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大批 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 、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并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发现的 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1所出石灰岩为 多。造像总数达四百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529)与北宋天圣四年(1026)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龙兴寺北朝时期作品,镂刻精妙,工艺特殊,虽然经过毁法时破坏,但仍可见其时佛像造型的丰富多样与时代特征。 极为珍贵的是,佛像多数保存了表面的彩绘贴金,使今人得睹当时雕刻作品均有富丽
《安东尼·葛姆雷谈雕塑》源自安东尼·葛姆雷2009年到2014年的几次演讲和报道,其中包括他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考陶德艺术学院、萨默赛特宫等地方的演讲,还包括他在BBC3台的五集写作节目中的演讲等。书中既有安东尼·葛姆雷在各种场合的重要雕塑作品,也有其他几位颇具影响力的雕塑家的代表作品,且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介绍,集中阐述了安东尼·葛姆雷的创作思路及艺术特点。
本书基于我国民间传统工艺技艺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梳理我国民间传统石雕的技法,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民间传统石雕技法,按职业人才技能培养要求,编写以实训为核心的石雕石刻训练教程,为爱好和学习石雕的人士和教学机构提供教学指导与参考。
《陈洪绶花鸟草虫》是明代绘画奇才陈洪绶难得一见的精品。册页共十二开,绢本设色,分绘茶花蝴蝶、桃花蛱蝶、萱花蜗牛、牡丹蛱蝶、蔷薇蝴蝶、紫菊蝴蝶、竹禽、水仙竹叶、古槐双禽、红果草虫、奇石、梅石等景物,款署:“豁山洪绶写于榕醪山馆。”每开俱有“洪绶”朱文长方印及清人孙均对题,册前有签条“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看篆楼珍藏,药房书签”,画后有崇恩、潘厚、潘景郑三题。
本书从雕塑造型角度阐述“构造”概念,分析构造与雕塑之关联,认定构造与雕刻、塑造并列,是雕塑成型方式之一。书中论述了雕塑构造的兴起、表现及意义,展开叙述了雕塑构造的方式方法和形态变化。作者还结合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状况对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作了引述。全书图文并茂,既可作为艺术院校和普通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现代雕塑课教材,也可作为雕塑从业者或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阅读书籍。
《中国雕塑年鉴(2017)》记录了外知名雕塑艺术家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创作的代表作品,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艺术事件和重要文献资料。《中国雕塑年鉴(2017)》按类别设为“人物”“纪事”“文献”栏目,每个栏目下分设子栏目。记录范围分别是:人物:囊括了雕塑界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雕塑家,刊载了他们创作于2015年至2016年的具有学术贡献和实验探索精神的雕塑作品。 纪事:记录2015年至2016年发生在雕塑艺术界,重点是中国雕塑艺术界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展览、交流、研讨、拍卖等活动。 文献:提供了2015年至2016年对于雕塑艺术的发展和探索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献索引。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件及作品等为纬,较为准确翔实地编织出先秦至明清中国石刻艺术发展的历史场景。全套共分三卷本,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一卷、《隋唐五代》一卷、《两宋辽金西夏元明清》一卷,三卷资料翔实,史论结合,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员参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端砚》内容简介:端砚因其石质优良、石品绚丽、雕工精巧,文化底蕴深厚而被誉为(众砚之首)。它是用广东省肇庆市郊斧柯山端溪观石制作的。端砚始于唐,盛于宋元,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已有近1300多年历史。
中国的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品类繁多,雕工精湛,主要有石雕、木雕、砖雕、牙雕等。雕刻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动物、植物或是风景,都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虽然这些艺术杰作多出自一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之手,但千百年来,它们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流传至今。它们充分表现出民间艺术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构思和奇特的创造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
天地无私所以滋养万物,积善立德惟人修身勉力可致。所赖道、儒二宗振国化民,成就古老中华礼义之邦。后释教东渐,于道、儒之外刖立宗法,阐八苦、扬四谛,宣六波罗之妙法,解八正道之渊源。既入我邦,历代贤达融儒鉴道,三教汇流,遂成中土佛教之大观,更有异于天竺本土。先贤有言,佛教造像,于空寂之外,塑以人形,意谓人人皆可证道、个个均能做佛,故史籍亦以“象教”名之。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卿相,下至贩夫走卒,常捐金赠银、布施供养、勒崖刻石、镌经镂像,以为通西方之捷径、超六道之坦途。故时世迭更,造像迥异,是以晋瘦唐丰,代有不同。 《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一书,作者穷八年心力,索隐钩深、寻经据典,以时代区域为依凭,对中土佛教造像风格之演变、造像断代沿革之轨迹等艺术论题的阐述,颇有建树。且存世至今的佛教
印度古代雕塑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与宗教紧密结合又是印度古代雕塑的显著特点。由张荣生编著的这本《印度古代雕塑》主要介绍了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以及耆那教等的印度古代雕塑,入选的都是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每件作品附有文字说明,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雕塑读物,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印度古代雕塑之用。
《四季如歌: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是世界美术院校教育丛书之一。俄罗斯艺术对我们中国的影响可说相当长远了。最重要的影响是解放以后,由于政治上的“一边倒”,从整个美术教育体制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都成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的主流,真是“目不斜视”“心无旁鹜”,从上到下,举国一致。在此期间,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但从总的艺术发展来看却形成了过分单一的路子,再加上某种学习过程的开始,总容易犯浅薄和机械的毛病,因而这种学习除了写实能力上的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以外,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种“统一”很快遭到了报应。改革开放了,西方各国的潮流汹涌而至,各种流派都以十分新鲜的面貌冲了进来,短短二十多年,我们把欧洲近百年来形形色色的流派几乎都学了一遍,中央美术学院也并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