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古文观止》(据映雪堂本排印)为底本,译注者用有关史书或别集校勘,择善而从,不出校记。同时,将原书前四卷中史料内容较强、缺乏散文美感的文章精简压缩,成为两卷;自第五卷后全部保留。入选之文多短小精彩,均是便于记诵的传世佳作。本书打破了以往此类书籍的常规模式,在原文上通篇标注拼音,省却了读者困难字、生僻字需查阅工具书的麻烦,使阅读畅行无阻。配以通俗流畅的全本译文,文义贯通,适于学习、理解古代优秀散文。对文言文的学习特别有帮助,是少儿国学入门读物。
曹植是汉、魏之际才华横溢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兼擅各体,在诗、赋、文等多个领域都成就极高,其诗歌创作尤其受到后人推崇,锺嵘在《诗品》中将曹植列入上品,称其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清代丁晏的《曹集铨评》和朱绪曾的《曹集考异》,全面总结此前曹集整理、校勘的成果,并进一步考订辑补。有鉴于此,本书以《曹集考异》为主,以《曹集铨评》为辅进行整理,合为一编,名为《曹植集》。《曹集考异》以《金陵丛书》本为底本,《曹集铨评》金陵书局本为底本。
韩非,战国时期韩国公子,喜好刑名法术之学,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所著的《韩非子》,不仅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而且汲取了先秦各种思想成果,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与复杂诡谲的社会道德,是我国古代无与伦比的政治学巨著。本书以嘉庆二十三年(1818)吴鼒所刊《乾道本韩非子廿卷》为底本,以他本校勘核定,简注通俗易懂,译文流畅准确,每篇之前有精彩提要,每一小节有深刻评析,有利于读者领会原文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的之书。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素问》原著的阅读和掌握,本书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书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素问》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用,是阅读和研究《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参考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钟振振教授即致力于贺词的研究,曾积六年之功,四易其稿,精心校注而成《东山词校注》一书,无论在校勘、笺注、编年、资料汇集等方面,都显示出精深、完备、多所发明的特点。 一直以来,钟振振先生对《东山词校注》不断打磨,力求精益求精。 在校勘上,前三卷以《彊村丛书》本为底本,第四卷 补遗 用《全宋词》本(删去误收断句一,补入整理者新发现的断句二、残篇一),参校以亦园刊本《东山词》、八千卷楼藏眠云精舍钞王迪本《东山寓声乐府》、丹铅精舍影抄本《贺方回词》、四印斋刊本《东山寓声乐府》、艺风堂抄本《东山寓声乐府》等善本、通行本。 若干篇目的校理,还利用了自宋迄清的若干珍贵的别集、选本、诗话、词话、方志、类书、笔记等。 此次整理后更名为《贺铸词集校注》,其整理之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吴文英,号梦窗,南宋词坛大家,被称为 词中李商隐 。他的创作维护了词之阴柔婉曲、含蓄蕴藉、要眇宜修的本质特性,丰富了词体艺术的技巧,为其后的婉约词树立了又一种榜样,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对吴文英的作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整理,通过题解、校注、汇评,对梦窗词的创作背景、词旨推究、版本源流、文字疏证、典故探析等方面做一综合汇编,为欣赏梦窗词和研究其艺术风格及在词学史上的地位作资料参考。
《唐宋传奇集》八卷是鲁迅先生出于对古典小说的热爱和学术研究目的而精心收集整理的,收录了沈既济《任氏传》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杜光庭《虬髯客传》乐史《杨太真外传》佚名《梅妃传》等四十余篇唐宋两代的单篇文言小说。其中狐女任氏、妓女霍小玉、李娃,大家闺秀崔莺莺,后宫宠妃杨太真、梅妃等人物形象,无不精彩绝伦,具有极强的个性和魅力,对后世小说戏曲中的狐女、青楼女子、大家闺秀形象,以及才子佳人故事原型,都有深远的影响。小说文笔华艳,情节波澜迭起,姿态横生,美不胜收,也体现了唐代多方面的社会生活。本书文白对照,对于文言文入门和欣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书 是儒家的四部经典,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论语》、《孟子》是后人编撰的关于孔子、孟子言行的记录,《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理学家极为重视这四部经典,纷纷对其进行注释讲解,其中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为著名。朱熹此书去取诸家之说,推敲注释文字,倾注了其大半生的心血。宋代以后,《四书章句集注》被列为钦定的教科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与 五经 具有同等的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学者称为笺释李清照集的 权威性 著作。徐培均先生广泛吸收前人对李清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借鉴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注》一书,另外在版本、考证、编年、补遗等方面下功夫,重新辑校李清照的作品,将她的诗、词、文汇成一书。