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男,研究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原院长,现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曾入选首批中核集团 111 和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 511 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国防科工委 第一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四项、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钱三强科技奖 ,曾任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系列 之一,主要介绍磁约束聚变反应堆的科学原理、工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托卡马克型聚变堆的原理、堆芯等离子体物理、主机部件、氘氚燃料循环系统、聚变能量提取与发电系统以及其他重要的辅助支撑系统,聚变堆使用的特殊材料及其发展情况,聚变堆的安全特性、放射性源项特征、可能发
本书总结了空间核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放射性同位素电源与空间核反应堆系统的安全相关议题,包括安全原则与分析方法、安全问题与事故场景、安全防护措施及事故缓解方法,以及相关安全测试等。主要内容涵盖辐射防护与屏蔽、推进剂火灾与爆炸、轨道动力学、大气再入、撞击分析、反应堆临界安全、反应堆瞬态分析、风险与可靠性评估、事故后果分析以及空间核安全监管。 每章还对空间核安全项目中常用的计算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书适合核安全领域的师生、核工程师、航天安全专家以及其他从事相关研究和管理的科技工作者参考阅读。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本书聚焦极具潜力的第四代核电系统堆型 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以钠冷快堆和铅基快堆这两种目前国际上的主流发展堆型为主要参考对象,介绍了包括中子学、燃料与材料、液态金属冷却剂、热工流体力学、屏蔽与辐射防护、系统与设备、仪控与供电系统、安全分析、瞬态设计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本书还就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电站涉及的关键设备、系统和运行工况进行了介绍,点面结合,使读者能较全面地了解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技术原理和发展情况。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核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学科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同位素生产试验堆及其同位素提取技术的专著。 本书从同位素的应用情况、生产原理与生产方式,以及国内外均匀溶液型反应堆的发展概况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同位素生产试验堆的系统构成、设计概况,包括反应堆及主要系统、同位素提取工艺、提取系统、配套系统、核设施典型事故分析等;同时,对设计中所关注的反应性稳定性、辐射防护设计、氢气产生与氢气风险、防止燃料溶液沉淀、结构材料耐腐蚀、燃料溶液临界安全、同位素提取工艺、铀回收技术、燃料纯化技术、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液干燥成盐处理技术、取样技术等与反应堆及同位素提取工艺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本书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及高等院校核技术应用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本书涵盖了从初始燃料混合物的储存到反应堆运行产生的废气废水向环境排放前的再处理等内容,详细探讨了热核反应堆氚工艺的所有过程,包括初始燃料混合物的储存及其入堆方法,等离子体室工作气体的化学净化,实现氘、氚燃料循环的氢同位素分离,等离子体室中氚的提取,废气、废水的去污处理工艺,保护工作人员、居民和环境不受氚排放造成的危害等。后还探讨了氢同位素分离、气体除氚净化、水的除氚等系统的运行工况动力学及系统的稳态工况模拟等问题。本书对我国从事热核反应堆相关工作的科技人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供相关专业高校师生及核能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主要内容包括X射线加速器光源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电子加速器中的束流动力学基础、同步辐射原理、电子同步加速器及储存环、电子直线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基础、光阴极电子枪和射频加速技术、常规磁铁和插入件技术、束流测量技术等光源加速器的关键技术。另外还专门安排一章介绍X射线加速器光源设计实例,兼顾理论与应用。本书可供从事光源加速器相关工作的人员,如设计和研制人员、运维人员、实验用户、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研究生、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本书聚焦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候选堆型 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以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为代表的铅基快堆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发展堆型,本书介绍了与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相关的反应堆物理、热工安全、燃料材料、系统设备、源项屏蔽以及设计规范等内容。此外,本书对该堆型的技术特点、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主要设计方案进行了全面介绍,点面结合,使读者能够较全面地了解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的技术原理、系统组成和发展动态。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先进核能研发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本书主要介绍了数字反应堆的研发背景、技术内涵和应用场景,以及国内外数字反应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反应堆的科学定义、总体框架,以及数字技术在反应堆总体设计、多专业协同设计、先进建模与仿真、智能化运行维护、数字化退役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上述内容呈现了数字反应堆的概貌、特点、作用及意义,便于读者了解和认识数字反应堆技术。本书不仅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数字反应堆技术的专著,而且为核反应堆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同时,也适合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使用。
《放射源制备及应用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放射源的基础知识、制备技术、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全书共分14章,第1章介绍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发展历程及技术基础、放射源的基本特性及国内放射源的发展历程等。第2章到第10章介绍了放射源的基础知识及分类,并分别介绍了 放射源、 放射源、 放射源、低能光子源、中子源、同位素光源、同位素热源等放射源的制备技术、特性及应用。第11章介绍了放射源的活度、中子发射率、量热、亮度、污染、泄漏的质量控制方法。第12章介绍了放射源的应用技术和主要应用领域。第13章介绍了放射源的辐射防护知识。第14章对未来放射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教材的编制目的,主要倾向于研究生教育。从放射性的基本特性、放射源的基本要求、应用要求等多方面出发,由简入深,力求全方位介绍放射源的制备
