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病研究方法(第3版)》主要是为教学工作者和一般科学研究工作者编写的。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和学的大都是问题的结论。若在程度上了解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到的,也许可以教得更生动和学得更踏实。《植病研究方法(第3版)》对农业院校师生,有的参考价值。
《生物农药手册》详细介绍了活体微生物农药、微生物产物农药、植物源生物农药、昆虫天敌、昆虫信息素、基因及转基因作物等各种生物农药的相关名称、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制剂、使用技术、注意事项、储存方法及生产厂家等内容。为便于查阅,其中有些品种还列出了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是集作者数十年实践经验及观察记录的资料编写而成的。该书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园林植物常见虫害,园林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保护利用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以及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并以图文对照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危害园林植物的常见病害229种、常见虫害304种,以及天敌昆虫34种,共附1500多幅原色和生态彩色图片,涉及园林植物近700种。 本书为园林绿化工作技术人员的重要工具书,资料翔实,技术可靠,实用性强,图文并茂。特别在防治方法上,力求生态、经济、环保,尽量采用栽培技术管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在化学防治中,多选用新型、高效、经济、安全的农药。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多种检索和索引,为读者
本书围绕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技术需求,全面阐述了外测土施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中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测试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区域土壤养分分区与配方肥的设计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总结、评估与队伍建设等技术内容。特别是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重点突出了区域性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磷肥恒量监控技术,“大配方、小调整”的区域配肥技术等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等主要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供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肥料企业农化服务人员使用,也可供土壤肥料和作物生产领域科技人员参考。
《生物农药手册》详细介绍了活体微生物农药、微生物产物农药、植物源生物农药、昆虫天敌、昆虫信息素、基因及转基因作物等各种生物农药的相关名称、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制剂、使用技术、注意事项、储存方法及生产厂家等内容。为便于查阅,其中有些品种还列出了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共收录了1975~200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5 440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41个,真菌4 655个,细菌49个,难培养原核生物56个,病毒56个,线虫328个,螨类132个,寄生植物、藻类121个。寄主植物4 595个分类单位。全书共分五篇。篇,木本植物真核生物病原物。第二篇,木本植物原核生物及其他病原物。本篇完整地列出了各病原物分类单位、真菌不同发育阶段和同种异名的拉丁文名称和中文名;病害类型、寄生部位;病原新种形态特征,新病害症状;寄主植物拉丁文名称和中文名,以及地理分布。第三篇,木本植物病原物分类地位。第四篇,参考文献1 234条。第五篇,索引4套,包括寄主植物中文名、病原物中文名、寄主植物一病原物拉丁文名称和病原物拉丁文名称。 本书是我国迄今为止的一部病原学、木本植物病理学相结合的大型工具书
本书介绍了119项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可检测兽药等化学品残留达233种。部分为畜禽组织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第二部分为水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第三部分为牛奶和奶粉中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检测方法,第四部分为蜂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第五部分为动植物源性食品中其他化学物质检测方法。 本书可供质检、农业、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工商管理等单位从事兽药残留分析的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3)》收录了截至2010年11月底批准发布且现行有效的植物检疫国家标准和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共318项,其中国家标准50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268项。《进出境植物检疫标准汇编》共分三卷,卷内容包括综合类、风险分析类、调查监测类和检疫规程类标准,第二卷内容包括昆虫检疫鉴定类、线虫检疫鉴定类、杂草检疫鉴定类、转基因检测类和物种资源鉴定类标准,第三卷内容包括真菌检测鉴定类、细菌检测鉴定类、病毒检测鉴定类和检疫处理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