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博录》该书共三卷,由明代鲍山所汇辑而成。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中两卷为草部,下卷为木部,共著录草本430余种,为明代晚出二精良的考订野菜名物并注明性味食法的植物图谱类著作。
一、本书人名全選自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一年所编《中国人名大辞典》。编排次序基本仍其舊。 二、命名取字,上古多尚質樸,中近古特重文饰,前者多古词古義,今颇歎曉,后者多取義经傅诗文, 亦纡曲费解。 三、命名取字本有通则,但时代不同,风尚各異,且因人物身份,教飬,志趣不一,故其中亦有變化。 四、名字取義,出處 颇多相同者,故诠释时或详於甲略於乙,再详於丙而又略於丁。 五、本书於同名異字條目中,遇取義同出一處者则用“解见1”“解见2”或“解见3”等方式作解。 六、古籍傅世日久,展轉翻刻,遂多魯之误,名字产生化错,自属常事,或有发现,必就名字相协之理加以辨正。 七、本书不以帝王益號、廟號立目,如不收魏武帝而收曹操,不收流媒体武帝而收萧衍,不收太祖而收朱元璋。
《芥子园画谱》介绍了中国画的芥子园画谱的技法。《芥子园画谱》自300多年前出版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康熙年间的“王概本”、光绪年间的“巢勋本”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全书通过国画艺术家们多年作画、教学与出版的经验,同时结合中老年初学者的学习特点进行编辑出版。本次新版是为了读者阅读需要,在原有版本基础上改为大32开,版心不变,天头地角相应增大,其余则不变。
《芥子园画谱》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阐明中国画技法的图谱。《芥子园画谱》全书共分为四集。集为山水谱,第二集为梅,兰,竹,菊谱,第三集为花卉、虫草及花木禽鸟谱,第四集为人物画谱。
《荣宝斋画谱 古代部分67 赵之谦花卉》精选赵之谦存世名作40余幅,绘画题材以花卉为主。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实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的新境界。便于美术爱好者的临摹学习。
为弘扬书法艺术,普及书法知识,我们为书法爱好者编辑了这套《中国著名碑帖技法丛帖》。 《书谱》为唐书法家孙过庭书。米芾在《书史》中评价孙过庭的成就亏.“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米芾能从落脚笔画中找出了孙过庭的创造与发展,是有卓见的。 草书中有隶意而不相粘连,字字独立者为章草;无隶意而上下不相连者为今草;上字之末与下字之首相连,钩连缠绕,尽兴挥洒者为狂草。章草难学,狂草难认,学草书多从今草入手。《书谱》属今草,是学草书的极好范本。同时^《书谱》也是书论的重要著作,颇多至论,是学书者之书。 为帮助习字者临写此帖,我们从中选出清晰而有代表性的字,予以放大,汇编成册。同时附上“于右任标准草书
传统的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志和传统思想。她以东方艺术特色立于世界艺林,汇为全世界人文宝库的财富。“荣宝斋画谱”以中国古代绘画史为基本线索,围绕传统绘画的内容题材和形式体裁两方面的分别立册;以编辑典型画家风格化的作品和名作为主,注重技法特征,艺术格调和范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