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矿质营养生理及养分管理》以马铃薯高产高效为目标,简要阐述马铃薯产业现状,系统介绍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水分吸收规律、养分吸收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外众多专家的成果,提出了马铃薯养分管理的策略和技术,可供从事马铃薯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适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参阅。
连翘作为观赏植物和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许多农户开始盲目跟种、粗犷放养,从而无法得到预期收入。本书重点讲述了连翘的实用栽培技术以及对种植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解答。主要内容包括连翘的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连翘的良种选择、苗木繁育、树体管理、与其他中药材的套种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采收和简简单单炮制等。
2008年以来,我有幸作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五位顾问之一,跟随中青年大豆专家们赴全国各大豆栽培区进行实地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特别是2010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8团,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连铮研究员团队育成的大豆品种中黄35产量验收,亲眼目睹、亲自见证了亩产405.89kg产量纪录的诞生。兴奋之余,令我琢磨一个问题,即:如此高额的产量究竟是怎样达到的呢?以往想的较多的是品种自身的产量潜力和与之相应的栽培措施,对生产条件即环境的生态容量却重视不够。现在懂得了,要获得高额的产量,必须注重品种、措施和环境三要素的协调一致,且三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中国棉花品种志》是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棉花品种的专著,曾于1981年出版了册。《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是第二册,开始编著于2001年。在中国主产棉省种子管理站、棉花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全书经多次校对、修改和完善,现在终于正式出版了。 《中国棉花品种志(1 978~2007)》编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7)选育的1016个棉花品种和重要种质,主要包括各产棉省审定品种739个,国家审定品种l 30个,育种品系和种质系共109个(其中陆地棉99个,海岛棉10个),以及册《中国棉花品种志》漏编的陆地棉品种(系)38个。 本书由概述、产棉省(区)品种介绍、品种目录素引、参考文献、附录和部分棉花品种照片组成。概述部分主要叙述《中国棉花品种志(1 978~2007)》背景,包括20世纪中国棉花品种改良经历6次品种更换的情况、1978
《瓜类作物的遗传资源及育种》以外瓜类作物研究资料和丰富的瓜类栽培与育种工作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科学地、系统地论证了黄瓜、甜瓜、西瓜及南瓜4大栽培瓜类的栽培与育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对瓜类作物的起源及全球分布、初生及次生起源中心、分类、历史变迁、细胞、染色体、遗传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应用、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及育种等内容展开论述。 内容系统全面,科学性强,数据翔实可靠,图文并茂。相信该著作的出版对指导优良的瓜类品种的选育并服务于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提升国外瓜类作物的科研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玉米品种及其系谱》详细叙述了数十年来玉米育种技术与方法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核心种质的类群与优模式、品种改良与创新、育成品种的亲缘、选育方法、年代及其系谱,对育成品种的育成单位、特征、栽培技术等。
《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系统地阐述了水稻经典遗传研究,分子遗传学研究与基因组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共分6篇:篇从丰富的水稻遗传资源着手,论述了遗传规律分析方法及重要基因的遗传特点;第二篇论述了近二十年来掀起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基因/QTL定位和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第三篇介绍了遗传图、物理图的构建及全基因组测序的策略,展现了水稻籼、粳二个亚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分析结果;第四篇从创建水稻突变体库的方法入手,论述了当前最热门的基因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及一些重要基因的克隆;第五篇为生物信息学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论述;第六篇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方法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可供遗传
本书按照牧草育种程序,从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开始,到育种目标制定、育种材料和技术的选择,直到新品种申报和良种繁育,逐步展开。全书结合图表、实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引种驯化、选择、杂交等常规育种的理论与技术,并介绍了诱变育种、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上的应用与进展;此外,还介绍了育种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抗性育种技术和苜蓿、冰草等牧草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书是一部集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育种手段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牧草育种技术著作。全书内容尽可能多地汇集了外,尤其是近十年来牧草育种的有关资料,融汇了多名知名牧草育种专家、学者的智慧和成果,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牧草育种的进展与成就,旨在提高中国牧草育种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牧草育种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为牧草育种的
《云南烤烟生产关键实用技术原理与实践》依据外研究成果,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云南烤烟“高茎壮苗深栽、深耕深翻高起垄、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 四项关键实用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云南烤烟生产关键实用技术原理与实践》共两篇8章. 篇(总论)12章主要论述了云南烤烟生产技术发展历程及四项关键实用技术的产生、完善, 以及中国烟草的总体发展方向与趋势, 第二篇(各论) 38 章在介绍云南烤烟气候特征与品质特色的基础上, 分述了云南烤烟生产四项关键实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应用成效.
“莲藕覆膜厢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三改”为核心,改平作为厢作、改露地为覆膜、改深水灌溉为湿润管水,实现了增温早熟、节水调气、改土调肥、提高品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应用该技术不仅节水75%左右,而且每亩平均增产鲜藕700kg"以上。鲜藕提早上市15天左右,一般每亩增收900元以上。利用覆膜的增温节水效应,可大大扩展莲藕的种植区域,减少鲜藕的长途运输,其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来函、来电咨询该技术。为此,国家广电总局拔专款,委托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将该技术拍摄成科教电影在全国播放推介。 鉴于全国各地要求,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农业推广研究员沈康荣同志的策划和主持下,将两项技术发明专利进行系统整理,编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