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除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以外,以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最重要要素。本书是著名的色彩专家和色彩理论家有关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色彩规划和色彩设计方法的专著。 书中遴选了当今世界各国杰出色彩设计师的200多件作品范例,通过他们新颖的构思、设计,论述了他们如何运用图形和三维模型,计算机虚拟实现等方法,结合建筑环境及客户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色彩设计,书中同时介绍了相关的色彩技术、教育及研究。 本书可供建筑师、规划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住宅巡礼》是作者亲自访问历史性的住宅名作,而且置身于那些住宅中,在那些住宅的四周走动的时候,记下的所见、所思、所感而写成的笔记。《住宅巡礼》既像是旅行日记,又像是建筑的导览书,也像是素描和照片组成的田野调查笔记,如果您从《住宅巡礼》中能体会到那使我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紧张不安,而又雀跃不已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的幸运了!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系在国家文物局及中国文物学会指导下的重要学术组织,近三十年来它以传承、保护、发展建筑文化遗产及园林技术,推进外传统建筑学术交流而深受业界拥戴。2011年正值梁思成先生诞生110周年,在中国文物学会批准下,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召开“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相信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定能成为业内树立新学风,开创新事业的务实创新的学术会议。 建筑学家及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1901年4月20日~1972年11月9日),作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朱启钤先生指导下,与刘敦桢先生一道成为中国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驱及倡导者。对他的贡献已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清华大学“梁思成诞辰110周年”时所言:“梁思成先生以其严谨学风
本书以多个小别墅的效果图及施工图为基本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四色部分展示部分案例的效果图,单色部分展示对应案例的建筑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其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只展示部分案例及其部分施工图,完整施工图及其他案例在本书中。不仅包含展示案例的可编辑电子图,还额外增加了22套小别墅的设计图,供读者参考学习。 本书可为自建房业主提供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参考,也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材料在线”是设计师创立的材料知识互联网新媒体,致力于帮助设计师了解各种建筑装饰材料。《设计师的材料清单(建筑篇)》是“材料在线”集合外上百家材料品牌,得到众多专业资深人士倾情指导和帮助编著而成的设计材料专业书,同时也是非官方媒体采用“网络众编”而成的创新书。其清晰的子项清单模式,高度结合设计师需求,结合市场产品,既可帮助设计师迅速建立材料的宏观框架认识,也能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希望能成为填补行业空白,设计师人手一本的行业工具书。
老建筑作为人类记忆的载体,对其的孜孜保护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已成为现今的底线共识,也是留存老建筑的最重要动机。老建筑的保护范式有很多种,建筑本身的渊源也是其重新开发价值的基础。 因此,在《老建筑新空间》中,我们依照老建筑的原有风格,为您分为类型:西洋建筑、老工厂与仓库、传统建筑及其他。从中您可以看到,在建筑美学、生态空间、城市景观等各种保护、再利用规则的平衡之中,在新所有者开发诉求和设计者重建智慧的共同作用下,无论是单体老建筑还是建筑群保护区,都显露出独特的趋势和想象力。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系在国家文物局及中国文物学会指导下的重要学术组织,近三十年来它以传承、保护、发展建筑文化遗产及园林技术,推进外传统建筑学术交流而深受业界拥戴。2011年正值梁思成先生诞生110周年,在中国文物学会批准下,于2011年12月8日至9日召开“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相信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定能成为业内树立新学风,开创新事业的务实创新的学术会议。 建筑学家及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1901年4月20日~1972年11月9日),作为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朱启钤先生指导下,与刘敦桢先生一道成为中国文物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先驱及倡导者。对他的贡献已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清华大学“梁思成诞辰110周年”时所言:“梁思成先生以其严谨学风
本书是“世界大学人文建筑之旅丛书”之一,从人文的角度介绍了哈佛大学校园中历史性和重要性的建筑。本书规划了12条路线,中间穿插4篇有关哈佛历史与建筑关系的焦点短文,哈佛大学本部、人文与科学研究所、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的建筑在书中徐徐展开,配以200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令人有神游其中之感。本书中文译稿属哈佛人出版社所有。
本书是“世界大学人文建筑之旅丛书”之一,从人文的角度介绍了哈佛大学校园中历史性和重要性的建筑。本书规划了12条路线,中间穿插4篇有关哈佛历史与建筑关系的焦点短文,哈佛大学本部、人文与科学研究所、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的建筑在书中徐徐展开,配以200多幅精美的彩色照片,令人有神游其中之感。本书中文译稿属哈佛人出版社所有。