本书为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本书主要针对目前放射治疗设备的主流 电子直线加速器,阐述和介绍其原理、构成、应用以及前沿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类型、临床应用中发展的技术、放疗设备的相关控制软件、放射治疗设备的前沿技术 各类图像引导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以及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的常见质量控制方法。本书可供研制医用电子加速器的科研人员、加速器应用的从业人员以及加速器相关专业青年学者参考。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本书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多种池式、壳式核供热反应堆的发展现状,特别是NHR5低温核供热反应堆的研究、设计、建造、运行及NHR200-I型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重点对NHR200-II型核供热反应堆的特点、主要参数、非能动安全特性及与海水淡化装置的多种耦合方案做了较为深入、系统和全面的介绍。NHR 200-II型核供热堆采用了NHR5低温核供热堆实 际验证过的先进理念和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一体化布置、全功率自然循环、内置式水力驱动控制棒、非能动余热排出等,具有更高的设计压力和温度,在供热的同时也具备提供工业蒸汽的能力。本书从纵深防御角度分析了低温核供热堆安全方面的多重防 护措施和如何确保消除设计扩展工况,论证了低温核供热堆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于核能供热和核能海水淡化相关领域的各级领
本书以世界三次严重核事故为主要内容,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为基础,对三座核电站的基本情况、核事故发展的始末、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周边环境及其恢复情况、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阐述了我国在吸取核事故所带来的教训的同时,不断改进、提升核电安全水平所采取的行动,包括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在运核电项目、更新设计理念以及核电技术创新等;并以重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纪实的形式,为读者展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周边环境及其恢复情况。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作为第四代核能系统之一,具有良好的核燃料增殖与核废料嬗变潜力,拥有突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被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认为是有望率先实现工业示范化的堆型。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是研发和设计关注的重点。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欧盟框架下SESAME项目中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以及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着重介绍了液态金属热工水力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进展。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研发和设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共6章,针对超临界水冷反应堆内的材料辐照损伤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综述性地介绍了超临界水冷反应堆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概括性地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基于研究现状,从三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探究了带电粒子、 射线以及中子对材料的辐照损伤机理,建立了定量描述材料辐照损伤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针对超临界水的化学特性、辐照条件下的感生放射性以及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水质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针对超临界水堆中材料的常规化学腐蚀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本书结合了密封行业技术积累和最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从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静密封技术的核心内容,书中详细阐述了密封技术的研发过程、试验、鉴定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原则,同时对结构设计与优化策略,数字化模拟,密封标准质量控制,失效分析,安装以及核动力设备对密封的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介绍了相关重要应用案例和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核动力设备密封泄漏监测技术等。 本书理论和实践结合,内容翔实,贴近工程应用,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书可供工程公司、研究院所、运行核电站、设备制造企业、密封研发制造企业等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为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 之一。该书主要介绍了浮动核电站技术特点和应用需求,以及国内外浮动核电站研发及应用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针对我国大规模海上能源需求,如渤海湾稠油热采、南海岛礁供能等设计研发的浮动核电站型号ACP100S的总体设计、堆芯设计、反应堆系统与设备设计,平台系统与设备设计,安全分析,严重事故对策与应急策略,浮动核电站运行分析,浮动核电站经济性分析等内容。通过上述内容呈现了浮动核电站的概貌及其特殊性,为读者了解和认识浮动核电站提供了便利。本书是国内首本系统介绍浮动核电站设计的书籍,阐述了从陆上核电站转向海上核电站带来的设计挑战,填补了国内浮动核电站书籍出版的空白,可供核反应堆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中参考,也适合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使用。
本书为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按照离子加速的原理,加速器主要分为高压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和直线加速器三类。其中,高压型加速器是利用高电压形成的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加速的一类加速器,是低能核物理研究与核技术应用常用也是有前景的工具之一。本书主要介绍高压型加速器的原理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具体包括高压型加速器的原理、结构、部件以及技术现状;高压型加速器在核物理实验研究和加速器质谱仪研究中的应用;高压型加速器在离子束分析技术、辐射物理与生物及材料辐射损伤研究中的应用。本书适合核科学与核技术学科及相关应用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及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以安全空间塑造前沿理论为基础,遵循 安全空间 国土安全空间 战场核生化安全空间 国土核生化安全空间 结构思路,探索国土核生化安全空间塑造的战略性与系统性。内容涵盖战争及平时核生化武器威胁与突发事件分析、国土核生化安全空间塑造的概念方法、区域格局划分,以及预警体系、防御体系、力量体系、指挥体系与行动体系等,另附外军参与国土核生化安全应急救援的典型案例。读者对象为国家核生化安全领域、军队核生化防护领域工作者,对政治、外交、军事、经济领域战略学者和规划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作为战略学、国家安全学、核生化防护等学科的参考资料与学习教材。
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 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 之一。本书旨在服务于国内外进行高能粒子对撞机的设计、研究、建造与运行工作的专业人群。主要内容包括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的主要关键技术,具体有正负电子源、加速管、磁铁、电源、真空、超导高频、速调管、注入引出、控制、束测、准直、机械、辐射防护、低温、超导磁铁、通用设施、等离子体加速和高能同步辐射应用技术等,包含了前沿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对于已经有一定经验的专业研究人员或新进入本领域的读者,本书将会成为他们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