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科学史研究论著和论文中精选了25篇学术文献,分为5编。 编从总体上把握什么是科学史,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史等问题;第2编主要涉及起源时期、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科学史研究,让读者了解科学在其起源和各个发展阶段曾经是多元化的;第3编帮助读者领略近代科学经过哥白尼革命和牛顿的综合、到19世纪完成经典科学的建立的过程;第4编展示了相对论、量子论和进化论等不同于经典科学的新科学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的发展情况;第5编着重关注科学编史学思想方面的演变,读者可以了解到从内史论到外史论、进而到社会建构论的多种科学史研究风格,以及不同研究风格之间的争论。 本书每一编之前都配有本书编者撰写的导读,每编之后列有相关的延伸阅读文献,书末附有相关的学术资源简介。 本书可供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专业的学生、教师
本书从科学史研究论著和论文中精选了25篇学术文献,分为5编。 编从总体上把握什么是科学史,为什么要学习科学史等问题;第2编主要涉及起源时期、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的科学史研究,让读者了解科学在其起源和各个发展阶段曾经是多元化的;第3编帮助读者领略近代科学经过哥白尼革命和牛顿的综合、到19世纪完成经典科学的建立的过程;第4编展示了相对论、量子论和进化论等不同于经典科学的新科学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的发展情况;第5编着重关注科学编史学思想方面的演变,读者可以了解到从内史论到外史论、进而到社会建构论的多种科学史研究风格,以及不同研究风格之间的争论。 本书每一编之前都配有本书编者撰写的导读,每编之后列有相关的延伸阅读文献,书末附有相关的学术资源简介。 本书可供科学技术史、科学哲学专业的学生、教师
中国是一个水域宽广的国家,初期,人们行路多以陆路为主,但对很多依水而居的百姓而言,水路似乎更为便捷,于是先有了舟,后有了船,并逐渐从湖面行驶到江面乃至于广阔的海面。中国的造船技术便在时光的演变中完成了一次义一次的技术革新与飞跃。
中国交通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自国家出现以来,就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交错纵横的道路、姿态各异的桥梁、功能多样的馆驿、各具特色的舟车……都展示了中国古代交通的风采。赵云旗的这本《中国古代交通》主要向你介绍了有关古代交通的概况、不同时期的道路、古代桥梁的变迁、车辆的来龙去脉、古代舟船的发展、古代的海运大国等内容。
本书是《科学史丛书》中的一种,重点讲述中世纪物理科学思想的历史。中世纪科学史,就是古希腊科学经罗马和拜占廷帝国传到世界、进而传到西欧的过程中,人们对古希腊科学的传播、消化与修正的历史。本书没有对这一过程进行全面的论述,而是单就希腊科学在西欧重现的历史勾勒了一幅清晰而又生动的图 像。全书分五章,章简要地描述了自罗马帝国晚期至公元1000年西欧科学的状况;第二章重点介绍希腊科学经阿拉伯世界传入拉丁欧洲的大翻译活动;第三章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西欧中世纪晚期科学活动的舞台——中世纪的大学,同时还让我们目睹了该舞台上演的一幕激动人心的正剧——希腊科学特别是亚里土多德的体系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斗争;第四章和第五章专门讨论中世纪晚期亚里士多德学派的物理学和宇宙学思想。中世纪晚期经院学者对亚里士多德体
本书记叙、论述了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思想的发生、递变的过程。近现代中国,国门洞开,传统社会分崩离析,西方各种思想奔涌而来,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豆剖而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许多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胸怀民族大义,筚路蓝缕,在中国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科教兴国”的活剧。其有些思想、精神,有着振聋发聩的时空穿透力,对于今天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启思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