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以其独具特色的美学和艺术创作论,以及蕴含深意的 身体思维 ,为后世从事舞蹈的艺术家开拓了思路。《流浪舞韵》一书从中国上古舞蹈传统出发,以 人天合一 为基础,从 天地大美 畸人之美 两方面,解读《庄子》重天地、重神明、重遨游、重变化的美学思想。除了考察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之外,作者结合多年创作与演出的切身体悟,追溯舞蹈《流浪舞集》的生成经历,不仅力求挖掘《庄子》中与舞蹈艺术相关联的内容,更试图激活《庄子》的潜舞学生命语汇,以表达新的天人舞观。
本书是一部阐述中国舞蹈发展史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8章篇幅和132幅伴文插图,系统论地述了我国舞蹈艺术自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产生、发展、传承、变异的历史轨迹,丰富而又多采地展现了中国舞蹈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成就和艺术特色。全书引征的大量文献典籍和考古发现新成果,翔实而又清晰地凸现了中国舞蹈艺术的精髓;增补的许多珍贵资料和失传已久的曲谱脚本,再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历史原貌;增添的彩色图版插页,重现了许多舞蹈艺术弥是珍视的历史瞬间。
《亦文亦舞:舞在当下》是现在进行时的分享,是对起舞在每一个当下的召唤。慕羽常年活跃于体制内外。除了日常教学研究工作之外,2008年初,慕羽开始在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举办普及讲座;2012年,讲座改版为“青年舞蹈家系列对话录”。每次“对话录”,她希望深入浅出地为观众们引介中国新锐的青年舞蹈家,推荐他们的作品,尤其是即将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作品。 她10年来写作的百余篇舞评涉及中外不同舞种的舞蹈创作,既有传统的回眸,更有当代的表达。近年,慕羽还跨出学术界,尝试向公共媒体延伸,并开始写作自己的舞评专栏。 本集精选慕羽欧美游学生活归来后,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书写“国际性”身体语言的文字,涉及芭蕾、现代舞等,主要分析在京上演的国内外舞人的部分作品,以“全球在地化”的视野深入浅出地介绍当今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材系列:中国古典舞技能技巧教程》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北京市 211工程 重点建设学科,承担着为北京市和全国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艺术表演及创作人才的重任。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历经近50年的发展,已构建起以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和舞蹈学为主体的学科框架。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我院教师创作了一批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完成了多项*和北京市的研究课题,出版与发表了一批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舞蹈基础训练教程/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通用教材》从两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舞蹈基础训练的内容。教材涵盖了古典芭蕾训练、中国古典舞训练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训练。《舞蹈基础训练教程/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通用教材》所面向的群体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所以在教材编写上也突出了这一特点。*部分是舞蹈形体训练,分为古典芭蕾训练和中国古典舞训练。在训练内容的编写上由浅入深的介绍了古典芭蕾训练和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内容,在每一个动作训练中还配有组合的编排,突出了综合性的训练特点。第二部分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训练。在这部分中由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东北秧歌、云南花灯这五部分组成。在训练内容上以突出各民族风格特征为主,详细地介绍了每个民族的风格特点。训练内容清晰,从分解每个步骤,再到节奏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舞蹈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舞蹈教育自古以来就被先人所重视。三千年前的周代,舞蹈被列为青年和少儿的必修课程。课程按繁简、高低编制,分别少儿和青年习学。因而是否精通乐舞为当时人们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我国自宋以来国运日衰,故舞蹈和舞蹈教育亦日益没落,乃至勾栏、瓦舍只供人们娱乐观赏。于是在人民的意识中,舞蹈亦非大雅之物。 民国以来,民族振兴运动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化艺术受到国家的重视,舞蹈教育在全国各地普遍地建立起来,培养出许多出色的舞蹈专门人才。但是,普及的舞蹈教育尚未纳入国家的教育计划。当前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小学、中学、大学都设有舞蹈课。在我国,由于开放改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所谓富裕而后知礼(中华民族是礼
