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为中国画基础技法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具有技法分析详细、画法丰富、内容多样、通俗易学等特点。本书所例举的题材为松树,书中内容有松树的叶子、枝干、树皮、树根的不同形象及画法,松树的结构分析,松树的创作步骤,完整的作品赏析等;书中图文并茂,每个画法步骤都有简短的文字介绍。
石守谦教授从2007年开始主持中研院“东亚文化意象之形塑”课题项目,在之后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撰写了六篇有关东亚山水画交流方面的论文,陆续发表在台湾大学艺术研究所的《美术史研究集刊》和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术期刊上,本书即为这六篇专论的结集。由于国内向来对日、韩美术史较少深入了解,更不用说从整体上来考察它们的互动关系,因此石守谦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具有学术上的开拓意义。 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后逐渐为韩国、日本所接受,在拥有共同理念和传统的基础上,又延展出各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比如“净土”、“桃花源”等理想之境,在将理念付诸笔端,加以形象描绘的过程中,都与各国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不断被再创作与辗转流传,生发出各种变种,塑造出既可相通但又面貌各异的文化意象,其间故事,颇值玩味。这
本卷是珠山八友山水画精品结集。收入了20世纪20-50年代大师何许人、汪野亭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王琦、王大凡等的陶瓷山水画精品80余件,便于艺术院校师生及爱好者欣赏临摹。
本书稿基于作者多年研究黄公望画法的经验总结与画法解析。内容包括概述,画具介绍,绘画技法与作品欣赏,绘画技法解析中分为山石、树木、泉瀑、点景人物四大类,同时归纳、分步骤解析了黄公望常用皴法,使内容更浅显、易掌握。
《设色山水有问必答》系中国画技法有问必答丛书之一。中国山水画的设色方法千变万化,流派纷呈。千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本册介绍了青绿山水、浅绛山水画等设色山水技法中碰到的50个疑难问题。介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重要的浅绛画法和青绿画法,如画树木、墨法、笔势、山石法、染皴法、云水、用墨等。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本着 取法乎上 的精神,阐述传统基本技法,结合传统名画作品解疑排难,除了分步骤介绍了设色山水的画法步骤及画理外,另附有独立成幅的示范图。简明实用,十分适合初学者学习参用。
本册拟收录著名山水画家周裕国先生历年来写生创作的山水画小品精品力作约70余幅,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斗方、条屏等小幅式构图表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致,画面峰峦叠出、沟壑纵横、行云流水涌动其间,给观者可居可游,可亲可爱,颇有小幅见鸿篇之美。
齐白石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经典画库系列选用了齐白石大师的国画山水精品画作近五十幅。展示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力作的同时,反映了齐白石在创作山水画方面所独具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对应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起到重大借鉴作用。
\"《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名家名作欣赏为主线,主要讲述山水画史演变的规律、脉络和主要历程,兼及画家所处历史、环境以及画家生平、创作、传闻等。 全书20章,全书15万字。每章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一或两位画家,并赏析其代表作品。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作序。 全书覆盖画 重要画家、画派,重大变化、转折,以点带面演绎古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所在,文字优美、描述风趣、图文并茂、诗意盎然。\"
施云翔是近年来在中国画坛初露头角的山水画家,也是深具潜力的一代新秀。成就和造诣把他推上了艺术院校的讲坛。他在创作上以现实主义精神为基础,融入浪漫主义色彩。他笔下的山水,气势恢宏,雄秀壮阔,烟波浩渺,光影迷离气象万千,浸透着四川名山大川的秀美神韵和大自然的奇幻灵动。《当代中国画名家技法讲座:施云翔山水画选》为施云翔同志的山水画集,供大家赏析学习。
《历代名家册页 田园山水》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之其中一册。图书以高精度大幅面等同于原作的形式,展示了历代名家经典田园山水作品,为中国画学习者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学习范本。
《徐家珏中国山水画集》 系桂林画家徐家珏近些年山水画创作的精品集。徐家珏为桂林画院院长 虽事务繁忙 但笔耕不辍 是个勤奋高产的优秀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创作 既得益于勤奋 还来自于桂林乃至广西天然的山水景观涵养 足不出户便可饱览奇山秀水 作品自然上乘。 本书图版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乃是徐家珏近年的山水画创作作品 以宏伟的巨障式山水为主要格调 描绘桂北山川。他在创作中并没有因循古人 落入摹古窠臼 而是根据自己的感知 以及对桂北山水的体味 加以提炼、润色 形成独特的南方山水样式。相应的 这些作品的尺幅也较为宏大 雄壮有气势。第二部分“钟灵毓秀 造化之功”则是徐家珏的写生作品 这些作品是他勤奋创作的见证。
画面近坡高树数株,树叶多以墨笔点出,勾有少量松枝,看似寥寥几笔,但每棵树又相互区别,笔墨变化微妙,精彩至极。中间水面平静而开阔,石滩相间层层向远处推进,远山安排在画面的*,笔触相对放松,以渲染为主,附以极少量的皴、擦。整个画面取法倪云林作品中典型的构图模式,并发展其模式和技法,意境荒寒空寂却又从笔墨的晕染上透着几分润泽。其书法师法米芾和董其昌,画面上自题“溪亭独眺。时乙卯桂月写于待雁楼,查士标”。钤白文方印“士标之印”,朱文方印“二瞻”,迎首钤朱文长方印“梅壑”。
《阳太阳全集》收集了阳太阳先生约1300件绘画、书法作品和约20万字的各类相关文章,分为6卷,分别为《水彩、油画》《山水画(一)》《山水画(二)》《花鸟画》《书法》《综合类》,该套全集全面、立体地总结了阳太阳先生在8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继承传统、融会中西、探索艺术创作民族化道路,在水彩画、油画、中国画、书法等艺术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体现了阳太阳先生提倡新绘画,为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广西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阳太阳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分卷收录了阳先生约200幅20世纪30年代-80年代创作的山水画作品。阳先生热爱漓江,他的山水画作品大多都是表现漓江风情,在作品中他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呈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视觉符号。通过这些作品能看出他在山水画中既保
关山月同志原名关泽霈,公元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县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从此,在高氏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影响下,关山月踏上了对新国画艺术执着追求的漫长而艰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