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木材、多功能(多目标利用)和生态系统管理三个时代为时间变量,国有林的建立与发展和私有林的可持续经营关系变化作为经济与社会、自然与生态的基本矛盾变量,搭建起世界林业发展的二维框架,旨在揭示世界发达国家如何用百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体系管理与政策体系的过程。本书的内容涉及法正林、森林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森林价值、生态伦理等基本理论的产生与改进过程,数十位林业和生态科学重要人物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对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国有林管理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对于世界国有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国有林的建立过程及其自然保护运动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林业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改革过程、发展中国家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特点也进行了简要叙述。
《城市森林廊道建设理论与实践》在总结目前外城市森林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提出了城区到山区的“城区—郊区—山区”贯通式森林廊道概念,突破城区森林“绿肺”建设的局限,更加强调森林廊道的功能,构建城乡贯通性、扩散性森林“绿脉”廊道;创新引入“近自然森林”理论以及道路生态学、河流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系统阐述了城市廊道景观、城市廊道绿化、城市森林廊道特征及其功能作用;并提出了贯通城乡的道路、河流森林廊道建设技术及其模式;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森林城市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于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对美国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系统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美国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系统概述、美国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系统的功能与成员职责、美国森林火灾扑救指挥系统的组织构建、扑救行动计划、支持ICS运行的保障条件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国是木材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建筑与室内装饰装修用材之需求量大幅上升。 本书记载了隶属83科的205种进口木材,其中亚洲及大洋洲木材135种,隶属52科;非洲木材21种,隶属8科;南美洲木材26种,隶属17科;北美洲木材18种,隶属6科;俄罗斯木材5种,隶属1科。以图示与简介的方式叙述其木材特性,对木材加工产业特别是地板、家具、胶合板、木线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供从事木材科学研究、检验鉴定、教学、生产、贸易以及使用单位参考。书中的树种中文名(木材名称)均按现行国家标准GB/T18513-2001《中国进口木材名称》进行命名和排序,对个别尚未定名的树种,暂用其原文。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由罗云建、王效科、张小全、逯非所著,《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分配研究》共分七章,具体为: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研究现状(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第二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累积速率(第三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生物量分配(第四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扩展系数(第五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换算系数(第六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根茎比(第七章)。附录中列出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数据的所有原始值和主要森林类型不同龄级的各类生物量统计值,可以供直接引用。
本书收录了数十个树种的树王,所有树王的选定均是在实地严谨调研、反复认真对比、专家细致评选的基础上完成。通过追溯树王历史、展现树王风姿,以达以树阅史、以树悟心、以树靓城的编纂目的。 以树王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主要用途传播树种的自然科学知识,以树木文化和树王特写来重现城市和树木的前世今生,把复杂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全民互动的科普话题,为大众学习树种专业知识、了解南京树王的分布提供专业性参考。在寻找树王、宣传树王的过程中,既推广科普知识,也传递城市历史文化和树王的文化价值,增进人们保护树木种质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守护并拓展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增强南京作为绿色古都的文化自信,营造“我的树王我来护,我的南京我来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你离大自然有多远的距离? 就是这本书的距离。 本书是一座连接你与自然的桥梁,告诉你身边花草树木的名字,从此,对它们来说,你不再是路人。 这是市面上本将城市花草树木与野外花草树木汇集成一册的书,让你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在书中找到所见植物。而且,查询方法简单易行,根据花的形状、叶片的形状,按图索骥即可。当你知道叫出它们名字的时候,满足感和骄傲便会油然而生! 这只是步,第二步就是要像古人学习,不仅相识,还要知道它们能否充饥,能否治病。人与花草树木相依相生,只是现代人逐渐与它们远离…… 大自然是伟大的,所谓: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 回归自然,是一种信仰!
深化林草数字化转型,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林草资源监督和生态保护思路,推进“天空地人网”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和智慧林业发展,实现林草资源万物互联、立体感知、协同监管和智能服务,全面提升林草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创现代林草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为推动林草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围绕数据治理、智能解译和数据管理发布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其中“林草数字化技术系列丛书”是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凝聚了林草一线科技工作人员的智慧。丛书很好地反映和展现了林草数字化改革建设的新进展和应用实践,对于林草数字化转型落地具有重要意义,相信丛书的出版对于我国广大从事林草资源管理、林草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