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将认知行为疗法的内容和步骤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大众的书,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道路上一道卓越的里程碑。Greenberger和Padesky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引导问题、提示和工作表,作为逐步改善的工具和方法。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由国际NLP大师李中莹先生创立,是一套提升自我心理素质以及帮助他人提升心理素质的学问; 它基于世界先进的心理学专业理论,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让零心理学基础的人也可以轻松掌握并用出效果;它强调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自在随心,乐活由我;它相信你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照顾好自己的人生;它会为你的人生建立起一套免疫系统,培养你自己面对人生各种问题的能力,即自助;它的想法很简单、很直接:让你拥有简单快乐、成功满足的人生。
《系统式心理治疗工作手册》从临床实践的角度,详细介绍了系统式思维指引下的家庭治疗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工具。比如:系统治疗师的立场,如何通过观察准备会谈,如何处理搜索到的海量资料,如何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如何在治疗中有效地行动,以及最后如何再重新回到治疗师的立场上来等。 全书分为六章,具体为“窥探百宝箱:工具类型和用途”、“探索、观察、开始”“处理、分析和视觉化信息”“决策:准备合同、设定目标和计划干预”“行动:干预和陪伴过程”“系统治疗中的立场、价值观和角色”。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经典教材。《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几乎囊括了心理咨询初学者所需要了解的关于面谈的一切事情:从临床面谈的基本理论到各种实践技术,从非指导性的技术到各种高级的指导性技术,从一般的面谈过程和阶段到与特殊群体的面谈……更有大量的实际案例与临床趣闻。经过全面的修订,新版对咨询面谈的阐释更加透彻、深刻,文笔更加精彩、简洁。新版主要特色包括: ·更强调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增加全新的一章,主要是关于特别不愿意参与临床面谈的来访者和灾后抚慰等对临床面谈提出特殊要求的情境。 ·增加了有关动机面谈、焦点解决以及建构主义方法的全新内容。 无论是心理咨询的初学者,还是已具有相当临床经验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阅读《心理咨询面谈技
与艺术的关系,是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李世武著的《焦虑与艺术治疗研究》在与外前沿研究成果积极对话的基础上,在多学科互动的视角下,探索回应这一问题的新路径,提出了“焦虑与艺术治疗”的理论假设。以此理论假设为前提,本书研究了焦虑的社会属性与仪式属性,然后在巫者与信众的交互关系中,讨论了出神、积极想象、艺术构建、移情等话题。
本书的部分作者呈现了精神分析的督导视角。作者用了四个章节来讨论咨询的基本设置:时间、地点、费用和关系。这些对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的治疗都是基本而重要的。她同时还强调咨询师与来访者面对面工作时的感受、观察、移情和反移情。这些对精神分析新手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她还呈现了对一个个案长程的督导,是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的个案。对新的咨询师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了解来访者与咨询师互动的例子:边缘性人格障碍来访者如何迅速地从一端变到另一端,咨询师如何在督导的帮助下保持稳定性。在书的第二和第三部分,作者呈现了咨询新手的很多个案。我知道中国对咨询师的培训体系与美国完全不同,但我意识到不同的体系可以同样起作用。对咨询新手来说获得督导是很大的帮助。这些咨询新手很勇敢地呈现了自己的个案。我相信其他
本书是当事人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对临床心理学界影响力的著作,在近50年中改变了临床心理学界的面貌。 作为心理学业用书,它详细介绍了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并通过案例记录的重现向读者展示了该理论运用的特点及原则,直观易懂。同时,书中对该疗法在社会生活如教育、公司管理中的运用的实例分析也颇具现实意义。 除了配有大量丰富的案例以外,专业水准高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主要作者罗杰斯可说是心理学界泰斗人物,学术主张非常,对心理治疗领域影响巨大。
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 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成名以后在各地作演讲,本书即主要根据这些演讲和未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体现了罗杰斯的基本思想。 本书包括罗杰斯与各种各样群体的对话,对人们善意的提问和攻击性的挑战的回答,主题涉及罗杰斯的个人背景与生活经历、关于助益性人际关系尤其是治疗关系的实质和要素、个人形成的方向以及过程、人生哲学的讨论、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还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观在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企业组织沟通甚至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含义。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谱系中程度较轻的一种。与阿斯伯格男性相比,阿斯女因不容易诊断和固有的偏见,成了边缘人中边缘人。 本书是阿斯女们的手册。作者本身即是一个阿斯女,对阿斯女在个人生活、职业、友谊、婚姻、养育孩子等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实用性的建议;从早期到成年,从身体到情感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如果你是个阿斯女,或者你怀疑自己是却还没有得到诊断,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对于专业医疗和心理辅导执业人员,以及阿斯女父母和所爱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值得一读再读。
本书以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101种问题为例,讲述了心理咨询师应该掌控的咨询之道。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遇到的困难是其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劫难,咨询室就是一个道场,那些生命历程,那些情感体验,那些秘密,那些无法言传的时刻,在咨询室里面的每一次咨询都是一次考验,这些问题是心理咨询师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克服的困难。本书通过具体的问题类型,讲解应对问题的方法,以及其中的道理,一方面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意向性会谈和咨询第8版)》是艾伦·E.艾维,玛丽·布莱福德·艾维,卡洛斯·P.扎拉奎特所著。书中所介绍的会谈和咨询微技巧的有效性已得到450余项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的证明。不同背景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阅读和实践,逐步掌握咨询的基本技能,使用倾听和影响技巧顺利完成会谈。 学习完本书提供的众多微技巧后,咨询人员可将其整合进自己已有的咨询技能和风格,以适应背景各异的来访者、不同的会谈咨询场景,从而形成会谈和咨询的个人风格和理论。
提起“心理治疗”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倚在长沙发上,花一小时来挖掘童年悲惨记忆的画面。而一种与之不同的治疗方法暗示,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思考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式,如果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现在和未来,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时间观疗法”。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尽相同,6种影响人幸福感的时间观念分别是: 过去积极时间观(你喜爱自己的过去); 过去消极时间观(你有遗憾、过去发生过不幸的事或者被你夸大为不幸的事情); 现在享受时间观(你享受当下,喜欢犒赏自己); 现在宿命时间观(你感觉命运不受自己控制,那何必费心去控制呢?); 目标导向未来时间观(你会事先计划,做任何决定都会权衡利弊); 未来时间观(你过得很好,因为你相信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