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分析力学的简明教材。全书共分10章,第1~3章阐述了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分析静力学与动力学普遍方程等; 第4、5章属完整系统动力学,内容包括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尔顿正则方程; 第6、7章为力学的两种变分原理,内容包括积分型原理(即哈密尔顿原理)和微分型原理(即高斯原理)两部分; 第8~10章为非完整系统动力学问题初步,内容包括*类拉格朗日方程、阿沛尔方程以及凯恩方程。全书重点强调分析力学的基础理论,注重分析力学的基本方法,并阐述数学公式所蕴含的物理意义。书中共配有200多个例题和200多道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因此有较好的教学适应性。建议授课学时为48~64学时。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工程力学本科及机械类或相近专业研究生的分析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有关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五版)
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中的两个重要基础理论,本书篇讲述弹性力学理论,第二篇讲述塑性力学理论。 矢量和张量分析是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矢量和张量的指标记法及运算方法首先在章中阐述。第二至四章讲述弹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五至七章讲述塑性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第八章是关于金属的塑性理论,第九章简要地介绍求解弹性和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也是为了适应大学进行“双语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适用于机械、土木、航空航天、交通、材料等专业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师的提高和研究参考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20年中陆续发表或尚未发表的30多篇文章。分为人物篇、事件篇和议论篇三部分。这些文章概括了作者认为对力学发展乃至对整个科学发展比较重要而又普遍关心的课题,介绍了阿基米德、伽利略、牛顿、拉格朗日等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还对力学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如能量守恒定律、梁和板的理论、永动机等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介绍。每篇文章中,有作者对历史事实的认真考据,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同时,涉及当前科学和力学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一些议论。本书对科学史有兴趣的读者、对学习力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本书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力学与理论力学(第二版)》(分上、下两册)完全配套的习题解答,是学习力学与理论力学课程的配套辅导书。本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为学生提供完整而详细的课后习题答案,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完成考研备考学习。
本教材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重点讲解流体力学与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流体静力学基础、流体动力学基础、黏性流体运动及其阻力计算、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等理论基础。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总结长期的教学实际经验,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而编写的。本书注重工程实际应用,从力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各章中精选了大量易于学生理解的工程和生活实例,以便于学生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包括:静力学(静力学基础、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拉伸与压缩、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剪切和挤压、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强度、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书后附有常见截面的几何性质、型钢表。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各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中、少学时)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集中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二十一篇文章。作者从日常熟悉的现象入手叙述这些现象背后普遍的力学道理。例如谈论飞机为什么能够飞起来,从拍西瓜引出医学上常用的核磁共振、CT和超声检查,谈论摇撸、刹车、差动齿轮、高楼边上风大等问题,都采用独具特色的叙述方式,启发读者做进一步的思考以弄清这些科学技术领域的关键。抽象性是近代力学发展的一个方面的特点。书中有几篇文章,如谈对称、变换、细观力学等,从比较直观的现象把读者引向比较抽象的思考。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沿着作者的思路做进一步的动脑筋探讨,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本书可以供高中生、理工科大学生、教师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本教材根据*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精华,尤其是德国教材所具有的起点高、内容广、简明扼要的优点,结合作者20多年从事基础力学教学的丰富经验编写而成,是面向对力学知识有一定要求的非机械专业的少学时“工程力学”课程新型教材,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更高要求。本教材分为两篇:篇为理论力学,包括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点的运动学、刚体运动学、点的复合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达朗贝尔原理、动能定理和动量原理;第二篇为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绪论、应力状态理论、杆的拉伸与压缩、扭转、梁的弯曲应力、梁的弯曲变形、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能量原理和压杆稳定。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由刘瑞堂,刘锦云著,全书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在各种载荷与环境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重点阐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本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与评定方法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本书是为适应应用型本科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编写的。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朱炳麒主编《理论力学(第2版)》的教学内容,按照“注重基础,强调应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和编写,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和土木类各专业中等学时的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本书由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间力系、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等13章组成。本书分章安排内容,各章由习题和复习题两部分组成。习题设计成活页,以方便学生完成作业。复习题设计成填空题,以方便学生复习。书后附有习题和复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理工科非力学专业“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依据“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本书共12章,包括:绪论、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动载荷及交变应力、附录等。本书重视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除绪论外,各章均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并附有习题答案。
本书分Ⅰ、Ⅱ两部分,共18章。第Ⅰ部分为理论力学的基本内容,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静力学包括静力学基础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汇交力系统与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学、空间力系、摩擦;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学、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力学包括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虚位移原理。第Ⅱ部分为提高部分,包括碰撞、动力学普遍方程、机械振动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贯彻了*《高等工业学校理论力学教学基本要求》,又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需求,融入了编者的教学经验,内容构架合理,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教师和学生教、学双方的需求。在编写方法上,本书增加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创新训练的内容
复习考研是一个相对艰辛的过程,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尚没有统一的专业课考试大纲,考生的复习资料因此五花八门。资料太多则往往系统性不足,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甚至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备考时间;资料少又起不到复习的效果,缺乏做题的训练,导致考试的时候紧张丢分。因此,选择好复习资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之一。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地应对专业课的复习,并在专业课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结构力学精讲及真题祥解》在对结构力学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的基础上,精选了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历年来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结构力学科目的大量真题,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对真题进行详细讲解及点评。 全书
这是一本为力学及其相关专业,如机械、土木、航空等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编写的弹性力学教材,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等基本概念;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和基本解法。书中还分别讨论了弹性柱体的扭转、弯曲、平而、空间、弹性波、结构稳定性及热应力等问题。为了叙述简洁,便于课堂推演,书中采用Descartes张量讲述理论的基础部分;在讲述具体例题时则使用通常的分量表示方法。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融入编者的一些体会,力求符合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以利于读者理解。本书也可作为力学工作者和结构工程师的参考读物。
许淑惠编著的《流体力学》根据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参照注 册结构工程师等考试大纲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 10章,内容分别为:绪论,流体静力学,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和水头损 失,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 道恒定流,明渠恒定均匀流,渗流,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流体运动参数的测量和 实验。书中对主要的流体力学术语标注了英文,每章 配有课后习题。 《流体力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流体 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类专业和给排水等专业工程流体力学或水力学课程的辅助教 材,或可供其他专业及有关科 技人员参考。 《流体力学》有配套课件,读者可登录我社网站 免费下载。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建设成果之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在整合电机技术和电气运行两门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水轮发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和其他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及运行维护、故障处理的实习实训项目,内容的编排方式有利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水电厂职工在岗培训教材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本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在充分汲取国内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经验、继承传统教材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为适应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学时的教学实际,将章节体系做了适当调整,附录部分增加了实验内容,既强化了实验教学环节,又减少了内容与形式的重复,内容阐述与讲解更具易教、易学的特点,更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教材共有12章,内容涵盖绪论,拉伸、压缩、剪切,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扭转,弯曲内力及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动载荷和压杆稳定等。每章都包含一定量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力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