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和内心的稳定;也得以看见,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作者以女性学者的细腻浪漫,挖掘诗人不为人知的一面,构建丰满立体的九位诗人;以诗性文笔,带读者跨越古文障碍,直抵千年幽微心事,照见共通的生命处境;以扎实的文献校勘和文史互证,再现诗人心灵与现实冲突的历史现场。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写的一部小说,被列为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之一。该书写成于1906年,最初连载于《绣像小说》,后又连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清官中的酷吏)误国,清官害民,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同时,小说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提炼、生活哲学及艺术、女性审美和平等、人物心理及音乐景物描写等多方面皆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齐鲁书社1981年出版过严薇青校注本(此本1985年修订过),市场认可度很高。此次整理,以齐鲁书社1985年版为底本,参校他本,附录相关评点资料,布面精装,力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阅读与典藏的优良版本。
《封神演义》写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西周英雄次第出场,非人间的神、魔都下界来助阵。人、神、魔相斗,千奇百怪的厉害武器、千万种的法术变幻,充满着中国文字特有的名词性的想象力和出神入化的美感。其中的人物姜子牙、黄飞虎、哪吒、闻太师、土行孙等,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本书是简写本,十个英雄故事,一部西周英雄史。
??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和巅*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们已经成为广大读者首*的文学启蒙书和反复咀嚼的经典之作。“四大名著大字本”是在我社优质版本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新版本,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 1、文字沿用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大名著”经典版本。内容完整,整理严谨,注释准确(四本注释共计4100余条)。 2、各书含有美观实用的图表:《水浒传》中附有“《水浒传》英雄谱”;《三国演义》中附有“三国演义地图”和“三国时期大事年表”;《西游记》中附有“西游取经历难平妖简表”;《红楼梦》中附有“《红楼梦》四大家族主要人物关系表”和“《红楼梦》主仆关系表”。 3、正文字号12.5磅(大于小四〔12磅〕,小于四号〔14磅〕字),字大行疏,能减轻阅读时的视力压力。 4
《孽海花》是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几乎同时出现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鲁迅曾称赞《孽海花》“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孽海花》原由金松岑创意,并写出了六回,**、二两回发表在1903年10月出版的留学生杂志《江苏》上;同年夏秋之交,金氏将原稿移交曾朴续作。《孽海花》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与名妓傅彩云(影射赵彩云)的婚姻生活故事为情节主线,将三十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反映了晚清同治中期至光绪后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文化的变迁。
《镜花缘》是清代长篇小说中十分奇特的一部,全书一百回。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作者以奇幻的笔法,揭示了人间社会的种种风俗败坏和道德堕落,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中突出地描摹了女子的才华,体现尊重女权的思想。全书以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展示万般世相。 此次重版,以经典的张友鹤先生校注本为基础,随书附赠《镜花缘唐敖出海游历路径表》,便于读者 好地把握原书内容。
三国正史人物,在《三国志》出场,到《三国演义》里是一番模样,再经由明清两朝戏剧将许多人物脸谱化深入人心。及至二次元,动漫、游戏、卡牌、古风小说轮番改编,终于到了如今的地步。 然而三国历史所以能流传千古,确实因为《三国演义》定本的人物们光辉万丈;加上各色小说家和说书人钟爱的改编,得以在井水处皆闻其名。且听知乎著名青年张佳玮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从君王、谋臣、丞相、名将、乱世讲述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 本书由中国*美的书设计师操刀设计,十四道印制工艺展现纸书之美,亦是*本用思源宋体进行内文排版的中文图书,随书附《三国演义》清代大魁堂刻本绣像图复刻珍藏卡牌。
《隋唐演义》(精装插图本)是“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中的一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成立之初即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的整理与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陆续出版了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古典小说作品。这些作品的整理者,均为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如聂绀弩、张友鸾、张友鹤、张慧剑、黄肃秋、顾学颉、陈迩冬、戴鸿森、启功、冯其庸、袁世硕、朱其铠、李伯齐等,他们精心的校勘、标点、注释使这些读本成为影响几代读者的经典。“中国古典小说藏本(精装插图本)”丛书将这些优秀的经典之作集结在一起,再次进行全面细致的修订和编校,以期更加完善;所选插图为名家绘画或精美绣像,如孙温绘《红楼梦》、孙继芳绘《镜花缘》、金协中绘《三国演义》、程十髮绘《儒林外史》等,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隋唐演义》从隋主伐陈一直写到唐明皇死
《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著,张慧剑校注。作者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清代社会的世间万象,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本版为方便读者阅读,根据情节内容,配有名家程十髪所绘插图,为阅读提供必要辅助。胡适曾将《儒林外史》与《水浒传》、《西游记》以及《红楼梦》并列,视为“吾国第一流小说”,鲁迅则认为《儒林外史》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儒林外史》自在我社整理出版以来,数十年一直在同类书中有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销量。其中的《范进中举》更是被广大读者所熟知。我社为老字号出版社,是国内文学、语文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我社图书是读者朋友们可以放心选择阅读的版本。
