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留存至今的戏剧共 39 部,其中悲剧和喜剧*为普及。本套书收全了莎翁所有的 10 部悲剧和 13 部喜剧。对莎剧的分类主要参考了权威的牛津版和诺顿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因此,本套书的悲剧和喜剧两部分剧目,均按照莎士比亚写作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序。读者将更容易领会莎士比亚的写作脉络。本书的排序综合参考了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以及国内莎学前辈裘克安、刘炳善等对莎剧的排序。 本书所用译文的底稿,是朱生豪翻译并亲自编辑,由世界书局于 1947 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编辑过程中完全没有删改,仅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并对个别的错字、标点等做了调整和修改。力求呈现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感受。 全套书共分为 5 册,悲
《戏剧理论》采用文本分析,阐释艺术,接受美学等戏剧现象研究模式,系统地介绍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古典主义时期、启蒙时期,最后到现代主义时期,涉及众多西方戏剧史上重要理论家、戏剧流派与思潮。该书着重西方戏剧理论发展演变的关联性与逻辑性,详细阐述发生背景、原因,核心理念及影响。附录有戏剧专业术语汇编、戏剧美学理论家及作品年表、作家姓名索引等实用工具。 该书在法国1998年首次出版,后经修订于2010、2016年出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预计于2021年2月发行。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戏剧、文学大学专业用书,及法国高级和中级教师资格考试相关专业参考用书,也是普通戏剧爱好者易读的戏剧理论书籍。
本书收录莎士比亚五部喜剧代表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莎翁以轻灵的幻想、精巧的多线叙事、诙谐的对白,织造了一出出轻松愉悦的人生趣剧,发出超越时代的个性解放的呼声。
全书精选六部戏剧经典,剧目范围从古希腊一直到二十世纪,堪称一部浓缩的世界经典戏剧导读。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带着哲学问题意识进行文本细读。聚焦戏剧的核心段落,引人入胜地讨论了诸如命运、幸福、爱情、人生意义等永恒主题,让读者在感受戏剧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哲学思考之乐。
长女高纳李尔和次女里根都用甜言蜜语哄骗老人,唯独小女儿考狄利娅讲了老实话,说 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李尔一怒斥逐了小女儿,将她远嫁法国,把国土平分给了两个虚伪的女儿,结果自己却受到两个女儿无情的怠慢,一怒而跑到了暴风雨中的荒野,与乔装疯丐的爱德加为伍。后来小女儿从法国兴师来讨伐,终于父女相见,但是英法两军交战,法军战败,考狄利亚被俘,不久被爱德蒙密令处死,李尔抱着她的尸体在悲愤中疯狂而死。另一条次线索是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了长子爱德加。
本书收录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的两个名篇《金锁记》和《色,戒》。为香港焦媛剧团的舞台剧底本。王安忆的改编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精髓,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令改编也成了经典之作。 爱情天然具有原动力,所以,就要赋予反常的性质,才能燃爆它。 王安忆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根据张爱玲小说《沉香屑 炉香》改编的文学剧本,通过讲述上海女学生葛薇龙在乱世中的求学、成长、爱情与沉浮,展现了其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成人后的心路历程。
《成圣:张仲景》为 周大新剧作选 系列第一部作品,作者为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周大新早期作品《香魂女》同名电影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周大新对人性、人心的洞察细微,其笔触打动人心,感人至深。 本书是作者为被后人尊称为 医圣 的张仲景创作的剧本。张仲景虽然留下了无数个千古名方,被人们所铭记,但是记述他的史料却很少。这部剧本是作者付出了很多心血写成的。作者说,他接下来的创作重点就是剧本,这是他最看重的,也是他付出极多脑力的一部剧本。 张仲景(约150~154年 约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 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确立的 辨证论治 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历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悲剧、喜剧共同构成了莎士比亚伟大的艺术成就。他的历史剧取材于13至16世纪的英国历史,以英国几个著名的国王为主题,翔实生动地描述了英国诸王朝互相倾轧、争夺权势的复杂内幕及英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我们了解当时英国社会动态、王朝更替、宫廷生活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精选了莎士比亚的《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亨利八世》这七部莎士比亚颇有影响力的历史剧,进行了精细入微、颇有见地的研究,揭示和探讨了莎士比亚创作的新奇性。本书注重学术严谨性,论述力求深入浅出,体现导读的特点,既有综合介绍,又有重点分析,可读性级强。
