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全建筑:1970~2012》本书为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本书适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专业人士,对了解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大有帮助。
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冯先生的著作和设计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本书是一本以收藏鉴赏为目的建筑设计品鉴类图书,全书以西方著名建筑巨匠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生平为主线,分阶段逐步现在给读者展现其建筑作品,包括圆厅别墅、奥林匹克剧场等,全面地剖析了帕拉第奥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建筑的先驱建筑大师之一,其柱式设计理念的形成与贯彻,并突出了该设计对整个西方建筑的巨大影响。 除了详尽的文字介绍与分析,本书均采用极高精度的高清彩图来进行展示,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地呈现对帕拉第奥建筑作品的气势恢宏,充分传达出西方古典建筑的设计美学和哲学。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跨越19—20世纪最的美国建筑大师之一,他的一生共做了400多个建成的设计,出版了几十部建筑著作及论文集,对美国以至全世界建筑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了“大草原”和“美国风”住宅,早期的“大草原”建筑在金融危机之后,与部分美国人憧憬的平静单纯的生活产生了极大鸣。“美国风”建筑是赖特为理想的,民主的美利坚合众国所构想的一种建筑体系,主要为美国的中产阶级设计,花费也较为低廉,赖特一生的实践都在为其“有机建筑”的理想而努力,无疑是有机建筑的鼻祖,他在各种著作、演讲和作品中讲述和反映他的建筑观念,体现他崇尚自然的建筑观。赖特设计范围涉猎极广,其中有大量的住宅,各种公共建筑店,办公楼和教堂,露天花园和美术馆等;另外,他还亲自设计具和装饰以配合他的设计理念。探究赖特长达70
本书是大师系列丛书的《路易斯·巴拉干的作品与思想》分册,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部分是巴拉干的生平简介;第二部分介绍了巴拉干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思想;第三部分对巴拉干的17个经典作品进行了图文并茂地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路易斯·巴拉干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本书内容丰富,版式新颖,适合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大专院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艾琳·格雷是一位开拓者。她所属的那个年代,在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没有几个女人能与她相提并论。莉莉·瑞克(LillyReich)和夏洛特·毕瑞安德(CharlottePerriand)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这两位女人的荣誉都依际在那些男人的光环下:莉莉·瑞克(LillyReich)与迈斯·温德·罗赫(MiesvanderRohe),夏洛特·毕瑞安德与李·洛勃斯尔(LeCorbusier)。而艾琳·格雷坚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注定把这种亲密关系拒之千里;在她的作品中,追求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兴趣。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她具有丰厚的经济支柱。格雷来自苏格兰贵族家庭,1878年8月9日出生在爱尔兰。童年和青年的部分时光在爱尔兰的家族庄园度过,另一部分时光在她母亲的家乡伦敦度过。然而,当她青年时,就离开维多利亚帝国,移居巴黎。她的一生都在法国度过,直至1976年。
密斯,出生于法国,1938年加入美国籍。密斯没有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从小在他父亲的裁石作坊中学徒,做粉刷、装饰、仪仗用品和家具设计,作为建筑师的知识基础主要来源于实践。密斯的作品特征是由钢框架支撑的、巨大均称的玻璃体量,有的作品用巨大的桁架把顶板挂起,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开敞、轻盈。在他许多的代表作品中,都运用他的设计格言“少即是多”。他在大片的玻璃墙上作“光影的游戏”(ThePlayofRoflections),这种光影照像式的效果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审美概念。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密斯学派风行全世界。密斯也是一位出色的建筑教育家。《密斯·凡·德·罗》是“天才建筑师系列”之一,由荆其敏、张丽安编著。《密斯·凡·德·罗》用传记的体裁、通俗的方式,把密斯·凡·德·罗全面系统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试图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让读者对建筑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在这不平凡的亚洲国家完成了那些塑造我们研究和创新路径的项目,现在我们有这个机会将前年的工作都汇集在这本出版物中。这份邀请(此书的出版)是对我们实践工作背后思想的逐渐自我完善的认可。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我们设计意图的完全体现,并以每个项目为契机,把我们自己的信念带入到不同“语境”的对话中。 毫无疑问,建筑是一种艺术的诠释,需要技术,让故事更有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每一个项目都是“新”的:我们的信念,每一座建筑都如同是一个新的故事,通过材料、空间概念、布局和装饰来阐述,总是随着预先存在的环境的多样性而改变,即文化的背景总是被认为比地理上的背景更多变。 当我们回顾自己的作品,可以找出某几个概念:知识、解释、叙述、身份和归属感,它们依次从原本的背景开始,在建筑形
《理查德·迈耶(第四卷)》收录了收录了美国现代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以及迈耶工作室2000~2004年的设计作品,展现了出自迈耶之手的众多建筑作品的纯度和力度。这些建筑以独特的白色风格享誉全球。《理查德·迈耶(第四卷)》内容丰富,包括私人建筑以及工程项目、公共建筑以及工程项目,如私人住宅、法院、市民活动中心、学校教学楼、纪念广场、博物馆、教堂等。代表案例如:诺伊格鲍尔住宅、查尔斯街公寓、佩里街173/176号双塔楼、汉斯阿尔普博物馆、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艾弗里·费雪厅、千禧教堂等。同时论述了理查德·迈耶建筑创作的发展和意义。
恩利克·米拉莱斯把他辉煌而短暂的建筑事业与在世界主要大学任教结合起来。1993年,他和EMBT建筑事务所的负责人贝纳戴塔·塔格里亚布合作。这个事务所设计方案的独特性在于融合了先锋派观念和对传统的尊重,这一独特性为事务所赢得了许多享有重要声誉的奖项。本书介绍的作品有梅卡德斯街道的住宅、拉克洛塔住宅、乌得勒支市政厅、蒙利特色彩公园、达尔哥诺玛公园、维戈大学校园等10余个案例。内容包含每个设计案例的设计建造地点、施工时间及设计说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建筑大师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