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目前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入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更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日本漆艺家大西长利先生用十五年时间对漆文化的源流进行了走访调查,这也是他至今仍在继续的事业。调查的对象包括中国、韩国、越南、泰国、缅甸、不丹等地的漆文化,以及与亚洲漆文化相关的墨西哥玛凯(Maque)文化、哥伦比亚的莫帕莫帕(Mopa-Mopa)文化。通过现场采访、对话等方式,大西长利搜集相关信息和历史资料,并记录了各地漆树种植、割漆、漆器制作、漆器使用的现状,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使用漆器的现状。此外,还调查了各地博物馆的漆器藏品、宗教仪式用漆器,以及在都市难得一见的生产生活用具等。走访旅程中,无论是在高原,还是在山谷,大西长利都会遇见髹漆的房屋、家具、灯具 见证了漆文化的生生不息。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 寸锦寸金 之称。云锦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故得此名。传统的云锦工艺主要包括纹样设计、挑花结本、造机以及织造四道流程。然而,云锦具体到底是什么?云锦里藏了哪些智慧?本书就将为读者讲述抽丝剥茧般的讲述云锦的秘密。 本书从蚕的起源讲起,直到云锦独特美观的纹样设计、鲜为人知但必不可少的意匠设计、凝结古人智慧的挑花结本工艺、巧夺天工的各类织机,直到云锦所制作的大量精美服饰篇以及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云锦作品。 本书语言轻松通俗,兼用大量精美的实物图片,图文并茂,文艺清新。
《赀物:漆的全球史》一书按照时间脉络,讲述了中国漆艺向世界传播的伟大历程,从汉唐到宋,元,明直至清,之后又补充讲述了十八世纪海上丝路漆器的展开,中美文化的互溢,以及中国向全球输出文化与美学思想的意义。智慧的中华先民不仅创造了大漆艺术,还创造了永世不衰的大漆文明,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丝路漆物所传递的文化显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轴心地位,丝路漆艺之美有力地呈现出中国与世界美学思想融合的态势。
《开物:中国工匠技术观念史》系 考工格物 书系之一,作者为央视 百家讲坛 主讲人潘天波教授。主要以 丝路文明互鉴 为研究本体,阐释丝路磨子、扇子、轮子、铁犁等技术物背后所体现的 物的哲学 。在全球史观视角下,丝路华物接通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根脉,重组了西方文明的思想资源、制度资源和技术资源,缔造了西方文明在发展动力、帝国身份和殖民攫取的时空特质,启蒙了西方开拓世界的思想与眼界,激发了西方科学理性以及工业革命的发展。丝路华物已然实现了从商品物向思想物、技术物和制度物的全球化流通与演进,彰显出从物的易位到文明创生的嬗变历程,展示了华物在全球丝路交往中的资源功能与时空价值。
考工匠物虽万千,理论精神齐如一。本著基于中华文化批评传统视角,以中华考工历史为依据,聚焦围绕从战国时期《考工记》到清代《考工典》的考工知识体系,系统阐释中华考工理论体系之精髓与概貌,并剖析中华考工的理论体系、精神体系与批判体系,还原与建构中华考工学理论的话语体系及其生成逻辑,展示中华考工与中国文化批评传统的独特渊源关系。
全书分为九个章节,分别介绍了陶瓷的基本概念、手工制陶工艺、陶轮拉坯工艺、陶瓷雕塑工艺、细节装饰工艺、陶瓷烧成工艺、陶瓷艺术、世界陶艺历史以及陶艺操作的指导建议。本书不仅旨在鼓舞初学者制作陶瓷艺术品并亲身传授他们制作方法。而且通过全彩图片以及清晰明了的步骤介绍,为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提供制陶的新思路。此外,两位作者还鼓励创造性思维,并带领读者欣赏这个古老艺术的魅力。本书以简单、浅显易懂的方式分别叙述了手工制作阶段、陀轮旋转阶段、石膏模型制作、施釉以及烧制工艺,同时附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2024美术日记一一人美 大红袍 出版30周年特辑》按出版时间收录了1993至2023年来已出版的339位艺术家以及2023年即将出版的6位艺术家的 大红袍 画册的封面图,以及黄宾虹、薄心鑫、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吴昌硕、任伯年、潘天寿八位画家的作品图,累计366幅。所收录的这些艺术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也展现了多个画派的艺术成果。 本书在装帧上延续《美术日记》的设计风格,为竖32开,裸脊装订,可完全打开平铺翻看,兼具笔记本的功能。通过这本日历,读者既可以全面了解人美 大红袍 的出版历程,也可以欣赏名家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读《2024美术日记》,看到了 中正大雅、朴真至美 的 人美精神 《2024美术日记》是一份初心;《2024美术日记》是一份传承; 《2024美术日记》是一份致敬: 赛续30年的坚持: 树立一个引领行业标准的担当和魄力!
