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设计与施工;6、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7、工程验收。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原《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同时废止。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燃气管道安装及检验;5燃气计量表安装及检验;6家用、商业用及工业企业用燃具和用气设备的安装及检验;7商业用燃气锅炉和冷热水机组燃气系统安装及检验;8试验与验收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 增加了铝塑复合管的连接、燃气管道的防雷接地、敷设在管道竖井内的燃气管道的安装、沿外墙敷设的燃气管道的安装等方面的规定; 2 增加了燃气计量表与燃具、电气设施的小净距要求、 燃气计量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等要求; 3 增加了燃气热水器和采暖炉安装及烟道安装的要求等; 4 增加了调压装置安装、监控系统安装的要求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零零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1—90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总结了我国各地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 导原则,参考了有关国内外相关规范,并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及其分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施工安全方面规定;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内容和程序。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数据、信息平台及通信;5 应用基础技术;6 智能应用。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03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适用于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直接埋地敷设的钢质外护蒸汽保温管道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2014-10-01实施。
本书以管道直饮水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管道直饮水的概念、标准、制备工艺、设计、控制和运行管理技术以及工程实践。全书共分6 章,其中第1 章主要介绍饮水的重要性、城镇常规供水方式及其弊端、管道直饮水概述、饮用水标准、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第2 章着重介绍管道直饮水的预处理、膜分离以及强化消毒技术;第3~第5 章着重介绍管道直饮水系统的设计、控制技术、运行维护和管理;第6 章总结管道直饮水在住宅小区、商业街、学校、宾馆及办公楼等场所的工程实践经验。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控制、运行、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零零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主要规定了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程序和组织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提出了使用功能的检验和检测内容;列出了各分项工程中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方法。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给水系统安装、室内排水系统安装、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安装、室外给水管网安装、室外排水管网安装、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系统安装、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 (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4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图列、图样画法。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 增加、修改了部分图例; 2 修改了图样画法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义,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本南路9号主语国际
根据建设部要求,由主编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共同对《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 32—78进行修订,经有关部门专家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改名为《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032--2003。 随着地震工程学科的发展和新的震害反映的积累,TJ 32—78在内容上和技术水准上已明显呈现不足,为此需加以修订。此外,在工程结构设计标准体系上,亦已由单一安全系数转向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据此抗震设计亦需与之相协调匹配,对原规范进行必要的修订。 本规范共有10章及3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主要符号、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盛水构筑物、贮气构筑物、泵房、水塔、管道等。 本规范以黑体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屋盖主要承重结构风荷载;5.屋盖围护结构风荷载;6.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JGJ/T 481 2019,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基本规定;3、燃气质量;4、燃气厂站;5、管道和调压设施;6、燃具和用气设备。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XX年XX月XX日实施。(实施日期待定)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154-2011备案号J1164-201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