立体构成是关于空间立体造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如何在三维空间里将立体的造型元素组合出遵循形式美原则的立体形态,并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在艺术造型的基础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这三门学科紧密相联,在进行创作活动时,常常需要同时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在立体构成课程的训练中,往往使用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空间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这利于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对立体造型物进行科学的解剖,并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它的研究内容是将涉及到各个艺术门类的相互关联的立体因素,从整个设计领域中抽取出来,专门研究它的视觉效果、构成和造型特点,从而做到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立体形态。
道家的和谐生态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中所蕴涵的生态整体思想,也有“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观念对自然价值的尊重;既有“少私寡欲”的适度消费理念,又有贵生戒杀精神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是人类生存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道家理念揭示了中国哲学本体论核心的内在关系:天道生阴阳,阴阳成五行,五行变化成万物,而万物的存在和相互关联的奥妙就是彼此的和谐。和谐的家居环境,乃至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正是人类高质量生存的目标。
正如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简史所述,日本建筑学会的本资料集成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在结束上次大修订后,历经17年有佘至世纪之交的今天,又迈出了此次全面修订的一步,这不能不说是偶然,也是必然的机遇。2000年6月,以日本建筑学会为首的5个建筑相关团体制定了《地球环境·建筑宪章》。正如在宪章中所提到的那样,出于对地球环境的考虑,面向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社会,要求建筑和城市的规划、建设、使用及继承各方面要转换思想。如果夸张地讲,至今我们都还面对着克服近代主义建筑设计方法这一课题。变革不仅仅是停留在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建筑上,而且必然还涉及对现有资源的评估以及对资源再生的认识。 按照这样的看法,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的修订可以比喻为建筑物的更新。对设汁中所必需的资料来说,如果要具备时间上的稳定性和必要性,就
正如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简史所述,日本建筑学会的本资料集成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在结束上次大修订后,历经17年有佘至世纪之交的今天,又迈出了此次全面修订的一步,这不能不说是偶然,也是必然的机遇。2000年6月,以日本建筑学会为首的5个建筑相关团体制定了《地球环境·建筑宪章》。正如在宪章中所提到的那样,出于对地球环境的考虑,面向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的社会,要求建筑和城市的规划、建设、使用及继承各方面要转换思想。如果夸张地讲,至今我们都还面对着克服近代主义建筑设计方法这一课题。变革不仅仅是停留在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建筑上,而且必然还涉及对现有资源的评估以及对资源再生的认识。 按照这样的看法,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的修订可以比喻为建筑物的更新。对设汁中所必需的资料来说,如果要具备时间上的稳定性和必要性,就
本书详细解析了世界范围内25栋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建筑设计实例,其中包括了流水别墅、萨伏伊别墅、巴塞罗那展馆、但丁纪念馆世界知名建筑设计项目,也包含一批具有鲜明地域与设计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也很好值得广大建筑专业师生和从业设计师阅读参考。本书中的分析试图提取特定建筑作品中明确的观点,它们的确对人类思想那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的能力充满敬畏与尊重。除了产生理念的能力外,没有其他能力使得人类更具人性。理念究竟来自哪里,以及它们如何成为现实的问题是科学无法回答的。但或许“它们来自哪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解释:当我们批判的、戏谑的说笑,与他人的观点相遇,会有一种被扭曲、再诠释、相矛盾、再创造的能力,新的观点就以这种方式产生了。当然,我们很难发现保证新颖的观点,通常它们都是被诠释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建造技术的提高,建筑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其建造完成周期越来越短。如今,即使是特大型建筑物,也能在短短两三年内完成从策划到建成的过程。过去那种重大工程延续几十年甚至跨世纪的现象不见了,建筑工程由按部就班的程式化过程转变为追求高效率和多样化,这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题这种近乎考试、能衡量个人快速设计能力的方法,也被广泛运用于设计院招工、研究生入学、注册建筑师考试等方面。其实,在就业、升学等多重压力下,那些准建筑师们早已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除了参加学校正常组织的快题练习外,都自觉地在课外加强自我训练。本书通过平时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点滴积累,从基本概念和方法的讲授出发,到各种类型的快题实例分析,旨在挖掘出快题设计中的一些共性规律,并讨论评价标准,以期为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