本书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 剪纸动画是我国 美术电影 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8年试制成功,见证了20世纪中国动画的兴衰,与手绘动画、偶动画等艺术形式,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构建了富有东方特色的 中国学派 。 国内动画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动画史论、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产生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但迄今没有系统的剪制动画专题研究。本书以剪纸动画发展重要历史事件、转折节点为主线,对各个时期代表人物、作品、技法特色进行分析,以图读史、以手史料为分析依据,再现剪纸动画发展历史脉络的同时,展现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该书主要以时间为轴梳理了青瓷的历史发展脉络,勾勒青瓷艺术的发展轨迹、艺术概貌、审美特性等,使读者领略到青瓷背后所承载的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全书主要涉及青瓷艺术六大方面的史实内容: 一、夏商周汉时期的青瓷艺术诞生与渊源历史梳理,阐述原始青瓷艺术由陶到瓷的转型脉络,通过对社会基础、原瓷特征、工艺材料、装饰样式等方面的分析,论述青瓷艺术的诞生与初期面貌。 二、通过两晋南北朝青瓷艺术风格的流变和个案艺术样式的梳理分析,展现田野成果,论述青瓷工艺的创新和融合佛教文化的多元艺术样式。 三、对隋唐时期青瓷主要窑口的梳理,分析茶酒等文化对青瓷艺术工艺形态和装饰技艺创新的作用。 四、宋元时期青瓷艺术多样化互融发展达到高峰,分析主要窑口、港口和个案的艺术样式和特色,梳理其创新风格。 五、分析明清时代
"假如说《诗经》是敦厚的诗教,《楚辞》是个人的狂想,那么乐府就是大地上的歌声,它有烟火气,爱恨嗔痴,喜怒哀乐,离我们更近。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莲叶何田田,江南可采莲”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作为中国人的经典文学,乐府的声音里,有土地,有远方,有农作,有日常,有思念,有离别,有誓言,有选择——这是两千年的声音,也是此刻我们每一个人,正在经历着的一切。 《乐府之乐》精选一百三十余首不可不读的乐府诗名篇,其中有汉代古乐府,可领略恢弘的大汉气象;有魏晋文人诗,曹操、曹植、曹丕、王粲、陶渊明……体味魏晋风骨;有北朝民歌,尽赏大漠风光,南朝小调,低吟江南的都市情事。 本书的注解和赏析由国学大家王运熙及其弟子
本书是《制瓷笔记》的延续,分“ 录”“烧红”“与古为邻”“群贤毕至”四个部分。作者以烧制手工瓷器的过程为线索,从瓷器的制作工艺、烧制过程、历史文化、审美趣味等多个维度解读制瓷背后的趣闻趣事。
统的“所知”和“所见”的区别为纲,勾勒了艺术从依靠其“所知”的原始人和埃及人的概念化方法到成功地记录其“所见”的印象主义者的方案的发展历程。 本书在行文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作者深刻的理论,以简淡的语言出之,意味极其隽永,堪称是一部真正的深入浅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