对于*负盛名的词作,首次选用罕见的明汲古阁未刻词本作底本,校本则采用同样罕见的清汪玢辑、劳权手校本和清沈瑾钞本等。同时对诗、词、文作品尽可能作了考证编年,辨析原委,理清脉络,纠正讹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原作。书中还收录了历代对李清照的评论资料和新撰的年谱。本书以收罗完备,笺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 官逼民反 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 忠义 和 替天行道 ,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水浒传(注评本)(全三册)》以民国23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刘复藏明崇祯贯华堂刻《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为底本,以1975年北京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系对王阳明诗歌的全面汇集整理。王阳明是明代伟大的思想家、 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儒家心学流派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出色的文学家,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对其诗词作品,学界以往关注还不多,本书系对王阳明的诗歌集中进行编年、校勘、注释、集评、辑佚等系统整理,全面总结了他的诗歌成就,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既给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文本,也可让普通读者领略古典诗词之美。
《世说新语》是中国著名的志人小说,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 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大部分是东汉末直到刘宋初近三百年间的人和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本书正文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思贤讲舍本为底本,译文和注释则用张?之先生的译注本。译文通俗流畅,注释将南朝梁刘孝标注融汇吸收,更加方便读者了解《世说新语》背后的故事。版式上,我们沿用了《古文观止译注》(注音版)的模式,在原文上通篇标注拼音,使广大读者在阅读时省去繁难字的查检之劳。同时,在拼音的辅助下,可以针对性地区分阅读原文、译文和注释,获得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赋体创作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以明末娄东张氏所刊《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司马文园集》为底本,校以《司马长卿集》《史记》《汉书》《楚辞后语》《古文苑》《艺文类聚》《玉台新咏》等文献,收录赋6篇、书2篇、檄1篇、难1篇、符命1篇、自叙传1篇、琴歌2首,逐一作题解、校勘、注释;书末附 残句 、《史记?司马相如传》(节录)、张溥《司马文园集题词》;书首《前言》对司马相如的生平、成就及后人争议作了简明扼要的总结。本书资料丰富、校注详明,是研读司马相如作品的重要参考。
韦庄是晚唐五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被后人评为 典雅绮丽,风致嫣然 ;其词更是被说成 千古词宗 的发源之作,词境 清艳绝伦,初日芙蓉春月柳 。本书收入韦庄全部存世的诗词文,计诗249首,另附补遗72首,词54首,文4篇。书后附有 诗文残句 、 伪作考 、 诗词集评总论 、 书录序跋 、 传记资料 、 年谱简编 等资料。全书精校精注,每篇作品后集录前人对该作品的评语,注释以笺为重点,详细排比旧说,得出新解,翔实可信。词语注释也较详赅。这是一部迄今为止的收作品*全、考订*精审、资料*详备、注释精当的韦庄作品集,被列入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出版。韦庄集的整理、校注,前人已有不少成果。聂安福君在充分吸纳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探讨更广,考辩更细,在词语注释、典故引述、史事释证、作品背景与主旨开发上,用力颇勤,取得了一些
《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内容包括二大部分:*部份是作品的编年笺校。这是根据各种版本和有关文献,将姜词作了编年,校勘异文和笺释词语。第二部份是《辑传》、《辑评》、《版本考》、《各本序跋》、《行实考》、《集事》、《酬赠》等,特别是《行实考》,对研究姜氏生平、交游及其著述有参考价值。*后所附《承教录》,是对书中有关资料和论点的补充。这是一本广征博引、考证详明的著作,为研究姜白石作品及其生平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倡行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堪称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连苏轼也敬仰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韩愈的诗文作品奇崛雄伟、别开生面,历来备受尊崇,版本不计其数,像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成为古文创作的模范,早在宋代就有 五百家注韩 之誉。本书精选韩愈诗49篇、文49篇、赋1篇,以时间先后为序,每篇都有注释、评笺(汇集前人的评语)和按语(选注者个人的评语),书首还有长篇《前言》,如同一部微型评传,甚有助于读者了解韩愈的生平与成就。读者如果没有精力通读韩愈全集,凭此一书,足以领略精华的部分。
