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神经内镜委员会主委张亚卓教授组织全体委员编写的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其目的是为了规范神经内镜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操作技术及适应证的选择。本书内容包括:神经内镜的仪器设备、手术技术的训练、 技术操作特点、技术培训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常用神经内镜手术。
《颞骨侧颅底解剖与手术图谱》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军教授的耳显微耳神经侧颅底外科团队与意大利皮亚琴察耳神经侧颅底外科中(Grouppo Otologico,Piacenza,Italy)的M.桑纳(Mario Sanna)教授合作编写的一部集颞骨侧颅底解剖与临床手术案例为一体的侧颅底外科手术学著作。《颞骨侧颅底解剖与手术图谱》集中介绍了目前颞骨侧颅底外科最主要的手术径路及所需的手术技巧和专业知识,展示了近五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颞骨及侧颅底解剖及疾病诊治方面的工作。 《颞骨侧颅底解剖与手术图谱》共分17章,涵盖了从颞骨与侧颅底解剖训练相关的实验室准备、外科手术技术、应用解剖,到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采用的颞骨外侧切除术、扩大迷路径路、耳囊径路、耳蜗径路、乙状窦后径路、颅中窝径
本书是部由从事颅底外科工作的多学科专家联合撰写完成的颅底外科学专著,它包括了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颔面外科、头颈外科等多个学科内容,是这些多学科专家多年从事颅底外科临床实践的总结。全书共25章,分为总论、常见颅底外科疾病、颅底外科手术入路、颅底外科技术四个部分,内容涵盖了从中国颅底外科的历史到颅底外科多学科机制的建立;从颅底外科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历史沿革,到颅底肿瘤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及规范化的诊疗原则;从颅底外科跨学科领域的代表的个性化的论述,到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手术方法的变革和手术技能的提高,以及围术期的患者管理;从常见的颅底肿瘤(如脑膜瘤、脊索瘤、神经鞘瘤、骨源性肿瘤)的基本知识和诊疗标准,到按照解剖部位划分中线颅底、侧颅底和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
室内设计徒手绘技法火星课堂是“火星课堂?建筑设计”系列中的一本,专门介绍室内设计中的手绘技法,全书共13章。章~第5章详细讲解了手绘工具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快速表现中的点、线、面的基础知识;透视原理及各个透视的绘制技法和临摹练习技法;构图时的注意事项等。第6章~1章主要讲解了彩色铅笔与马克笔在快速表现中的使用技法;不同材质的表现技法;陈设与配饰的表现技法;空间着色的技法;建筑景观的表现技法;设计方案中的平面与立面的表现技法。2章主要讲解了设计与手绘的关系,包括如何观察事物、发现并记录事物等内容。3章为家居空间和工装空间的表现案例赏析。随书带1张9多媒体教学,内容包括书中部分内容的视频教学,并且多个精彩手绘案例(从起稿到上色)的教学视频。室内设计徒手绘技法火星课堂可作为建筑设计、环艺设计、景
《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2012版)》(作者中华医学会)补充近年、外临床资料,如未破裂动脉瘤的诊疗规范;增加了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出血、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等章节;对功能神经外科疾病一章重新编排;补充完善了脑肿瘤间质内放射治疗及脑活检等立体定向技术。另外,卫生部主持制定的临床路径已在很多医院采用,需要进一步规范普及,本次再版增加了17个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是非手术治
本书共分22章,详细介绍了立体定向多方面知识。-6章是立体定向基础:包括立体定向基本知识、各种定向仪使用、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立体定向手术的麻醉、立体定位图谱和脑毁损灶制作方法等。第7-22章收集了、国外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对治疗各种疾病的术前准备、麻醉、体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技术操作、并发症和处理作了详尽阐述。对今后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发展趋势及感兴趣的课题:如虚拟现实(VR)技术、药物依赖性戒断立体定向术、人工器官功能重建立体定向术、机器人在立体定向技术中应用等也作了介绍。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全书50万字,插图260幅。本书主要供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外科以及各相关临床科医师、科研人员、院校教师、研究生及专业进修人员参考。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是非手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