15个之多,如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荷兰的风格派、法国的立体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等,在本书中,童先生以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为线索分别一一加以评述,尤其是影响了现代建筑走向的格罗皮乌斯、赖特、密斯、柯布西

    • ¥22.4 ¥26 折扣:8.6折
    • 手工艺的设计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传承
    •   ( 199 条评论 )
    • 钟蕾朱荔丽罗京艳 著 /2016-12-3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钟蕾、朱荔丽、罗京艳*的《手工艺的设计再生》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设计再生和文化传承。从现今民间工艺美术 手工艺所存在的大环境出发,对地域(京津冀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作状态进行普查研究,研究如何通过设计使其活化再生,并对地域手工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地域文化传承、延续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总结与时俱进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法。

    • ¥29.8 ¥46 折扣:6.5折
    • 传世浮屠—中国古塔集萃 卷 张驭寰 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张驭寰 著 /2010-03-01/ 天津大学出版社
    • 本册丛书共三卷,《传世浮屠——中国古塔集萃》卷一、卷二、卷三,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划分章目,在每章内再分小节,每小节介绍一塔。全书包括四川、内蒙古、宁夏、甘肃、西藏、广西、江西、陕西、云南、贵州等三十个地区。这些资料都是作者在对中国古塔的长年考察中所积累并收集的,实属来之不易。由于各种因素,许多古塔已毁坏,其原始形态已无从考察。 本书介绍古塔时都配以精美图片,以期将中国古塔更直观地展现给广大读者。本书除可供广大读者鉴赏外,亦可作为中国古塔研究者和古塔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 ¥27 ¥91 折扣:3折
    • 建筑设计手法系统改革的急先锋-倾听山本理显 杨熹微 编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杨熹微 编著 /2009-08-01/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的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中国“新建筑师时代”的急先锋,首位通过中国民间业主推荐到前台的“明星建筑师”。建外的SOHO源于他对设计独到的理念;塘沽的伴山人家亦是山本团队共同合作的结晶……在建筑设计的生涯中,他又是如何以其独有的建筑设计手法作为改革的武器,在日本、中国、韩国乃至欧洲刮起阵阵旋风的呢?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通过山本的建筑界友人、周围师长和建筑界评论家的不同视角,加上山本的亲自讲述,穿插部分作品的图解和照片,向读者们展现了一个从“默默无闻”走向成名的建筑师的真实侧面,以期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某些艺术的启迪和感悟。

    • ¥26 ¥83 折扣:3.1折
    • 差异——当代建筑的地志
    •   ( 163 条评论 )
    • (西)德索拉莫拉莱斯 著,施植明 译 /2007-08-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师与理论家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莱斯在过去廿年间所发表的十篇文章。其中有一些是先前未被翻译成英文的文章,而且作者也特别为英文版的发行写了一篇新的导论。 面对当代艺术与建筑,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莱斯认为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描述目前的实践;他反而强调如何清楚地说明由对比、多样性与张力而形成目前的动态性。 在理论基础上,伊格拉西·德索拉-莫拉莱斯打破正统的方式同时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德勒兹的后结构主义中获得启发。由于结台这些哲学的遗产使得他不必与古典人文主义产生关联,也无须宣告客体之死,便能够重新唤起人性的主体。他对艺术与建筑昕怍的探讨,尤其是回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发展,激发他着手设计、筹划。并且后建立了主体性如何在现代主义中发展的谱系。所得到的成果是

    • ¥21.5 ¥25 折扣:8.6折
    • 大家小书 拙匠随笔
    •   ( 1028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16-03-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 在本书中,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话题性强,文笔优美,深入浅出。本书的上编 拙匠随笔 收入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篇建筑科普作品,寥寥数语,解释清楚了建筑学是什么、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等来自公众的疑问,并饱蘸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撰写了 祖国的建筑 中国建筑的特征 建筑与建筑的艺术 等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 本书中编 城市与规划 收入了梁思成在城市规划领域有代表性的几篇名文,如具有历史价值的 市镇的体系秩序 梁陈方案 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北京 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等,集中体现了梁思成从1946年至1951年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创见,这几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北京城的规划、北京城墙的是否应拆除、人居