《人生档案:波兰当代戏剧家剧作选》精选当代波兰多名优秀剧作家的经典作品,所选剧作主要包括《母亲》《婚礼》《人生档案》《探戈》,所选剧作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并可为我国的戏剧创作积累经验。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了解20世纪波兰的动荡历史和波兰文化在欧洲的影响。
《熊猫日记》是 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 为学龄前儿童创作的启蒙图画书,共40册。现推出第二辑“夏天的故事”10册。全书以一只名叫咪咪的大熊猫为主角,以日记体的形式,从温暖的春天写到寒冷的冬天,将新奇有趣、丰富多彩的知识融入字里行间,用一个个内涵丰富的故事讲述中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一套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成长图画书。 《妈妈,我爱您》: 是母亲节,远方的小狐狸和小鸟回来了,为妈妈庆祝母亲节;小鸡们唱着感恩的歌,表达心中对妈 爱;小牛用康乃馨编了一个美丽的花环送给妈妈;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小朋友 心卡,小朋友们把亲手做的卡片送给亲爱的妈妈。熊猫咪咪也要回家给妈妈过母亲节。 《我们从哪里来》:大熊猫是胎生动物,熊猫咪咪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青蛙是卵生动物,青蛙呱呱是从青蛙妈妈产
《前海戏曲研究:中国戏曲通论(上下册)》由张庚、郭汉城为代表的10位戏曲理论者,精汇毕生研究成果,倾注各自才华心智而通力合作完成,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戏曲理论论著,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即使对当下以及未来的戏曲舞台实践也都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全书十一章,对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对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导演及舞台美术、剧目生产等各个艺术环节,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并且各个部分都蕴含着整体的内在联系,堪称戏曲理论研究著述中的经典之作。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2015届2017届学生毕业剧本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学生作品丛书》收录了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2015届、2017届学生毕业剧本集。这些剧本均为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著名的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传说、古典名剧等内容进行创作编写的。这些内容虽然都是已有的内容,但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和兴趣进行了不同风格的创新。
本套装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创作的戏剧作品精品集第二辑,收录《锦衣》《酒香》二册三种剧目,以及相关演讲和文章。 《锦衣》是莫言获诺奖后创作完成并正式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剧作,以晚清末年的高密东北乡为背景,融合革命党青年志士举义攻打县城的传奇经历与 人鸡幻化 的民间志怪故事,亦真亦幻,充满 警世 意涵。 《酒香》收录两部剧作:《高粱酒》以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为底本,创造性地重写了 红高粱 的故事。《檀香刑》改编自同名长篇小说,讲述戏班班主孙丙组织乡民反抗殖民者却被施以 檀香刑 的悲剧故事。
帕勒登杜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方面,他是近代最重要的印地语戏剧家,被誉为近代印地语戏剧文学之父,作品代表着近代印地语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帕勒登杜一生创作/翻译了20多个剧本,留存于世的原创剧有11个,皆收录于本书。分为社会剧和传说剧两类。社会剧作以《印度惨状》《印度母亲》《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黑暗的城邑》为代表,其中《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是其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印度惨状》被认为是印地语文学中的第一部爱国主义作品;传说剧作以《信守不渝的赫利谢金德尔》《金德拉沃里》《尼勒德维》《烈女的威力》为代表,其中《信守不渝的赫利谢金德尔》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影响深远。
这门课讲的是舞蹈鉴赏,舞蹈鉴赏也可以叫作“舞蹈欣赏”,只是其中多了些品评的味道,它比“看舞蹈”高一个层次,迈进了把舞蹈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门槛,而比舞蹈鉴赏更高一个层次的是舞蹈批评,需要专门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