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代戏曲文艺文献中选录Z有价值、Z具代表性的整部、整篇或整段原始资料,以1911年为下限,按时间为序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而成的一部类书,下设理论总部、词曲总部、演*部等三个三级经目,总部之下分为法规部、戏曲集部、体类部等十五个四级经目,各经目下设题解、论说、综述、传记、纪事、著录、艺文、杂录、图表等九个一级纬目,繁体直排。
《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是著名戏曲批评家吴小如的戏曲批评文集全编, 该书以时间为主线、文章题材为副线,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谷曙光教授编注,以全新的体例,在突出《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等名作的基础上,全面收录了吴小如七十多年来有关戏曲理论、演出史料、宗派发展等方面的戏曲文章,立体、历史地呈现了吴小如的京剧批评造诣。 该书的出版,既是对七十余年的京剧演出史、流派史、文化史、制度史、理论发展史、传播史的有效梳理,也为当今京剧批评提供了宗师级的批评角度、批评视野及批评工具。
少数民族戏剧是少数民族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活化石,通过少数民族戏剧能更好地反映这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生活。此外,少数民族戏剧以其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多层次地展示了各地区丰厚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尤其是各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正是这样一部全面总结我国各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重要学术著作。全书共分三卷,上古卷,当代卷,以及少数民族戏剧名录卷。全书由著名戏剧研究专家曲六乙编著,填补了国内对少数民族戏剧史研究缺乏通史的空白,该项目曾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2013年,又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本书是一部关于近代戏曲档案文献目录的资料汇编,共收录三部目录,即《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二卷》、《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会目录》以及朱希祖的《整理升平署档案记》,其中收录了大量的与戏曲相关的档案目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他特别强调,要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国京剧艺术是世界上仅存的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戏曲剧种,京剧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现已成为中国独特的国家文化符号与标志,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文化内涵*视觉化的体现。因此,梳理、展现京剧脸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现。书稿分为三个部分:名家经典图谱,将展现杨小楼、裘盛戎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脸谱;神话人物图谱,将展现孙悟空、二郎神等经典神话形象脸谱;十二生肖图谱,将展现十二生肖的脸谱。书稿将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书写图谱的解读,让中外艺术爱好者都能够了解中国京剧脸谱文化。
《一代京剧大师 袁世海画传》由袁世海长女袁菁编著,一千余幅珍贵图片,近12万文字,近百位京剧艺术名家、评论家的点评赏析文字,详细的艺术年表,全景演绎了袁世海先生的艺术人生。从发奋学艺到推陈出新;从白头未减青春志到继往开来更奋蹄;从天伦情到师生意;这本560页的厚重画册浓缩了袁派艺术的精华,也涵盖了袁世海这位民族艺术骄傲、德艺双馨典范、继往开来功臣的不平凡一生。 京剧艺术大师袁世海先生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他天赋超群,传统艺术基础深厚扎实,在7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贴近时代、勇于探索、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一生演出的300多个剧目中,继承了架子花脸的唱腔板式和表演手段,表演人物细致入微,念白独树一帜,刻画出曹操、李逵、鲁智深、西门豹、张定边、廉颇、鸠山等众多血肉丰满、神采各异的鲜明的人
艺术的进步来源于求新与求异,它被我们称为“创意”。在本书中,19位当代杰出艺术家与插画家以访谈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独特的绘画理念与创作方法,谈吐间展现出十分可贵的艺术敏锐度与批判性思维,这对于打破既有观念的桎梏、探索绘画的表达自由具有极大的意义。 同时,他们还真诚地为学画者提供了7个方法、材料、步骤俱全的创作计划,其中新颖的理念与主题都令人着迷。通过对这些新锐艺术思维的洞察与模仿,你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触摸世界,从而能创作出脱颖而出的佳作。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还有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本书都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创意宝典。
《式古堂书画汇考》为书画着录之作,分书、画二编,各三十卷。本书乃汇辑前人书画录(如汪珂玉《珊瑚网》、张丑《清河书画舫》等)与本人亲所见闻者而成,上溯魏晋,下迄元明,视古来书画着录之作,收录最为详博。全书体例,先纲後目,先总後分,先本文而後题跋,先本卷题跋而後引据他书,条理秩然,徵引特详。兼记作品尺寸、质地、递藏,叙述作品内容,有宋元明人集中所未收者,赖此独存。间作评论,具有可观。
本书所选名剧均为京、昆剧和其他地方剧种之珍品,流传多年,建国后仍演于舞台。且为名伶所演。赏析所述为主演如何从生活和人物出发施展唱念做打的技艺,文中既有作者的研究心得,又有演员自述的表演经验。
俞振飞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京昆艺术大师和戏曲教育家。为缅怀大师风范,激励当代戏曲艺术的守正创新,上海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单位成功举办了 雅韵千秋 俞振飞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 。本书由昆曲简介、昆曲正宗、艺兼昆黄、承前启后、大师流芳五部分组成,收录展览展出所有实物的照片,如光绪元年(1875年)俞振飞之父俞粟庐亲抄的《八义记 观画》曲谱折子;1940年俞振飞绘赠刘 万山水扇箑;俞振飞编订、1945年由梅兰芳题签的《粟庐曲谱》抽印本《刺虎》;1947年俞振飞手稿《穆藕初先生与昆曲》;五六十年代俞振飞写给上海戏校学员的书信原件;1978年谢佩真画牡丹、俞振飞书李白诗扇箑,以及俞振飞不同时期演出的戏单、说明书、海报,等等,辅以相关图文,借以勾勒俞振飞丰富漫长的艺术人生,为昆曲、京剧艺术及上海城市文化留下一份
本书应该说是通俗的,不过其内容并不少。有关中国戏曲发展的许多问题,该说的都说了,而且说清了。尽管是“史略”,但依然保持了中国戏曲发展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作者所省略的主要是一些戏曲史专著中的文献史料的引述与考证。一般读者读读这本书,依然可以得到有关中国戏曲历史系统的知识。 本书虽说也属戏曲史的专业著作,但我们编著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实在是想普及中国戏曲的历史知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它的过去,关于它的现状,热爱并发展观曲艺术。
《王尔德喜剧:对话·悬念·节奏》一书收入其四出喜剧作品,对领略喜剧大师的锦心妙口,并学习现代喜剧创作以及影视剧创作精髓都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作为国内市场上仅此一部足本收录王尔德喜剧作品的著作,对于王尔德喜剧作品拜读、研究提供了更全更准确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