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系统介绍了森林遗传学原理与林木改良方法,同时,还吸收了林木基因组学、林木分子育种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成果。全书共20章,第1章介绍森林遗传学的概念、范畴、历史和重要性,第2~6章概括介绍森林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第7~10章介绍林木的遗传变异和基因保存策略第11~17章详细阐述实用林木遗传改良的理论和方法,第18~20章介绍林木基因组学、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及林木基因工程。
本书是对一种红树林可持续开发利用创新模式的总结,反映了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研发工作及其取得的成果。全书共分为九章,*章详细介绍了现有红树林养殖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第二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研发历程、原理技术、构建过程、适养动物及苗种供给、运行管理、内部环境特征、人工恢复红树林的健康评价和在人工红树林湿地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展示了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可借鉴的典型案例,探索了解决传统养殖跟红树林争夺滩涂空间难题的一个新途径。
本书作者以20多年在中国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抵美后24年间对国际山茶深入调查、研究;国际同好、专家们无私提供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有关史实、新老品种彩照、育种资料、性状描述等,历经三年时间,汇总、编撰,对许多相关内容作了增补、匡正,有些资料乃首次披露于众。 中国和日本山茶早西传者并非英国人,也不是从1739年伊始。而是早在16世纪末已由个别荷兰、葡萄牙航海人员顺带去,其后,曾听从南非荷兰殖民地总督指令,把随船顺带的山茶先种植在好望角一带。 日本早在公元716年时,中国唐玄宗赏赐给遣唐使一些山茶,带回日本,有关资料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自江户时代至明治年代早期的289年间出版了许多茶花图谱、杂著、图卷、画屏等。 马来西亚和中南美洲亦能栽培山茶。 山茶学名并非由分类学鼻祖林奈首创。
本论文集共选录了热林中心近10年来(2010-2019年)200篇论文或摘要,全面展示了热林中心在珍优树种良种选育技术、珍优树种高效培育、多功能近自然森林经营、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森林资源现代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志(公元前201-公元2010)》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力求全面、准确地记述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志(公元前201-公元2010)》以自然保护事业为主线。鉴于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在因事命篇的同时,对主线密切相关内容作了“详今略古”的记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以我国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20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编写对象,提供了大量具有明显特征的照片,并按照林业有害生物发育进度和时间变化列出了防治方法,体现了简单易懂,方便查阅的编写目标。全书文字通俗简练,图片清晰明了,防治方法科学实用,可供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森林管护人员、森林经营者和林农等使用,也可用作新农村建设的科普教材、大专院校的教学参考书,希望广大读者广泛应用。
人参(PanaxginsengC.A.Mey)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黄参、地精、神草,被视为百草。主要产区为吉林省抚松、通化、靖宇、长白、集安、敦化、安图、珲春、汪清等县市,占中国境内的长白山脉的45,是长白山系的主体。目前,河北、山西、云南、四川等省,凡引种较易成功的,多为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区和半山区,土壤为有机质丰富的腐殖土,年降雨量为600~1000mm。现主要为栽培的园参,以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其对日光、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本书结合外人参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人参种植过程中典型注意事项、常见病虫草,尤其对农田栽参、林间栽参、老参地再利用进行重点解释。
熊嘉武主编的这本《新疆天山东部山地综合科学考察》分为8章,全面、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疆天山东部地区的地质、水文、植被、动物及其他有关内容。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了解天山东部地区的方方面面、对该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是具有重大保存价值的参考数据资料。
本次修改以原内部培训教材为基础,充分吸收近几年研究成果和评估实践的新技术、新动态,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的指导和支持。 本书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相关的理论和基础知识,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森林景观资产和整体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及相关的法规,评估案例等。本书主要作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教材,也可供关心和支持森林资源资产管理的人们使用,还可作为有关大专院校教学和学生自学的参考书。 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发展完善。
贵州普安龙吟阔叶林州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中的西南喀斯特土壤保持重要区的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温性灌丛生态系统以鹅掌楸、猕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体职责,集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学实习、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公益性自然保护区。本书是该保护区的科学考察集,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该生态保护区的动植物种类等各项指标,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森林植被、大型真菌、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社区发展、保护区规划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赋予林业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把林业的地位作用提升到亘古未有的战略高度。在拥有这些发展机遇的同时,林业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总的来看,我国林业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本志是近100年来温州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概论、各论、附录三部分: 概 论 简要论述温州的自然环境、植物研究简史、植物区系、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对 策等; 各论 按系统记载温州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包括科、 属、种的检索表,科、属、种的名称、形态特征、产地与生境及主要用途等,80%以上的种类附有实地拍摄 的彩色照片。 各论 记载的野生植物共210科1035属2544种36亚种178变种(不包括存疑种),其中近年 发现的新种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9个、温州分布新记录属29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32个、温州分布新记 录种192个。全书共分五卷,除索引外,**卷包含概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麻黄科至蛇菰 科,第二卷包含被子植物蓼科至豆科,第三卷包含被子植
《温州植物志(第2卷)》是近100年来温州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概论、各论、附录三部分: 概论 简要论述温州的自然环境、植物研究简史、植物区系、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等; 各论 按系统记载温州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包括科、属、种的检索表,科、属、种的名称、形态特征、产地与生境及主要用途等,80%以上的种类附有实地拍摄的彩色照片。 各论 记载的野生植物共210科1035属2544种36亚种178变种(不包括存疑种),其中近年发现的新种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9个、温州分布新记录属29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32个、温州分布新记录种192个。全书共分五卷,除索引外,*卷包含概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麻黄科至蛇菰科,第二卷包含被子植物蓼科至豆科,第
《温州植物志(第4卷)》是近100年来温州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概论、各论、附录三部分: 概论 简要论述温州的自然环境、植物研究简史、植物区系、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等; 各论 按系统记载温州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包括科、属、种的检索表,科、属、种的名称、形态特征、产地与生境及主要用途等,80%以上的种类附有实地拍摄的彩色照片。 各论 记载的野生植物共210科1035属2544种36亚种178变种(不包括存疑种),其中近年发现的新种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9个、温州分布新记录属29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32个、温州分布新记录种192个。全书共分五卷,除索引外,*卷包含概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麻黄科至蛇菰科,第二卷包含被子植物蓼科至豆科,第
本志是近100年来温州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研究 的系统总结。全书分概论、各论、附录三部分: 概 论 简要论述温州的自然环境、植物研究简史、植物 区系、植物资源的现状与评价、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对策等; 各论 按系统记载温州已知的野生维管束 植物(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包括科、 属、种的检索表,科、属、种的名称、形态特征、产 地与生境及主要用途等,80%以上的种类附有实地拍 摄的彩色照片。 各论 记载的野生植物共210科 1035属2544科G6亚种178变种(不包括存疑种),其中 近年发现的新种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属9个、温州分 布新记录属29个、浙江分布新记录利a32个、温州分 布新记录种192个。全书共分五卷,除索引外,** 卷包含概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木麻黄 科至蛇菰科,第二卷包含被子植物蓼科至豆科,第三 卷包含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