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宫苑图考》收录朱偰先生《元大都宫殿图考》、《北京宫阙图说》、《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三本书的内容,原书先后于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重新排印,200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将此三本书合订出版,命名为《昔日京华》。本书以朱偰先生的原稿为基础,参照以上两个版本,订正了句读、引文的错漏,并于附录中收录了《八百年前的北京伟大建筑——金中都宫殿图考》一文及家人与友人撰写的纪念文章三篇。该书出版之初即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史的空白,如今亦是古建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通过审视1400—1900年间欧洲诸帝国法律与地理的关系,劳伦·本顿勾勒了研究世界历史的新路径,改变了我们对帝国及其遗产的理解。她认为,欧洲人将帝国的空间想象成各种走廊和飞地组成的网状结构,并且通过各种融合地理和法律观念的方式建构主权。本书作者将引导我们跨越海洋,穿过河流,翻越高山,登上岛屿,体会海盗的兴衰、叛国罪的指控、刑法的冲突和罪犯的流放如何赋予常见地理分类不同的法律意义,从而创造了各种不规则的帝国法律空间。
历史文化学家冯天瑜教授在本书中以11个司空见惯的词语进行深度辨析,深入浅出的讲述这些词语的来龙去脉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含义。通过他的讲述,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而他的切入方式是“由词通道”。“字”和“词”本是不同的概念,单个字曾经也可以作一个独立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它随着历史的 迭、人们的使用习惯等等的诸多因素,导致自身含义的变迁。这些词语的内涵以及词义变迁的情况,相当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本书另附冯天瑜先生关于文化史、师友漫谈录以及冯先生将全部家藏古代文物捐献给 的回忆录等文章,因此本书也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一代文化史家的治学方法和文人的精神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