    • ¥22.4 ¥26 折扣:8.6折
    • 大城记Ⅰ(1949-1968)
    •   ( 36 条评论 )
    • 新京报社 /2009-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大城记”系列丛书册,主要内容为1949年到1968年。本书选取了一些与当时历史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坐标以及相关节点,采取新闻报道独有的采访方式,由当事人的角度构筑相关的历史细节,从细节开始建构了整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一个侧面图景。内容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历史情怀,在娓娓而来的故事中,复活了现在矗立在人们面前的每一处建筑或者地理节点。 本书适用于大众读者,包括建筑文化爱好者、文化生活史阅读者,以及众多偏好文化的建筑专业读者。

    • ¥22.7 ¥35 折扣:6.5折
    • 建筑师202
    •   ( 2 条评论 )
    • 建筑师编辑部 /2020-05-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期设 建筑技术 专栏,其他栏目还包括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理论研究、建筑师访谈专栏,共16篇文章,将丰富的理论探讨,以及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结合的文章呈现给读者,相信这些论述和研究,对建筑师们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能够鼓励广大建筑师和建筑学者对理论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实际工作也有指导意义。

    • ¥22.7 ¥35 折扣:6.5折
    • 匠学七说
    •   ( 376 条评论 )
    • 张良 /2002-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大于器物,早于典册,久于金石。从建筑入手,研究人类文化,本当顺理成章。目前,不论中外,说起“建筑文化”一词总显陌生,但无妨中国自我作古。中国建筑文化融合得如此紧密,如此悠久,如此普遍,以致人们完全不感觉其存在。所谓“行之而不著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本书将建筑与传统文化,都为《匠学七说》,务在发前人之所未发,唯陈言之务去。本书将建筑与传统文化,都为《匠学七说》,务在发前人之所未发,唯陈言之务去。每念筚路蓝缕,自必仰止往哲;至于宏文大论,但能期之来贤。容我亡冀千虑一得,多言或中,足矣。

    • ¥25.3 ¥39 折扣:6.5折
    •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第四辑)
    •   ( 41 条评论 )
    • 秦红岭 主编 /2015-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有关建筑伦理研究领域的专辑类出版物,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的成员,就建筑伦理,建筑文化及城市文化问题研究成果的阶段性展示。全书从多角度探讨与研究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问题。 本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筑理论工作者、建筑文化爱好者、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师生等学习参考。

    • ¥24.6 ¥38 折扣:6.5折
    • 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   ( 57 条评论 )
    • 吴焕加 著 /2018-08-2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吴焕加先生以在清华大学教授 近现代建筑引论 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撰写的专著。本书是作者近40年教学与研究的归纳和总结。作者用轻松的笔触和深刻的视角对近现代建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阐释了建筑的基本概念、学术内涵、艺术理念与建筑审美的渊源和性质,对欧美国家的近现代各阶段的建筑进程和思潮作了评论,其中涉及了20世纪初以包豪斯为起点的现代主义建筑,以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高技派、解构派等等。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即晚清以来的建筑转型与各个时期的建筑思潮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中国建筑作了展望。 在建筑评论多元混杂的当下,本书具有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深厚的文化意味,作者见解独到,娓娓道来,内容既有深度又十分有趣,体现了老一辈建筑学者的人文素养,是一本深入浅出评述近现代建筑的佳作。本书

    • ¥27.2 ¥42 折扣:6.5折
    • 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   ( 55 条评论 )
    • 姚雅欣黄兵 著 /2009-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照澜院,西院,新林院,胜因院……百年披沥仅存的几片清华园近代住宅,呼唤清华校友与社会各方协同实施抢救性保护,以重整劲健之姿,重返清华园历史与科学文化殿堂。惟此——百年清华幸矣,三百年清华园幸矣,清华精神薪火相传幸矣。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论述“清华园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的文章。全书共分历史文化篇、建筑遗产篇和人文精神篇等三个部分。

    • ¥25.3 ¥39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