该书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将小说解读、伦理批评和叙事学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作者、作品和接受等角度对我国古典小说内容和形式方面的 美善相济 进行阐发。阐发时,既有对小说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又建构了意图伦理、故事伦理、叙述伦理、接受伦理的研究框架,弥补了国内叙事学研究对古典小说关注的不足,完善了叙事伦理的理论构建,突出了叙事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外的叙事伦理研究形成对照。本书理据充分,注重思辨,时有新意,力图给学界同行以启发。
这是本蒙古长篇小说。书前有《红云泪原序》一篇。《原序》中谈到作者自己童年时代的乐园——家庭花园西北角的一片浓郁茂密的绿荫,充满对童年时代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书末称该书于“顺治二年孟秋月十七日”撰写毕,这显然是托词。【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尹湛纳希在一首诗中,曾谈到《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这三部小说的素材,说:“两层楼之上又耸立起一层,《一层楼》《泣红亭》中璞玉公子并非杜撰;他是朝邑润亭的家父大人,从‘忠信府’这独特的名称即可了然。日后看到《红云泪》中的如玉公子,正是璞玉公子的第七子尹湛纳希。”作者告诉读者,《一层楼》《泣红亭》中的璞玉取材尹湛纳希的父亲旺钦巴拉,《红云泪》中的如玉公子取材尹湛纳希,所以是璞玉公子的第七子。《红云泪》的故事大约发生在19世纪50年
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诸子散文、历史典籍中,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小说因素。小说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小说”一词,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和“大达”对举,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经邦治国的小道理。现在我们所说的文学题材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涵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小说”一词则被人们沿用至今。 小说的起源、萌生、发展比小说概念的确立出现得更早。如神话故事的流传,当时存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被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也可称之为原始形态的小说。
打动千万人的经典《蒋勋说红楼梦》推出“青春版”,这一次蒋勋先生将数十年阅读《红楼梦》的心血之作献给青少年。蒋勋读红楼,林青霞、海清、林怀民等一众名人倾力推荐,著名教育家叶嘉莹先生称赞“不但细致,而且非常深刻”。 跟蒋勋读《红楼梦》,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青少年读者逐字逐句地细读小说,感受少年人的成长,看懂每个人在自己处境的不易,发掘人性的闪光点。 蒋勋曾说:《红楼梦》对他优选的帮助是让他能够回到十二三岁,《红楼梦》最想表达的是,活出你生命好看好的部分,让这个生命发光。它是优选的青少年读物,甚至西方写青少年的书,都没有像《红楼梦》写得这么好。 《蒋勋说红楼梦·青春版》,在蒋勋包容和善意的解读中,让青少年感悟美,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楼梦(3册)》 《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红楼梦》的版本较为复杂,主要分为抄本和刊刻本两类,早期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多以《石头记》为书名,内容不全,主要保留了前八十回内容。刻本主要是程伟元、高鹗合作整理的百二十回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整理本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其他各抄本和程、高刻本;后四十回,以萃文书屋排印的程甲本为底本,又参校了其他三个程甲本和一个程乙本。此外,还做了两千多条注释。这是一个很好精良的《红楼梦》整理本。 《三国演义(2册)》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
《牡丹亭》是明代“主情”思想新潮的结晶, 是明清传奇史的一座高峰, 数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 甚至有读者、演员为之心碎而死, 至今仍是昆曲艺术代表作之一。本书在汤显祖《牡丹亭》的五十五出中选取了三十六出, 摘录其精华片段, 对其原文情节串讲、阐释引申、赏析解读, 重点剖析所用典故和元明时期较难解的口语。同时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细腻幽微之处, 文笔清晰优美, 通俗浅显, 可读性强, 既有学术价值, 又有普及价值。
从唐高祖武德元年到唐玄宗先天初年,约百年的初唐诗坛,从王绩到陈子昂,从虞世南、上官仪到沈佺期、宋之问,许多诗人从不同侧面为盛唐诗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开元十五年前后,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岑参等人先后登上诗坛,这就是诗国的“盛唐”,唐朝诗歌大放异彩,甚至不仅仅使唐朝,也使中国古典诗歌步入黄金时代。中唐诗坛上出现了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李贺、孟郊等著名诗人,中唐诗坛仍旧百花齐放。即使到了晚唐,也涌现出了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那时的诗坛仍旧“夕阳无限好”…… 奉呈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作者戴建业去年在哔哩哔哩(简称“B站”)授课教程的上卷的内容,那门课程名为“戴建业高能诗词课”,它是作者在B站开设的第一门课程。
《全清小说》,从文学的角度,根据古今结合的原则,对文言小说进行界定,以“叙事性”为区分小说与非小说的标准,举凡具备—定情节与审美意味的叙事性作品,均视为小说入选本书。传统“子部小说”的非叙事性著作,如“丛谈”“辨订”“箴规”之类,则不予收入。它是迄今为止以 新标准编纂的清代文言小说总集,为学术界与小说研究界提供有关清代文言小说的完备资料,具有巨大的学术意义和重要价值。此部小说收录总数逾500部,总字数过3000万,基本做到应收尽收,不留遗珠。是迄今为止清代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全清小说》顺治卷,收29种,有《虞山妖乱志》《无名氏笔记》《女世说》《书事七则》《玉剑尊闻》《快园道古》《原李耳载》《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影梅庵忆语》《余生录》《瘿史》《说铃》《美人判》《张灵崔莹合传》《筇竹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目前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钱钟书先生《谈艺录》)。