舞蹈是这样一种艺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肢体语言,让个体的精神灵魂,与神沟通。 舞蹈产生的时间,可能早于一切艺术。人类走出混沌,在语言产生之前,他们就有了激情与梦想,就产生了与神沟通的愿望。面对身外这个十分空旷的世界里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他们显得无助和茫然。对神的敬畏与自身体内奔涌的激情,交汇成舞蹈艺术产生的生生不息的源头。 对于个人而言,舞蹈开始于在母腹中次蹬腿的瞬间。那种在运动中产生的自然与美的律动,成为美的本质的特征。 古人认为,舞蹈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人的情感是由外物引起的;舞蹈所表现的情感正是那种用语言和歌唱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 舞蹈,就是生命本身。闻一多先生说,舞蹈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的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
作者在编写《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参考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有关舞蹈教学法的教材,采用由浅入深的写法,从基本动作训练开始,循序渐进,再进行舞蹈组合训练介绍;动作练习的程序从单一型开始,然后过渡到组合型。《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由四个部分组成: *部分:基础舞蹈,包括热身操、关节活动、地面训练和常用舞蹈基本步伐训练。 第二部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和中国古典舞蹈作品练习,以及中国民间舞基本动作训练和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汉族等舞蹈组合的练习。 第三部分:芭蕾舞的训练组织及外国民间舞组合练习。 第四部分:社交舞蹈的基本动作训练和华尔兹、布鲁斯、伦巴和恰恰舞的组合。
京剧乐队的文场是由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这四大件组成的。这种组合是前辈艺术家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缺一不可。这四大件用各自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域、不同的技巧,共同演奏出了京剧旋律特有的韵味,给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好的电影就要回归电影的本质,和文学一样,给观众讲一个感人肺腑的好故事,这个故事也许像安徒生童话般令孩子们沉浸其中,即便长大以后也会留有回忆;也许像伊索寓言一样,表达梦想,拥有象征;同时,这个故事还要能帮助观众走出困惑,重新思考。这就是好电影。 我一直遵循这个好电影的标准,也希望能把这个标准作为欣赏电影的底线传递给读者。当一大串烂片充斥影院之际,*好的做法就是连续几个月不去看,直到心仪的那部好片降临银幕。不能因一部电影票房惨淡而忽略它,亦不能因一部电影为所有人叫好而失去理性。这就是通过思考给予我们欣赏艺术的力量。
本书梳理了中国新式戏剧的发展历程,包括留日学生将新剧移植到中国、反映时事及搬演外国剧本的剧目并存、专业戏剧人才和戏剧学校出现、本土创作的优秀剧目诞生、新剧为社会运动和抗战服务等各个阶段,记述了当时各个戏剧流派和团体如春柳社、春阳社、辛酉剧社的兴衰,又描写了以及众多剧人包括洪森、李叔同、曹禺等剧坛翘楚的创新尝试和生命浮沉。 ?新剧的天幕上,众星璀璨:李叔同、洪深、曹禺、郭沫若……他们是亮度最高的大角星、参宿七、心宿二、轩辕十四,光芒映照古今;还有更多的伴星,共同点缀出华丽的夜空。 ?这些明星,是这样的年轻:张伯苓,担任南开校长出演《学非所用》时33岁;张彭春,导演《新村正》时29岁;曹禺,写出《雷雨》时23岁……这群年轻人,在任情使性与节度中和之间,建立起一座座灵性的殿堂。 ?新剧舞台,
表演、导演、编剧以及剧场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意义非凡,它们的发展构成并丰富了戏剧的历史。本书探讨了从在狄俄尼索斯神坛周围所唱的赞美诗中描述的古老戏剧的起源,到当今各种迷人的戏剧形式。作者菲利斯哈特诺是《牛津戏剧大辞典》的主编,这部著作是其有关戏剧历史的权威著作。他关注戏剧发展的趋势,包括表演艺术、混合媒体工作台、多元文化的戏剧、女权主义与戏剧的关系、舞蹈戏剧和民族戏剧。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其中包含了丰富详尽的图片以及*的参考资料。
常任侠著的《中国舞蹈史话(精)》由二十四篇文章构成,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作了细致的梳理。作品以时间为主线,从原始古代以至近代,每一时代专文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着重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突出了舞蹈发展的时间性,并从舞蹈美学的物质基础、本质灵魂、表演手法等方面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质。
本书为舞蹈评论集。对于舞蹈行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过去常常只是阈限于期刊、报纸中对热点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之中,读者也基本是舞蹈艺术行业的从业者或研究者。但是事实上,随着目前我国的舞蹈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艺术问题探讨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拓展。因此,该书的结集出版不仅对舞蹈事业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可以起到普及舞蹈艺术知识和评论鉴赏的目的。 作者出生于艺术世家,1996年起正式发表舞蹈评论文章,现在国内主要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而广受好评。此次通过北京市文联 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丛书 项目的专家评审,精选个人60篇文章,书名《古风舞蹈评论文集》(作者笔名为古风,书名题字已故著名舞蹈史论家、百岁老人彭松先生)。文集划分四个板块:*板块舞蹈理论研究(17篇);第二板块舞蹈作品评论(19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