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 中兴四大家 。其学诗不肯死在 黄(庭坚)、陈(师道) 江西派的篱下,敢于自出手眼。他的诗颇具奇趣,令人耳目一新,时时流露出风趣、幽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诚斋体 。其散文词赋,也颇可一观。 周汝昌先生自十四岁开始读诗、作诗,如何注诗才能对今天的读者更有助益,是他常常考虑的问题。《范成大诗选》初试牛刀、与人合注《白居易诗选》之后,《杨万里选集》成为他真正将自己想法贯彻始终的部作品。本书精选杨万里诗文词赋作品,加以注释、评笺,注语清新活泼,体贴人心。1962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初版,1979年修订重印,深受读者欢迎,今以繁体横排全新再版,以飨读者。
本书是对清代马时芳正续《朴丽子》进行校注的古籍整理作品,正续共十九券。马时芳(1762-1837),名时芳,字诚之,号平泉、见吾道人、澹翁等。清乾嘉时河南禹州人。心学家,夏峰北学的后劲。《朴丽子》是马时芳著作中流布*广、声名*盛的一部,受到周作人激赏。内容庞杂,贯通古今,从历史人物事件到街谈巷议,农圃樵牧,等等,从细处着眼,将其心学思想贯注于寓言形式之中,以期唤起人情物理之思。郑州大学张艳副教授将正续两编合而为一,进行了标点、校勘,并注释了文中的典故、生僻字词,对读者阅读、理解本书有很大帮助。
黄仲则的诗歌,在风雨飘摇的旧时代,拥有为数众多的谄者。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的穷困生活时曾说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凰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巳《穴饿乡纪程3》当他走上革命道路后,在赠送给友人的一首诗中,再次提到黄仲则:嗣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寨。乙《羊牧之穴我所知道的瞿秋白》》对黄仲则的深切同情,温于旨表。 郭沬若说过,郁达夫不仅很喜欢黄仲则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似乎有意在学他,他的短篇小说穴采石矶锣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而其实是在呵夫子自遗』。乙《穴郁达夫诗词钞序》》在解放前的三十年间,有关黄仲则的年谐、评传、各种选本,陆续出版,数量之多.超过清代其它诗人。解放以后,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也是算经十书之重要一种,历来被尊为算经之首。该书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在中国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应用问题,反映了中国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每道题由问(题目)、答(答案)、术(解题的步骤,但没有证明)三部分组成,有的是一题一术,有的则是多题一术或一题多术。译注本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注释、译文部分结合现代数学知识和直观生动的图例对原文进行解读,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张伯行编选之《唐宋八大家文钞》,以 醇正 二字为标准。共十九卷,收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共316篇。特点:一、规模适中,简明精要,适合初治古文者阅读。二、八大家之名篇大半网罗其中(苏洵仅2篇),一编在手,可览精华。三、篇末集诸家评语,除编者自抒己见外,兼采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三家之说。此书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与《正谊堂全书》续刊互校,并参校以八家文集。
本书书首汇集《东坡先生墓志铭》、东坡词评等苏轼研究相关材料。正文部分包括本文、校记、朱孝臧注、龙榆生笺等内容。苏词本身之优美精彩固不必说,朱、龙二位大家的笺注考证详实、注解精到,无论对于学者研究,还是爱好者的阅读欣赏,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可谓为苏词锦上添花。书末附有篇名索引,可使读者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篇目。可以说,本书在保证学术质量之外,兼顾许多人性化的处理,力求为读者带来方便,相信会受到广大苏轼研究者、爱好者的欢迎。
王绍曾编选,杜泽逊主持整理。选录自汉代刘向《战国策叙录》至胡适《校勘学方法论》共70篇有关古籍目录、版本、校勘的文章。书分三辑,第一辑以目录序跋为主,第二辑以版本、校勘序跋为主,第三辑为配合前两辑所选序跋。选目精当,注重实际,堪称研习古籍的津梁。
本书以南宋书棚本为底本,校以乾道递修本、元修本、明治字本、四部丛刊本、《全唐诗》等,以宋人诸总集、类书参校。注释以笺疏为主,简明扼要,并辑录大量诗评。书后附有名家序跋、诗评、传记资料、年谱等。是为迄今为止*完善、*精的也是*的韦应物全集校注本。韦应物是中唐重要诗人,诗风澄淡精致,自然秀丽,兼有陶渊明、二谢之长。名句如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 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等,都能先择自然山水中*能引起人们美感的景色构成意象,具有明丽典雅的色彩美和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